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渊源由来

今天想聊聊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部巨著——《易经》。现在流传于世的是著名的周易,它的形成离不开多代圣贤的创作与努力。它始于占筮,为古代占卜之书,但它反映的一些哲学理论却不仅仅用于占卜,而是描绘了万事万物与我们这个器世间中的一些规律,它的核心理念是阴阳之道。

    易经最初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是八经卦的形成。什么是八经卦呢?就是阴爻、阳爻三画成卦,而成八个基本的卦,称为经卦。传说的伏羲演八卦,就是指的这八个经卦。哪八个卦呢?乾、坤、艮、兑、震、巽、坎、离。

乾象天、坤象地;艮象山、兑象泽;震象雷、巽象风;坎象水、离象火。

    在八经卦形成后,然后八卦相叠,而成六十四卦,类象万事万物。后世曾流传连山易、归藏易之说,不过由于历史久远,传承出现中断,十分可惜。而流传到现代的只有一部周易了。

    周易的出现,始于周文王。相传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而在这个时间里,周文王把六十四卦的卦序与卦辞给写出来了。典故“文王拘而演周易”就是说的这个了。不过我不认同文王把八卦发展成六十四卦之说,因周易之前还有连山、归藏。而卦要类象万物,非六十四卦不可为,传说连山首艮卦,归藏首坤卦,不是没有道理,只是它们的应用之法,因传承中断,现在已无法可考了。而周易首乾卦,乾卦在古代叫干卦,乾字应该是在历史流传中而产生的,至少我在看清朝的很多古籍的时候,作者很多都称乾卦为干卦。如果是周文王确定了周易的卦序与卦辞,应该是比较令人信服的。文王发现了后天八卦之序,而周易首乾卦,与其息息相关。文王封地岐山,地处西北之地,而文王后天八卦中西北方位就属乾卦,以周易首乾卦,十分契合。是周文王用易之道。

    在卦辞出现后,周文王的第四子姬旦,也就是后世尊称的周公,作了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辞,从此卦辞、爻辞备也。

    后世周易流传开去,到了春秋时代,孔子出世,孔子因前半生政治理想未酬,年纪大后喜读易,未尝没有想从易道之中看他自己一生的境况之意。孔子研究易经时曾为自己的事业占得山火贲卦,曾十分的忧伤,看出他自己的政治事业有难酬之象。

    后来孔子越来越爱读易,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当时的书是竹简,编竹简的绳子由于经常的使用,都断了很多次。孔子读易后,担心后人对这部奇书会看不懂,作了著名的《易传》,包括《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共有十篇,故称《十翼》。不过后世考证,里面有些是孔子弟子所增加,不完全是孔子亲注。

    孔子解释周易,是以为人处世的角度来说的,建立了儒家学说的理论基础。何为儒呢?  一个人,一个需,做一个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是为儒,这应该是儒的本义了。他是以儒切入而解易,其目的是为了发扬儒家学说。

      后来封建社会,儒家学说成为主流,后世的儒生就把孔子的《十翼》与周易本经编撰在一起,成书流布于世。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周易》。

      随着孔子之后,其门下弟子在理学之上越走越远,三国时的王弼扫象,只讲理学,后世周易之本象越来越晦暗,孔子本为解易而作易传,而其后门人的做法却掩盖了周易真正的易象,后世真得易之人越来越少也。故后世有人痛心疾首而言:现在之周易,成孔门之易也。很多易象,都已失传。现在的人看《周易》,对于那些卦辞、爻辞是怎么来的,很少有人能完全了知,能得文王、周公之本意者,少矣。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易的渊源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