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万众瞩目的2019春节档终于落下了帷幕。
今年的春节档,因为集结了宁浩“疯狂系列”的第三部《疯狂的外星人》、韩寒和沈腾联手打造的《飞驰人生》,以及周星驰的情怀之作《新喜剧之王》,被称作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届春节档。
然而谁也没想到,在这场混战中,最终突出重围的竟然是《流浪地球》。这部原本不被业界看好的国产科幻片,在上映之后口碑迅速发酵,最终完成逆袭,以破20亿的成绩完胜领跑,成为了继《战狼2》《我不是要神》之后的又一部现象级电影。
诚然,《流浪地球》有着刘慈欣原著的打底,在世界观的设定上十分完备,但在观著君看来,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的成绩,编剧更是功不可没。要知道,《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说篇幅很短,只有2万多字,其结构和情节都比较松散,如果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很难在大银幕上取得理想的效果。
那么究竟怎么改?改什么?今天,观著君想借着这个机会,跟大家聊聊《流浪地球》的前生今世。
核心主题的改变
《流浪地球》原著小说的背景与电影大致相同:科学家预测到太阳将发生“氦闪”,届时地球将面临灭顶之灾。为了自救,人们迁入地下城,建起上万台万米高的“地球发动机”,以此作为引擎,将地球这个超级宇宙飞船推离太阳系。
人们将逃亡过程分为五步,分别是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I(加速)、流浪时代II(减速)和新太阳时代,整个逃亡计划将历时约2500年、100代人。
但与电影“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不同,小说更偏向通过灭世灾难下人类社会的重构和演化,表达对宇宙的敬畏。
在小说中,刘慈欣通过大量极具画面感的细节描写,绘制了一幅瑰丽的末日图画:
“地球发动机安装在亚洲和美洲大陆上,因为只有这两个大陆完整坚实的版块结构才能承受发动机对地球巨大的推力。地球发动机共有一万二千台,分布在亚洲和美洲大陆的各个平原上。
从我住的地方,可以看到几百台发动机喷出的等离子体光柱。你想象一个巨大的宫殿,有雅典卫城上的神殿那么大,殿中有无数根顶天立地的巨柱,每根柱子像一根巨大的日光灯管那样发出蓝白色的强光。而你,是那巨大宫殿地板上的一个细菌,这样,你就可以想象到我所在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变得极其渺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格外冷漠,人性几近丧失。为了凸显这种末世下的新型社会关系,刘慈欣用了大量笔墨:
“在这个时代,人们在看四个世纪以前的电影和小说时都莫名其妙,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无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这是小说中最真实,也最晦涩的部分。
相比小说,电影的基调明显要明亮许多。编剧对小说进行了更大众化的改编,只保留了原著绝大多数的环境设定,在情节上进行了彻底的颠覆。
影片以灾难下的家庭情感作为切入点,把恢宏的宇宙空间和私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抛去科幻设定,灾难来临前的情感依然动人。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影片的观看门槛,让全部年龄层的观众都能找到共鸣。
在郭帆的最新采访中,他提到了自己在《流浪地球》中建设人物关系的新思路,他把那些IMDB排名前250特别好的电影顺着拉,把那里面的人物都摘出来之后,套到心理学模型上,发现一一对应。
“比如设置刘培强和韩子昂的关系,岳父和女婿有天然的矛盾关系,这是人物属性上。我们再加上一层心理学的,这点像《卧虎藏龙》李慕白、俞秀莲和玉娇龙之间的关系。玉娇龙是李慕白的本我,代表欲望,俞秀莲是超我,代表规则和限制。”
“我们将家庭关系和心理学这两个三角靠在一起构成一个三角关系,再套上一个大三角关系,构件好人物关系后再放到剧本框架中。”
作为编剧,郭帆说自己是个技术派,不会本能写作,他知道只有技术是无法让剧本深入人心的,但又表示神来一笔不是谁都能写的,因此,他的电影始终都有自己个人情感的投射。而在《流浪地球》中,他的情感投射就是父子的亲情,这也就造成了小说与电影表达的不同核心主题。
情节的重构与延展
《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说其实更像是一本回忆录,更多呈现的是流浪地球的过程,缺少节点性的戏剧冲突。因此,如果完全按照原著小说的叙事结构和叙事内容,电影改编的手法即使再高超,也难以构成强烈的戏剧性,难以以一部商业电影的身份进入电影院线市场。
于是,对于《流浪地球》原著小说的改编必须是大幅度的,用直线性叙事替换原著的发散性叙事,这也是影片最值得称赞的地方。
《流浪地球》成功另起炉灶,确立了一条新的故事主线,即地球在脱离木星轨道时,发生故障,导致此后的事件,并确立影片的“高潮事件”——轰击木星以自救。这样“英雄闯关”式的剧情,也许会使电影丧失一定的深度,但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科幻电影来说,无疑是一种更稳妥的做法。
其实,类似《流浪地球》这样“商业化”的改编在国外也屡见不鲜了,比如高分科幻电影《降临》的原著小说《你一生的故事》也并非是一个完美的电影改编文本。从标题就能看出来,该小说更倾向于个人化的情感诉说。
《你一生的故事》主要围绕着语言学家路易斯与她的女儿展开,路易斯在与外星生物“七肢桶”的沟通中学会了奇妙的“环形文字”,获得了预知未来的能力,虽然早已预测到自己未来的女儿会在25岁时死于一场事故,但她并没有因为已知的疼痛而剥夺女儿出生的权利,而是选择生下女儿,陪伴女儿走完这短暂的一生。
而改编之后的电影《降临》却淡化了路易斯与女儿的这条线,转而将路易斯塑造成为扭转战争爆发危机的女性英雄形象,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确实是观众喜闻乐见的。
在观著君看来,与《流浪地球》对标的不应该是《星际穿越》这样的硬科幻片,而应该是《世界末日》《2012》这样的科幻灾难片。我们没必要要求中国科幻电影一朝达到多么“硬”,至少从科幻灾难片的角度来说,《流浪地球》是完全合格的。
科幻片此前在中国电影市场一直处于空白状态,《流浪地球》的出现,直接带动的是中国科幻产业的发展,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影视公司将会越来越重视科幻IP,会有更多的科幻作者因此获益,也会有更多的作者加入到科幻创作中。
虽然任重而道远,但中国科幻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