我差不多一年能回三次家,寒暑假各一次,国庆一次。
每次回家都像是一遍又一遍地重温五年前的记忆,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自我初中毕业离开了家乡,她的样子就再也没有改变过。
我的家乡是川东北——南充市西充县的一个偏远乡村,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岱林。岱林地处西充县十三公里处与南部县、南充市顺庆区接壤,全乡共辖9个行政村,84个社,2700余户人,幅员面积14平方公里,长期经济收入以农耕为主,虽然近年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和优良品种,但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是一个典型的中国西部农村。
对于在一二线城市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每次回到家乡后确实不太习惯,在大城市里有的互联网产品,在这里都销声匿迹,甚至完全找不到他们来过的痕迹。这里没有美团,没有大众点评,没有饿了么,没有肯德基、曼当劳,也没有电影院、KTV等娱乐场所;在电商领域,京东不能配送到货,只能发邮政。
逐渐覆盖的互联网
从基础设施角度而言,岱林乡镇上的上网条件已经具备,宽带和运营商4G信号的覆盖已经完成了,但是一些大山深处至今还没有4G网。并且我家在今年用上了IPTV电视,已经逐渐淘汰通过卫星数字信号观看电视的方式。据不完全统计,我们社已有60%的家庭用上了电信宽带。
(逐渐淘汰的“户户通”卫星数字信号接收器)
还记得几年前,我在卫星数字信号岱林乡镇上读初中时用的是诺基亚按键手机,当时还是2G网络。这些年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的逐渐渗透,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拥有了智能手机,买了有无限流量的大王卡,享受4G时代上网的便利。
物流配送方面仍比较落后
前年暑假我在网上给爷爷买了一根拐杖,当时岱林还没有快递公司可以配送,发的是邮政平邮,大概用了三周才送到。
今年寒假我刚回到家里,爷爷就告诉我乡里可以送快递了。是通过一些超市的代理点来代收发快递,大家买了东西就寄到代理点,逢赶场时再去取,需要收取两元的代理费。虽说没有送货上门,但和以前相比也算是比较方便了。
开超市的张姨是岱林韵达快递的代理人,当我向她询问寄件人数等情况时,她告诉我现在特别多人寄东西,尤其年关将近乡亲们会寄一些香肠、腊肉等土特产到外地去。在大城市里,人人都在享受的物流便利。如今,互联网的发展也让我的家乡人享受到了,互联网、科技让乡村和城市有了联系,也让亲情有了延续,随着物流车辆驶向五湖四海的是商品、是年货,更是爱和亲情。
大部分商家使用微信和支付宝支付
今年寒假回家去赶场,发现与暑假相比,场镇上许多商家都支持以微信和支付宝为代表的在线支付了。甚至从县城回乡镇的售票员脖子上也挂着一张微信收款二维码。
这让习惯出门只带手机而不带钱包的我,十分欣喜。以前回家是必须要去ATM机上取现金的,现在直接可以直接使用微信支付了。但是我发现支持微信支付的大部分是青年商家,一些卖杂货的老爷爷还是只能使用现金。但是,看见家乡的进步,哪怕只是特别微小的进步,我也十分高兴。我感叹互联网科技的发达,也感动于家乡因为互联网越来越好。
在一二线城市,生活节奏快,很多事情转眼间就会被忘记,你只是这城市里面最渺小不过的一个人而已,然而正是因为你的不重要,你才有机会,躲开那些流言蜚语,躲开那些让你不理解的落后观念,去追寻你自己想要的,可能听起来很可笑的“梦想”。但是在乡镇,人情社会组建的强大关系网,让非既得利益者在其中压得喘不过气来。
渺小的我,渺小的我们,在哪里都很渺小。
我希望有一天,我渺小的家乡能因为互联网变得不再渺小,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智能的养老服务;中年人真的能够放下自己秉持已久的观念,能够包容这个社会的个性与多元;年轻人们真的可以走自己想走的路,不用一回到家就被逼婚、逼进体制。
有人说,心之所安,便是故乡,便是乐土。对于这里的人而言,岱林已不是一个纯粹的地理概念,而是过去和现实之间的信使,在平淡的生活间隙里,不断和时间对话,消解一个时期的不安和漂泊,使静默的亲情有了回响。
城市改革风起云涌,在大环境的推动下加速裂变。而岱林的明日如何?一切缓慢发展着,一切待定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