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孟子6.6-6.8谁与伪善

6.6【原文】孟子谓戴不胜①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 fù )诸②?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xiū)③之,虽日挞(tà)④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⑤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⑦,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⑧如宋王何?”

【译文】孟子对(宋国大夫)戴不胜说:“你希望你的王走上善道吗?我明白告诉你办法。假定有一位楚国大夫想让他的儿子学习齐国话,那么是请齐国人来教他,还是请楚国人来教他?”
戴不胜说:“请齐国人来教。”
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干扰他,即使天天鞭打来逼他说齐国话,也不可能做到。如果带他到齐国都城的街坊住上几年,即使天天鞭打来逼他说楚国话,也不可能做到。你说薛居州是个好人,让他住在大王宫中。如果大王宫中,不论年纪大小、地位高低,都是薛居州那样的人,大王能同谁去做坏事呢?如果大王宫中,不论年纪大小、地位高低,都不是薛居州那样的人,大王能同谁去做好事呢?单靠一个薛居州,能对宋王起什么作用呢?”

【注】①戴不胜:宋国大夫
②傅,辅佐:教导。诸:之。
③咻(xiū),喧嚷:扰乱。
④挞(tà),鞭打
⑤庄岳,庄:街名。岳:里名。都在齐都城临淄城内(见顾炎武《日知录》)。这里代指齐都中的闹市区。
⑦薛居州,宋大夫。
⑧独,独:犹“将”。一说单独。

【解读】古人就知道环境对人的影响很重要,不然也不会有“孟母三迁”。孔子也说过“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工作中,环境对自身的影响更重要。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优秀的人聚在一起,氛围、环境都会非常优秀,即使不优秀的人,也会慢慢被感染;反之,如果优秀的个体身处在一个不太好的环境中,要么优秀的人会被孤立、最后被逼走;要么就会受到影响,失去了优秀的特质。所以环境真的很重要。

若家长想让孩子优秀,也要先从自身做起,让自己先变得优秀,以身作则,才能影响孩子。自己都做不好,如何去要求孩子要做好。所以那些天天对孩子要求过高的家长们,应该想一想自己是否做的非常好?如果做不好,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孩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啊!


6.7【原文】公孙丑问曰:“不见诸侯,何义?”
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段干( gàn )木①逾垣而辟( bì)之,泄柳②闭门而不内( nà),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见矣。阳货③欲见孔子而恶(wù)无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矙(kàn)孔子之亡也④,而馈孔子蒸豚;孔子亦矙其亡也,而往拜之。当是时,阳货先,岂得不见?曾子曰:‘胁肩谄笑,病于夏畦(qí)⑤。’子路曰:‘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nǎn nǎn)然⑥,非由之所知也。’由是观之,则君子之所养可知已矣。”

【译文】公孙丑请教说:“不主动谒见诸侯,有什么道理?”
孟子说:“在古代,不是诸侯的臣属,不去谒见诸侯。段干木跳墙躲开魏文侯,泄柳关门不接待鲁穆公,这么做都太过分了。如果执意要见,也就可以相见。阳货希望孔子去拜见他,又怕被人说成失礼。按礼节规定,大夫赐赠礼物给士,士未能在家接受,就须前往大夫家拜谢。阳货探听到孔子不在家时,送去一只蒸熟的小猪,孔子也探听到阳货不在家时,才登门拜谢。在那个时候,阳货先来拜访,孔子怎能不去见他呢?曾子说:“耸起双肩,装出讨好的笑脸,真比夏天在田里干活还难受。”子路说:‘志趣不合还要攀谈,看他脸色羞惭的样子,这不是我所能理解的。’由此看来,君子平日如何修养自己,(看他怎么与权贵交往)就可以知道了。”

【注】①段干木,晋国人,清高而不屑为官。魏文侯去拜访他,他却翻墙逃走不见。垣:墙。辟:同“避”。
②泄柳:鲁穆公时的贤者。内:同“纳”。
③阳货欲见孔子,事见《论语·阳货》。见:这里作使动用法,意为阳货想让孔子来拜见他。
④矙(kàn)孔子之亡也。矙,同瞰,窥视。亡,外出,出门。
⑤畦,本指田畦,五十亩为畦。这里用作动词,指在田地里劳动。
⑥赧赧然,因羞愧而脸红

【解读】孟子不会像古之贤人那样清高到将国君拒之门外。但孟子也不会和那些奸佞之人为伍。
作为现代人,我们在工作中也应该是这样,既不能假清高、目空一切;更不能对待权贵之人卑躬屈膝、巧言令色。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抓住机会,努力的展示自己的能力;但并不代表我们为了自己的前途、地位就可以没有底线、逢迎讨好之人。做人还是要做有原则有底线之人;做事也要公平公正、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6.8【原文】戴盈之①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②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rǎng)③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④速已矣,何待来年。”

【译文】戴盈之说:“实施十抽一的税率,免除关卡和市场上的征税,今年还做不到,请让我减轻一些,等到明年再停止旧的做法,这样如何?”
孟子说:“譬如一个人每天偷邻居一只鸡,别人对他说:“这不是君子的作为。’他说:‘请让我减少一些,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再停止偷鸡。’如果知道那种事不合道义,就赶快停止算了,为什么要等到明年?”

【注】①戴盈之:宋国大夫。
②东汉高诱注:兹,年。
③攘(rǎng),抢夺;侵犯;窃取。
④斯,犹“则”,“乃”。

【解读】孟子所讲,有孟子的道理,但却不使用于各个方面。
有些事情上,我们能像孟子所举的偷鸡的例子,知道错了,就立马停止错误,及时改正,及时止损。当断则断,不受其扰。当断不断,一地鸡毛,更有甚者会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但有些事情,如国家法律法规的修订、政策的变更,哪怕是一个企业制度的修改,都不是说一声令下就能马上改变的。就像一个庞大的机器运转一样,每个部件都想关联,很多时候,真的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而这些事物的修改,也都需要不断地探索去寻找更恰当的那个点、更妥帖的方法。所以这样的事情,更不是能一刀切的。
只能说,因时因事而议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5月11日-孟子6.6-6.8谁与伪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