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了,再不离开体制,就来不及了?

1. 自我设限,受初级猎头误导

30岁,对很多人而言,是个重要节点。人们喜欢用30岁的成绩,来大概衡量你的人生,曾经我也不例外。

2018年,我在国企6年,开始考虑离开体制。在网络招聘平台上,付费修改简历,认识一个猎头。对方给我的信息是:外面企业对体制内的人有偏见,尤其是待的时间长,个人的思维模式会定型,再出去更难。所以,决定出来,就越早越好,最好不超过30岁。

这与我内心对“30”的执念不谋而合,我有时会想象20年后,回忆自身履历,将会是这样的:30岁前,勇敢离开体制,进入大型外企、民企,直至做到中高层,履历丰富、令人羡慕,似乎这样才是我应该走的道路,因为看起来风光无限。

2. 决心离开,却越努力越焦虑

后来,因为工作机会、大宝二宝到来等原因,出去的想法暂且搁置。2019年竞聘落选后,我下定决心,即将30,一定要在此前离开。因为晚上要照顾宝宝,从3月开始,我沿着选定的硬件研发方向,每天坚持6点起床,用上班前的1个半小时学习书籍、网课等。

坚持半年的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问题冒出来:“我真的对硬件研发感兴趣吗?”此时,另一个我回答:“不做这个,你还能做什么?”于是我的“大脑”接收到这样的信息,引导“身体”坚持日复一日的学习。而这个过程,也是那个问题不断猛戳“内心”的过程。

3. 解开“心结”,谁说过了30就没竞争力?

后来,我接触了“生涯规划”,疯狂地学习理论知识,并参加线下培训班,懂得职业的很多底层逻辑后,我才知道之前的我,面临的是“职业定位”问题。而在培训班认识的张老师,解开了我的“心结”。

张老师在猎头行业深耕10余年,从普通职员做到企业高管,管理着多个分公司。我问她:“我明年30,想离开国企,去外面看一看,但其实又对想去的方向有疑虑,但过了30再走,我怕以后就没机会了,你怎么看?

她的回答我至今难忘:“我想知道,30岁走和31岁甚至更晚走又有什么区别呢?在我看来,什么时候走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哪,为什么价值而走?”

4. 价值:职业选择的永恒标准

同时,课上另一个猎场经验丰富的杨老师告诉我:“国内猎头水平参差不齐,你要自己甄别的,不要受到误导,应该多追问自己的价值,找到定位。”

从理论和咨询经验看,生涯规划,其实就是围绕“价值”来谈,而猎场前辈的经验,同样也是从“价值”考虑。

所以,解决职业生涯选择问题,“价值”是永恒的标准。

我为什么不再纠结30岁是否该离开国企了?因为我找到了价值:生涯,帮助自己成长,也帮助更多人成长。

所以,不要为了体验而离开,离开的理由只有一个——价值。

给同在体制内的人,也给所有职场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30岁了,再不离开体制,就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