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是一种可以使学习效率翻倍的学习方法,打破你的无用功。
生活中总会遇见一些学神,有的时候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你目瞪口呆。
斯科特杨在网上一年学完四年常春藤的课程;清华某学霸天天翘课,考前复习一晚,然后取得高分;身边的第一名大多不是最辛苦的那个。
小到生活中的短短的时刻,大到整个人类历史,这个现象无处不在。
如果你在一个行业做到了顶尖,那么另一个行业也有很大的可能做到顶尖。查理芒格曾经写到过,“当你掌握了第一个思维的方式后,接下来的思维方式也就可以很快地构建出来。”
这里阐述了一个简单的真想,行业可以是不同的,但是不同的行业所需要的学习方法总会有某些共通的地方,而刻意练习正是这样一个方法。
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而刻意练习就是这样的方法。
心理学家K.anders Ericsson首次提出了刻意练习的概念。这套学习方法核心的假设是:专家级水品是渐渐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
小任务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的。
以前我们总是听说过一句话—我对这个没天赋的,那个人真有天赋。
专家是可以人造的,经过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达到自己的梦想。
刻意练习就是告诉你,这种骗自己的话不要留着了,天赋是可以练出来的。
平庸-优秀-专家-卓越,刻意练习可以助你一步步实现这个目标。
在学习区训练
心理学家把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层是舒适区,在这个区域里人们已经熟练掌握的个汇总技能,最外层是“恐慌区”,这个区域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二者中间的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练习,一个人才会进步。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都经历过高考,活着经历过集体培训,大班教学。
大班教学里最可怜的从来是前10%和后10%,因为他们大部分全会了,或者大部分全不会。
对前10%的人而言,老师授课的内容是在舒适区,听了一天,对你的帮助很小,很容易的就能理解,完全不付吹灰之力。
而后10%的人就是在恐慌区,在这个区域里的人们干脆不听了,因为根本听不懂,在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后,终于发现这个是无法听懂的,也就放弃了。
这个时候,好的学生和差的学生都必须另寻一条出路,可以帮助你有效提升的出路。
同样的内容,对某些同学来说是舒适区根本无需再练,而对某些学生则是恐慌区。
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小班学习,甚至是一对一的传授。真正高手训练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不如说是师傅带学徒。
2004 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总时间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学习方法。
舒适区与恐慌区的存在完美的解释了假努力的存在,如果一个人的努力完全停留在舒适区,做一些已经会了的事情亦或者一个人非要不切实际的选择恐慌区,那么这样的效果会微乎其微。
你确实蛮辛苦的,可是你不动脑,这也就是所说的假努力。
大量重复训练
卖油翁的故事大家都听过,一个卖油翁可以透过铜钱小小的孔将油倒进去,这种在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情,实际是可以做到的。
看似难以做到的事情,通过重复练习是可以做到的。
无他,唯手熟尔
把不常见的高难度时间重复话的办法正式MBA课程的精髓,在商学院每一个学生都会面对20个真实发审过的商业案例,生们首先自己研究怎么决策,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老师给出实际的结果并作点评。学习商业决策的最好办法不是观察老板每个月做两次决策,而是自己每周做 20 次模拟的决策。
职业的体育训练往往是针对技术动作,而不是比赛本身。
一个高水平的美式足球运动员只有 1%的时间用于队内比赛,其他都是各种相关的基础训练。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种事先的重复训练,一个人面对不常见的事件往往会不知所措。
髓磷脂是训练的关键,它的作用是像胶皮把电线包起来一样,把这些神经纤维给包起来,通过防止电脉冲外泄而使得信号更强,更快,更准确。不管练习什么,我们都是在练习大脑中的髓磷脂,就好像把一堆杂乱无章的电线被排列整齐变成电缆。
科学家认为髓磷脂是脑神经的高速公路,提高信号传递速度,并且可以把延迟时间减少 30 倍,总共提速 3000 倍,甚至可以控制速度,想慢就慢。
人脑之中分布着大量“自由的”髓磷脂,它们观测脑神经纤维的信号发射和组合,哪些神经纤维用的越多,它们就过去把这一段线路给包起来,使得线路中的信号传递更快,形成高速公路。这就是为什么练习是如此重要。
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和教练最大的用处是什么?也许对一般人来说小学老师最大的作用是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教会了他什么东西,曾经有过传道授业解惑。
真正的高手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他们而言,老师和教练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即时的反馈。
一个动作做得好与不好,最好有教练随时指出,本人必须能够随时了解练习结果。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
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建立起对错误的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不需要提升的技能太多;
不知道正确的提升方法;
不在乎技能是否提升;
这些无效的反馈制约着你的效率。
精神高度集中
刻意练习需要高度的集中,每天有效的刻意练习时间是有限的,也就是说频繁的追求时间的叠加是完全不靠谱的行为。
调查指出,超过2小时候效率递减,超过2小时候训练根本没有效果,整个时间的效果类似于边际效率递减,达到某一时间积累后,你的练习取得成就为0。
曾经有个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 1 到 1.5 小时,每天最多 4 到 5 小时。
同时,如果执意强行学习会造厌恶感的产生,不利于长久。
这个现象在以前屡见不鲜,常常发生,孩子时期过渡的训练,导致心生反感,进而放弃该行业。
需要注意:
(1)短期内,要合理调配好训练和休息,避免训练过度
(2)长期内,长时间的刻意练习,能够让身心渐渐适应训练量与训练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