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叶壮《21招让孩子独立》

本书简介: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家人带着孩子去商场,看到喜欢的玩具,非吵着要。大人不答应,孩子立马趴到地上连滚带爬地哭,好说歹说都不行……

本书会告诉你如何做一个聪明的父母,给孩子受用一生的独立资本。通过建立并稳固两大根基三个人生维度21个日常妙招,从生活习惯到社交能力,实现省心的孩子不难养。

作者简介:叶壮,毕业于中科院心理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系,资深心理培训师、知乎心理学领域大V,对家庭微观关系、亲子关系与儿童心理发展有深入研究。

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分享:

测一测:,你抓住孩子的独立性养成关键期了吗?

1.每天到了饭点儿,都得连哄带骗地追着孩子喂饭,特别头疼。以下哪些方法有助于孩子改善现状(多选)

A给孩子适当的奖励,比如吃完这碗饭,奖励一块糖。

B饭桌上积极地跟孩子交流、互动,比如玩“一人吃一口”的游戏

C孩子不想吃就不吃,但饭后不能给他吃零食,让他自己体会到“不吃会饿”。

D饭菜的内容要不断变换花样,还要摆放得新颖有趣,引起孩子吃饭的兴趣。

2.孩子调皮捣蛋,什么东西都想泡进水里,不管是玩具、书、手机,怎么说都不听,你觉得下面的处理方法哪种比较好?(单选)

A给孩子立界限,明确地告诉他哪些东西可以泡水,哪些不可以。

B跟孩子一起折腾,给他展示更好玩的,比如把钢笔墨水滴进水里会怎么样。

C顺其自然,孩子的好奇心要保护,等过了这个发展阶段,自然就好了。

D给他讲道理,然后明令禁止,再有类似行为可以适当惩罚。

答案在最后揭示。

一、学会独立,是教养的正确打开方式

独立资本囊括的内容很多,“学习好”、“学历高”、“有才艺”……,这些都算得上是加分项,而“身体好”、“心态好”能和他人好好相处,则更是孩子成长的必要条件。

如果说生命是一场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战役,那么身体好心态好则对应了士兵的身心素质,社交技能和个人修养则是士兵的战术水平,而财富、学识、才华则对应着上阵所需的弹药储备。

今天很多家庭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过度在乎弹药储备上的硬件水平,而忽视了竞争所需要的另外两个要素:身心健康状况与投身社会的软实力水准。

孩子成长的过程,注定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过程。在孩子的脐带掉了后,意味着他与你之间不再有物理上的联结,但你们还会有身体上的接触,因为你怀抱着他、哺育着他。

很快,你就发现,他与你的接触面积越来越小,接触时间也越来越短,并逐渐开始有更加社会化的转变。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时间有限、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赋予孩子在离开我们之后还能好好过下去,甚至过上他的理想生活的能力。

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家庭对孩子的独立性保有足够的支持,能够与孩子保持积极的亲子关系,同时孩子也能按部就班地完成自身能力的储备。

这样,孩子不仅与家庭保持着健康的交互关系,也能拥有主导自己生活的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有两点:一是建立规则意识,二是提升自我效能

.建立规则意识,为高效亲子互动打下基础

人是社会性动物,能不能在社会交互中了解规则,尊重规则甚至管理规则,都直接影响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生活。

我们形容一个人“不靠谱”,“谱”就是规则。

给大人立规矩,可以通过立法、执法的方式,但是给孩子立规矩,却是另一回事。

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平板电脑越来越流行,会让孩子有了一个新习惯:一边吃饭一边看动画片。也许这是新时代的饮食习惯,不存在好坏与对错之分,但对很多家庭而言,这个习惯已经影响了孩子“好好吃饭”这一基础的需求。

所以,这件事是值得拿来立规矩的事儿。

叶壮以自己的儿子为例,通过三步实现:解释、执行、坚持。

(1)解释

看动画片会影响大家好好吃饭;

你有专门看动画片的时间,但不是在吃饭的时候;

如果你坚持看,过了饭点儿是不会给你留饭的。

(2)执行

肯定会伴随着哭和眼泪。

(3)坚持

坚持了48小时后,他儿子就回到了吃饭不看动画片的正轨上。

最好的规则就是强调合作的规则:我做了我该做的,你做你该做的,咱们都得到了咱们需要的。

.提升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一个人对于自己能否完成某项具体任务或能否应对某种情感的感受,直接影响着个人的思维模式、情感反应,从而最终影响你的行为。

为什么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首先,表扬和认可必须在行为结束或成就达成之后。

其次,鼓励不应该涉及物质。

最后,应积极鼓励寻找孩子值得鼓励的方面。

二、培养独立的三个人生维度

(一)独立资本的储备起点-家庭

第一招: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好好吃饭开始

一家人吃饭本是其乐融融的欢聚时光,不该因为孩子而成了战场。在家庭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中,“吃饭”是最好典型的一种。

如何培训呢?

