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长文 | 自闭症干预BSR模式,您真的看懂了用对了吗?(大雄专栏)

从2005年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以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为依据,充分总结自身的实践和体会,同时借鉴欧美国家的训练理论和模式,提出了行为(Behavior)-结构化(Structure)-关系(Relationship)干预法,简称BSR模式。


看图说话:BSR逻辑图与生态树

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下这两幅与BSR相关的图,朋友们应该很熟悉。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吗?

1.大家来“找茬”

▲ 图1:邹小兵BSR理念的逻辑图


▲ 图2:邹小兵BSR理念的形象图,孩子就像一棵大树


2. 殊途同归

图2的“泥土”对应图1的“教育三原则”,是基石、是土壤。没有土壤,大树就不会存活。

图2大树的“三个主干”对应关系:

聚焦社交——社交训练

组织计划——结构化框架

赏罚分明——行为疗法

图2的 “个性教育”云彩对应图1的“个性化”。

▲ 为方便大家看清,去除了原图色彩,同一个颜色的连线表示对应关系


图2的“多元发展”、“社会支持包容”、“家庭和睦”、“教育三原则”,以及“个性化教育”,就如同阳光、空气、泥土等整体对应图1的“自然情景”和“生态系统”。

树叶是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滑滑梯、逛商场、荡秋千等等,是家长要给予孩子的日常活动。

树长大就是孩子的成长。

果实是什么?分层来看——

初级果实:“看指应说”,希望通过“树叶”达成孩子的看指应说,如目光对视、物件(行为)指认、应景回答、主动表达。

中级果实:合作、竞争、对抗、分享、轮流、懂规则、会提问。

高级果实:社交果实中最重要的就是知荣辱、知好歹、知亲疏、知安危,说明孩子有了走向社会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

#小结

土壤、空气、阳光、雨水、树干、树叶、果实,都有不同含义,对树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土壤吗?我们给予了孩子阳光、空气、雨水吗?如果没有,请问怎么从小树苗变成参天大树?自然而然就很难结出“果实”。

温故知新:逐个分析关键要点

1.核心的“三基”

① 行为层面:以行为疗法为基本手段。

② 框架层面:以结构化教学方法为基本框架。

③ 内容层面:以社交能力提升为基本内容。

2.家长层面的“教育三原则”

①第一原则(心理层面):理解、宽容、接纳、尊重、赏识。

这也是最重要的,决定了孩子的快乐是基础,当然不是全部的问题行为都可以宽容与接纳的,如攻击行为、破坏行为、随地如厕。

②第二原则(过程层面):快乐、适度、巧妙地提高社交,拒绝打骂、唠叨、欺骗、威逼、利诱。

这是一个改变的原则 ,决定了孩子的成长与进步。

③ 第三原则(观察层面):发现、培养、转化特殊兴趣和能力。

最核心的要点是转化,怎么把兴趣和能力转化到其他领域,决定了孩子的成就,或者是让孩子有成就感,在一次次的正向反馈中建立自信。

三个要素:爱、时间、方法。

3.干预计划的“个性化”

依据现阶段孩子的能力与特点(兴趣、爱好、学习特征等),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

个性化干预最好的人选是爸爸妈妈,因为爸爸妈妈是最懂孩子的,这样的计划往往能够一发入魂,切中命脉!尤其是在与孩子互动的切入点以及孩子学习方式上,家长的理解与熟悉程度远超他人。

个性化的教育(干预)是干预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对干预者最大的一个挑战。

4.情景的“自然化”

在自然环境中,结合孩子的动机、兴趣、能力,融入干预目标。因此有两个自然化:

① 场景自然化

家庭生活、户外玩耍、幼儿园等等都是自然情景,目的是与孩子未来的发展环境保持高度一致,而不产生脱离,便于孩子的“泛化”。

② 结果自然化

即反馈与社会生活的结果一致,这样会更加便于孩子的理解、记忆,甚至是发起运用。如不能闯红灯、与人道别后的挥手、受到帮助后的“谢谢”等等。

五“心”:信心、决心、恒心、耐心、狠心。

5.干预环境的 “生态化”

BSR模式很强调生态系统,对孩子的教育(干预)如果只聚焦到孩子身上是远远不够的,和谐的家庭、恩爱的父母、教育的一致性、时间等等更加重要。

#小结

一句话说出什么是BSR:自然情景下,家庭结构化社交行为干预模式。

体系or方法:如何达成BSR?

1.什么是体系?

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是不同系统组成的系统。

▶▶ 关键词解读

 关键词A:一定范围=边界

 关键词B:同类事物=事物的分类

 关键词B:一定秩序=层次

 关键词D:内部联系=关联

2.放到干预(教育)中再看

 边界=孩子的发展方向或目标

 事物的分类=各种类型的活动项目

 层次=孩子当下的能力或兴趣表现

关联=有趣(有目标)的组合

我们再把这些关键词组合起来:  

基于“孩子当下的能力或兴趣”,确定“孩子的发展方向或目标”,设定“各种类型的活动项目”,形成“有趣(有目标)的组合”。

但要想达成这个逻辑就需要有如下步骤:

① 基于孩子的能力或兴趣

细致“观察”+“记录”。

② 确定孩子的发展方向或目标

不仅仅分析孩子的问题行为,还可以包括孩子的发展路径,如:先什么、后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③ 设定活动项目

做出计划以及预案。计划是用来解决问题或者是目标达成的;预案则是对于潜在的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而事先制定的应急处置方案。这里就包含了邹小兵教授提到的“有组织、有计划”。

④ 有趣的组合

这是付诸执行的基础。趣味性越高,可执行性就越强,并且孩子的理解、记忆、运用、参与、发起的概率会有效提高。

#小结

这就是邹小兵教授反复提到的“十字方针”,即观察—记录—分析—计划—执行。

3.BSR的体系到底体现在哪?

