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满拦江的历史学书籍值得一看吗?

前情提要

书籍:雾满拦江《笨人的成圣之道——曾国藩》《神奇圣人王阳明》。

书籍分类:社科(历史)

小仙指数:两星

小仙的话:其实,这就俩哲学家悟道的故事,没那么神。

我看了他写的曾国藩传和王阳明传,曾传比王传好。

不知道为什么,曾国藩传和王阳明传特别受欢迎,市面上有很多个版本。我都大概翻看了一下,雾满拦江的版本算比较不错的。

开始写这篇书评之前,一个朋友说,雾满拦江就是仿当年明月,他觉得雾满拦江可无聊了。

嗯。一半一半吧。不过,我“努力忍受”了王阳明传是真的。

虽说在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大火之后,一大票作家跑出来仿他的风格,但当年明月就是当年明月啊,仿写也是技术活儿——口吻可以仿,思维的深度没法仿。

当年明月的幽默当中带着一些笑看历史的哀伤、调侃,对人世的悲悯,他是自己看得特别透然后剖析给你看。他是那种让你笑,笑着笑着就深思,然后反而笑不出来了的风格。

(当年明月)

要知道,所有喜剧的核心都是悲剧。

以超经典美剧《生活大爆炸》《老友记》为例。

《生活大爆炸》,谢耳朵每次敲门都敲三次,看起来很扯,很可笑,甚至怪异。其实是因为谢耳朵曾经撞到父亲偷情,所以他总是敲三次,他想给屋子里的人足够的“准备时间”以免碰到不堪的场面。

《老友记》也充满了这种细思起来很悲伤的梗。

有人说,伟大的作品一定是悲剧。我认可!哪怕用最幽默的笔来写,内核也是很悲的。这种悲不是一种丧,不值得害怕,它只是发人深省,它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喜剧作品的经典程度。

最牛的喜剧作家都用看起来很逗、很欢乐的笔来写很庞大,很悲的题,一流的作家这么写出来的幽默的作品都是上乘之作。

雾满拦江的这两本书差了点。

(雾满拦江)

我对雾满拦江的曾国藩传比较满意,因为风格轻松搞笑,书对曾国藩的剖析也比较准确,带给我一些启发。王阳明传就不行了,好啰嗦,但就是没有告诉我,王阳明是怎么成圣的。文字东拉西扯,啰里吧嗦,瞎扯一堆哲学理论,一堆史学家翻来覆去说的观点,始终浮在面上。

我对此非常不满——要么这作家自己也不懂,他在忽悠读者,想骗钱;要么这作家偷懒,没好好剖析就把一本二流作品拿出来卖了。

然后谈谈我看完这两本书之后对曾和王的看法:

我必须负责任地说,我慢慢发现,国人喜欢看曾国藩传和王阳明传是因为这俩人都在仕途上走得不错,尽管波折,却取得了挺好的成绩。

他们聪明、奸诈、灵活、有谋略,很有手腕,懂得如何逢迎和运用局势。这种形象特别符合有野心且对社会局势有很多负面总结的人对成功人士的认知——国人的成功学=厚黑学。

其实,这就俩哲学家悟道的故事,没那么神。

曾国藩很笨,偏偏他认的死理就是最重要的成功要素——大道至简,大智若愚。当代的传奇人士稻盛和夫也是这种类型。

(稻盛和夫)

王阳明智商特别高,悟性非常好。但是这样的人有个毛病,那就是目中无人,只有经历不断的磨砺之后才能悟出大道。格物致知也好,“汝未来看此花时,汝花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心之外”也好,实际都是悟道(哲学思考)。

(王阳明)

阳明心学在我看来类似唯心,讲究的东西类似禅宗(抱歉,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大概这么个意思吧),更多在思考人生。

他俩之所以牛更多是因为以前没出现过这么号人物。就像有个叫马克思的家伙,冷不丁总结一套东西,大家发现特别好用,然后他就成了传奇,传着传着他就封神了。他在中文语境里,模棱两可一下,也可以叫“成圣”!

(马克思)

曾和王的成功可以被理解为从实践中总结出经验,得出哲学规律,用哲学指导行为,最后从哲学获益的故事。不是说善恶是非在他们这种成功人士看来是无关紧要的,而是因为善恶是非的两极人生观本身就很“村里人”,很肤浅。

(曾国藩)

优质的哲学不会是厚黑学,而是一种使人事半功倍且愉快起飞的思想。厚黑学是走火入魔的人总结出的伪哲学!曾和王不是一些傻蛋描述的那样!

这也说明了学习哲学,少看美女帅哥直播是多重要的事儿!

哲学实际是哲学家对某个领域,乃至全局的规律的总结,有打通任督二脉的功效,能让人的思维实现飞一般的跃进!

一本好哲学书胜过千千万万网红畅销书。历史学书是看别人怎么活,哲学和历史的关系像连裆裤好兄弟一样!那些能把历史写透的“精”都是很有一套的哲学家。

最后,

我只相信历史永远是后人对过往的推测(甚至意淫)。

我只相信,传奇人物都具有偶发性。



“书痴评书”公众号,每周六定点更新,只写实在、靠谱的书评。阅读过海量书籍的“书痴”,对书的褒贬都足够真实,带你挑好书,告别传统“高评却无质量”的书籍。降低信息冗余度,只读优质书。微信搜索“书痴评书”即可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雾满拦江的历史学书籍值得一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