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 豆 腐

青山绿水的地方本应出产淡雅宜人的物件,可此处除了黄酒清冽,浓淡相宜之外,满眼只剩下“霉过”的食品——霉干菜、霉毛豆、霉豆腐,还有那在江南的街头巷尾四处弥漫的亦臭亦香的气息。在你不经意的小巷深处或者人头攒动大街上,每天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副担子,一头是小灶油锅,一头是木格案板,案板上有酱汁和辣椒酱,一把削得整齐的竹签。一块块臭豆腐放入油锅,随着“吱、吱”的声响,臭豆腐渐渐转成金黄色,而其味则越来越浓的四下散开。外地人对此爱憎分明,有人不习惯,远远的就捂着鼻子避开;有人像见了老朋友般欣喜地迎上去,大快朵颐。我拉过一张凳子,很近的坐在一边,没有买,却贪婪的吸着味儿。    我住的小区里曾有一段时间摆了个别致的炸臭豆腐的摊子,打着江南某处名小吃的旗号。小块的豆腐并不白,灰黑的身子,在油锅里翻滚后,变成了外焦里嫩的模样,趁热装在一个精美的纸盒里,洒上炒熟的芝麻和碾碎的花生仁,淋上酱汁,喜欢辣的可以再来点辣酱。六小快炸臭豆腐卖三块钱,精明的主妇是舍不得的,却引得孩子们流连。每天,如果不早早去买,必然只有咽口水的份儿。后来,搞卫生城创建,那个别致的小摊儿一夜间便没了踪迹。

南京的夫子庙里也有炸臭豆腐卖,但那味道要寡淡得多,远没有当地有名的臭干儿的味道来得猛烈,而且在一旁一定有一锅“回卤干儿”,就是将炸好的豆腐干放在高汤里煮的那种。满满的一锅“回卤干儿”上永远趴着一只整鸡,像是故意在做“鸡汤回卤干儿”的招牌。     很多年前刺骨的冬日,上高中的我们下了晚自习,总三五成群的围着卖油炸干的小摊,只买一碗垫着脆嫩豆芽的煮干儿,舀很多辣椒在碗里,再买一串油炸的臭豆腐,刷上酱和辣椒,然后,几个人传递着争抢着哄闹着,油水不多的腹中因有了这几块臭豆腐和又辣又烫的汤汤水水的填充而泛出热气,身上便开始暖洋洋起来。    现在,早已过了站在路边吃臭豆腐的年龄,偶尔买煮干儿或油炸臭豆腐回家,却怎么也吃不出原先的味道。在异乡的寻常巷陌中偶遇其踪迹时,一时竟有亲切的感觉,如遇故知。

你可能感兴趣的:(臭 豆 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