.保持就餐前环境的单纯

手机和平板不要在吃饭时使用,家长要以身作责,要让孩子知道,吃饭是一个愉快和好好交流的过程。

.让自然惩罚来代替说教、逼迫和

孩子饿一两顿没有什么关系,而一定的饥饿感作为“不好好吃饭”的自然后果,能直接教会孩子该吃饭的时候要吃饭,让他掌握受益终身的好习惯。

.每周至少安排三次家庭聚餐

与孩子一起吃饭的时间,是很重要的交流机会,完全可以成为一次就餐体验、培养亲子关系的契机。

.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和个体需求

允许孩子有不爱吃的东西,允许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参与食谱的制定。

(1)控制就餐环境

吃饭就是吃饭,不干别的。

(2)严格践行自然惩罚的原则

如果孩子哭闹,你不要生气,不要挖苦,家长就好好吃你的饭。如果孩子有一点好的转变,要即时觉察与鼓励,才能起到好的作用。

第二招:有技巧的说

“把衣服穿上!”

“不!”

“不行,必须穿!”

……

家长在说“不”的时候,都应该秉持一个根本原则:不要让仅仅是,要加上共情、解释与指导,才能给拒绝赋予更大的价值。

先制止孩子,然后再心平气和地好好谈谈。

可以否认孩子的行为,但千万不要否认孩子本人。

孩子躺在商场的地上号啕大哭,你要平静地拍着他的后背,然后向他表达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表示可以理解,他很想要这个东西。

“我知道你很想要这个玩具。”

二是解释为什么不可以。

“可是两样的积木我们家里已经有一套了啊!”

三是提供解决方案。

“我们往前看一看,有没有你更喜欢的玩具?”

四是顺坡下驴扶一把。

“好啦,妈妈知道你难受,想要玩具,但你是懂事的孩子,来,站起来吧!”

说完这些,孩子完全可能依然老大不愿意,但总比和孩子拼个两败俱伤来得好。

(二)积累独立资本的核心基地-自我

第三招:培养安全意识,讲故事有奇效

安全是养育的绝对红线。一切养育手段、经验、方法的选择,在紧急情况下都必须让步于安全。

有一次叶壮的孩子跑到马路上,他和孩子说,在这个路口,一只小柯基犬被一辆过路的面包车撞到,孩子平时也老见到它。叶壮和妻子都感到惋惜,儿子听后也挺难过。

于是,就对他接着说,小狗被撞后,流了好多血,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你觉得小狗疼不疼?见不到妈妈难受不?

孩子说,“疼,难受”。

“那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不该跑到马路上去。”

第四招:磨炼专注力,找好内在动机是关键

对家长而言,想改善孩子的专注力,恐怕不应该从买书、买课开始,而应该先从家长自身来分析。因为一个不够专注的孩子的身边,往往有一个总是打扰他的大人。

当孩子正在专注的玩玩具时,大人突然出现在他身边,“来,宝贝,吃点东西”。

在干扰消失的一瞬间,人不可能立刻恢复到满负荷运转的认知状态。干扰持续的时间很短,但人因为干扰而付出的认知成本会很高。

同样是学习一小时,如果中间有1分钟的干扰,可能就要多付出超过10分钟的时间成本。

首先,孩子的学习能力受阻。

其次,缺乏长期坚持的能力。

最后,干扰会减少孩子高峰体验的机会。

家长如何做呢?

第一,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在安安静静在玩玩具时,你不要突然过去亲一下。

第二,帮助孩子找到保持专注的内在动机。

成年人上班有两种,一是混饭吃,一是打拼,而打拼的人往往工作更投入,业绩更突出。

而这对孩子同样适用,你要通过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从而培养他的专注力。

第三,先培养感情,再讨论专注。

“你认真点!”

“要坐得住!”

你可能会说,达·芬奇画鸡蛋,一天画上百个,靠的就是忍耐和坚持。但实际上,对孩子而言,专注不仅仅来自忍耐,更来自于热情。达·芬奇为什么不去当木匠,王献之为什么学毛笔字,不去学扭秧歌呢?

