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有些陡,路边上很少有车辆经过,也沒怎么有人,车子把人载到了目的地——乡村学校。
你认为的乡村学校是什么样的?也许,你会说,“硬件”勉强可以,“软件”匮乏。是我们想的的确如此,还是与现实有些差距。
引入眼帘的是在操场上玩着的几个孩子,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笑容。开心地说:“有新老师来了”,仿佛从他们的话语中感受到他们的期待与热切。望望四周,并沒有想象中的“艰难”。
一位支教老师,在乡村可能会成为全能教师,补充他们在其它课程上学习的空白。尽量想办法让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
此书讲的是《乡村教师》,我想就此先说说支教老师。在孩子心中,支教老师是在他们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我讲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学校研究生支教团去重庆某地支教,三名志愿者給分配到一所学校工作。其中一位志愿者(Z称他为飞哥)成了Z班的班主任,那是她第一次听到学校的名字。支教的一年里,支教老师们给他们传授知识,讲述外面的样子,这些都让Z对于大学充满了向往。
她说,“以前除了学习教材知识外,很少有老师给他们讲这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支教团的老师们给我们打开了认识世界的另一扇门。”
对于Z来说,努力学习,考上一个好大学是对家人的最好回报。
虽然支教的时间短暂,那三年里,Z和支教团老师们的联系一直没有断过,时常和他们交流着生活、学习的事。在冲刺的那段时间 ,支教的三位老师帮助她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期。
成绩出来时,感到有些焦虑,因为她的分数报考有一定的危险。在经历过几天的思考和纠结后,在飞哥的不断鼓励下,第一志愿“冒险”报考了这学校,所幸结果顺遂人意。
什么是支教老师的意义,我想是如此。給孩子插上一双隐形翅膀,鼓励他们尽量去到外面的世界。
支教老师好像一束光,給那些夜晚行走的孩子照亮前行的路。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一颗幼苗,落地生根,等待着开花结果。
这也是教育的意义:“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乡村教育,我们国家大力扶持鼓励老师与大学生去到乡村,也有毕业必须去乡村教书的公费师范生。为什么如此重乡村教育,一是,读书改变命运;另一是实现教育公平。
乡村教育,社会爱心机构和爱心人士的帮助,比如捐款、捐书、捐物……这些是辅助,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要从根源上解决他们的问题,唯有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
本书讲述了身居乡村的教师李宝库被查出癌症,剩余时日无多。从自己恩师那里继承的承诺与信念,他心系村里的学生,在那剩余无几的日子里,建议学生把他之前讲了鲁迅的《狂人日记》多看,你们肯定不大懂,不管懂不懂都要多看几遍,最好能背下来,等长大了,总会懂的。为什么他会让学生多读这本书,因为他见过村里的人以及他们所做的事情。没有文化,人们都变得下作了,那里的穷山恶水固然让人灰心,但真正让人感到没指望的,是山里人那呆滞的目光。《狂人日记》是一剂良药。还給学生讲了牛顿三大定律。
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远方,在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碳基高级生命为了免防止碳基文明构成任何严重威胁,决定建立一条隔离带。在摧毁隔离带中的恒星前,对它们进行文明级别的甄别。
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上。这群学生成了测试对象,有惊无险的是,他们顺利通关。因为存在着3C级文明,免遭毁灭。
三大定律,仿佛是一根线,把宇宙与文明,把宇宙与人,把老师与学生,把文与理,联系在了一起。
而另一边的学生们,他们将活下去,以在这块古老贫瘠的土地上,收获虽然微薄、但确实存在的希望。
“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这类个体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
“他们叫教师。”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本书读起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乡村教师,他是乡村教师中的代表之一,朴实、责任心、一心为学生。教师,一个平凡的职业,有的人在这个岗位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有的人在这个岗位寻到了存在的意义,有的人在这个岗位成了后辈的榜样……教师,一份职业,学生路途上的引路人。
“发微弱的光,照亮彼此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