① 核心理念的阐述

★行为层面★

行为疗法侧重于专注强化我们孩子的正确行为,不鼓励错误行为(如撒泼打滚、扔东西、打人等);并教导孩子重要的生活技能(如:洗漱、如厕、吃饭等);同时强调家长对我们孩子不良行为发生情景的关注,需要了解行为的前因后果,再确定行为改变的方案并提供积极的行为支持。

在这个层面就包含了邹小兵教授强调的ABCDE(孩子出现问题行为的解决方案)。

   A:行为原因

   B:行为本身

   C:行为结果

   D:解决办法

   E:处理效果

★ 结构层面★

由于我们孩子对于环境会有不同程度的“过度反应”且无法控制,结构化教学则侧重孩子的认知、需求、兴趣为考量,相对地调整环境,增进其独立能力与行为管理能力。

该项目主要包括四个要素:空间结构、时间结构、个别化工作系统和视觉提示。

✔ 空间结构:强调应尽可能提供一个安全简单有序的学习环境,减少环境中不利于学习和活动的因素,例如,噪音、刺眼的光线、室温过高、过多的装饰等,尽量使他们觉得舒适安全。目的是减少问题行为的产生。

✔ 时间结构:强调应帮助儿童预先知道自己的活动安排,帮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顺利进行各种活动的过渡,减少焦虑情绪。如:作息时间表,知道下一步的安排,时长、内容,等待等。目的是有序!

✔ 个别化工作系统:有利于孩子了解工作中自己该做些什么,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多少工作,何时进行下一步工作以及工作完成后会如何。目的是帮助我们的孩子理解工作的内容、工作的完成,以减少孩子不安和焦虑的情绪。最终实现孩子的独立性、常规性等。

✔ 视觉提示:包括视觉清晰、视觉组织和视觉指导。目的是便于孩子理解、参与、目标达成。

★内容层面★

教育(干预)要以社交训练(社交能力提升)为中心。目的是使孩子未来能够“适应、融入”社会(集体)。

② 基于核心理念的“必要配套”

★ 家长层面的教育三原则

★ 干预策略的个性化制定

★ 干预情景的自然化

★ 干预环境的“生态构建”

③ 其他强调:干预的质量与时长

往往家长可能会只记得一个礼拜不能低于40个小时,但是会忽略干预质量。

干预质量最直观的反馈就是“互动的回合数量”,甚至是孩子的主动发起频率。干预要遵循“质主量辅”的原则。

这里并不是说“数量”不重要,质量与数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在起步阶段家长朋友不用刻意追求那无意义、低质量的“小时数”,不要形成为了凑40小时而搞得“鸡飞狗跳”,而应该更加注重“快乐”、“干预质量”、“互动回合”、“主动发起”等层面。

快乐是所有的基础,正所谓邹小兵教授所说的“无快乐不干预”。

④ BSR理论体系总结

★必要配套(外部)★

家长朋友基于“教育三原则”,确定(构建)“干预环境的生态化”,设定“干预情景的自然化”,最终达成“稳态”。

★核心理念(内部)★

基于“结构化教学”的基本框架,确定以“社交能力提升”为基本教学内容,设定以“行为疗法”为基本手段,形成“干预策略的个性化制定”。

最终的落地都是以干预计划作为实施。

自问自省:我用的是BSR吗?

说了这么多,家长朋友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的干预:

是否只重视了社交训练却忽视了结构化?

是否只重视了时长却忽视了质量?

是否只重视问题行为的矫正,但却忘记了快乐?

是否忽略了“自然情景”而一味地在意模仿、提问?

是否有“凡事指认”、“没事应名”、“反复提问”?

在互动中是否有“过分使用一级强化物”、“过度1对1互动”、“过度的及时反馈”?

......

这些都是对BSR理论局限理解下的产物。

BSR这个图真的很简洁,但越简单的展现,背后的逻辑往往都很“复杂”。


好在邹小兵教授替我们把复杂问题简单化,“BSR”大道至简,衍化至繁。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简单问题重复化。



干预就像一次长跑,需要家长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提升、完善,需要依据孩子能力变化而不断变化。目标既不是预测,也不是过去的延展,而是脚踏实地提升。

今天,家庭干预已经不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因为干预是个性化的、结构化的、围绕社交的;而家庭是“灵活的”、“应景的”、“自然的”。这些都是“动态的”!

大雄

2022.2.26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度长文 | 自闭症干预BSR模式,您真的看懂了用对了吗?(大雄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