第四,培养孩子对自我能力的自信

在孩子心中,他会评估专注的必要性:让我专注,前提得是有一个结果。如果再努力也没有结果,我为啥要浪费时间呢?

所以自信是专注的重要条件。

他只有认为自已努力能够得到想要的结果,才会有欲望做这件事情专注力。

第五,运动和阅读都是专注力非常不错的切入点。

(三)独立资本的实操-社交

第五招:孩子撒谎别揭穿,巧妙暗示杜绝下一次

3岁的孩子就开始撒谎,长大了可怎么办?

加拿大的教授李康研究显示,30%的孩子在2岁时第一次撒谎,4岁时,已经有80%的孩子学会撒谎了。

而且,越是智力水平高、自控力强、独立性强的孩子,越早开始撒谎。

作为家长,真正应该警惕的撒谎是:一是撒谎行为伤害到了无辜的他人,二是通过撒谎得到了不该得到的资源,三是通过撒谎逃避了本应面对的惩罚。

3-5岁的撒谎,并不是“学坏了”标志,可能是俏皮的小幻想,唯独是功利型的谎言才是应该重视的。

如何应对呢?

第一,家长发现孩子撒谎,提及但别揭穿。

第二,父母的态度要一致,爸爸妈妈不要意见都相反,让孩子无所适从。

第三,用“狼来了”的故事进行委婉批评。

一家两个小孩,老大比老二大3岁,妈妈在厨房做饭。

突然,“砰”的一声,挂在客厅上的画已经面朝下砸到了地上。好在没伤到孩子。两个孩子都很紧张,没等妈妈问,老大就指着老二说,是弟弟干的,弟弟紧接着就号啕大哭。

妈妈一眼就看出,弟弟踮着脚都够不着挂在墙上的画,哥哥肯定是恶人先告状了。但这位妈妈说:“你这哥哥怎么当的,干了坏事还撒谎,怎么给弟弟当榜样”。然后告诉弟弟,“妈妈知道不是你做的,不哭了啊”。

安抚好弟弟后,妈妈把画挂回原处后,继续做饭。

在孩子的爸爸下班一起吃饭时,妈妈在饭桌上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8岁的孩子,摔碎了姨妈家的花瓶,说了谎,但姨妈并没有怪罪他。愧疚的男孩给姨妈写了一封信承认错误,姨妈回信表扬他是个诚实的孩子。

妈妈说,比起花瓶,小朋友没有受伤才是最重要的。你们觉得呢?

从此后,在类似的情况下,这个老大再也没撒过谎。

第六招:如何避免校园霸凌

孩子在外面外面被欺负了,家长心疼,如何处理呢?

你该教育你家孩子有点血勇,但不该让他打回去。

首先,家长要区分有意的欺负和孩子间的矛盾。

两个孩子玩玩具而打起来,不叫欺负。这时,家长应该致力于帮助解决产生矛盾的原因。

如果孩子因为一些非他过错的事而被人欺负或羞辱,家长一定要站出身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其次,孩子间的道歉是一定要有的。

家长不要代替孩子的道歉。

最后,保留孩子跟家长表达自己“被欺负了”的通道

孩子被欺负后最大的悲哀就是,不敢跟老师说,也不敢跟家长说。我们要始终维系与孩子的互信关系,成为孩子的避风港。

具体有以下四点:

1.强势地替孩子争取到对方的道歉,并让对方承诺不再欺负人。

2.帮助孩子区分朋友与欺负他的人。

3.应该告诉孩子他拥有什么资源,以及我们时刻准备好了帮助他。

4.最后的手段就是,“惹不起,躲得起”。

更重要的是,要告诉他,今天的事情他没有犯任何错误,但有时候就是这样,你没犯错也可能遭遇麻烦,只要我们妥善处理就好了。

答案:1BC,2B。

总结一下,本书共分两部分,一:建立并稳固两大根基:一是建立规则意识,二是提升自我效能;二:从三个人生维度:1.独立资本的起点-家庭,2.积累独立资本的核心-自我,3.独立资本的实操-社交,6个日常妙招:1.养成良好习惯,从好好吃饭开始,2.有技巧的说“不”,3.先培养感情,再讨论专注,4.培养孩子对自我能力的自信,5.撒谎别揭穿,巧妙暗示来杜绝,6.如何避免校园霸凌。

从而实现省心的孩子不难养。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书推荐]叶壮《21招让孩子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