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 周二 晴
看央视六套的电影《大唐玄奘》,黄晓明主演。两年前拍的片子,我却是第一次看。
影片讲述了玄奘为求佛法,冒着杀头的危险,偷渡出境,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印度求取真经,又将大量佛学经书从印度带回长安的故事。
玄奘一心向佛,坚持不懈,执着无悔,影片传扬的正是这种坚毅不屈的正能量。
对这部电影,豆瓣、1905电影网、百度评分都不高。观众对导演霍建起和主演黄晓明质疑的也比较多。有的甚至认为,它就是一部商业片加风光纪录片,甚至说它是一部情节松散的烂片。
对这样的认识,我不大赞同。
豆瓣一个影迷的评价比较中肯:“《大唐玄奘》注定是一部高冷的电影,拥戴他的人会奉为经典,而绝大多数人会认为,观影体验与玄奘取经一样难受之至。”
这部影片本身就是高冷的佛教题材,一个不受大家欢迎的题材。另外,把玄奘十几年历尽千辛万苦西天取经的故事,浓缩在不到两个小时的影片中,却有很大的难度。
所以,在情节的安排上,导演只能选择取经途中遭遇艰辛的几个片段,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这样,故事的演绎和题材的挖掘只能停留在表面,很难深入。这也是一个特别难以突破的问题。
漫天的黄沙之中,玄奘和他的马渺小如蚁。只有他们走过的长长的脚印,留下清晰的痕迹。
在电影中,有两个沙漠中的片段特别感人,一是沙漠断水,另一是马儿救人。
导演在完成这两个情节时,都运用了特写性的细节,把人物置于苍茫无尽、渺无人烟、孤立无援的沙漠之中,突出表现玄奘取经路途中的艰难绝望的困境。
头顶烈日,嘴唇干裂,缺水少粮。一阵大风刮过,玄奘随身携带的水袋被吹跑,袋中的水撒于沙漠之中。玄奘见状,连滚带爬的去抢那个水袋,可袋里的水已散落于沙漠之中。玄奘痛苦欲绝的跪在沙漠中,颤抖的捧起被水浸湿的沙子,捂在自己的嘴巴上,弄的满脸都是沙子。
看到这里时,我的心也似乎被烈日炙烤着,一阵阵的灼痛。
玄奘又渴又饿,昏倒在沙漠中,不省人事。他的马见状,低着头,一下又一下的用嘴拱着他的身体。当他醒过来时,马扑通一声倒在地上,玄奘爬上马的脊背。马驮着玄奘,把他带到水源丰富的野马泉。
在绝地的环境中,这样人马相依相助的画面,很温暖很戳人心。
不管道路多么崎岖艰难,也不管风吹雨打,遭遇怎样的磨难,玄奘就这样铁定了西行的决心。
他离开长安后,晓行夜宿,穿过荒原,踏过戈壁,趟过沙漠,跨过雪山。怀着向佛之心,一路西行。
岁月荒凉,空气中杀气腾腾,充满了寂寥和恐惧,但他坚定地说:“贫僧既然已来,决不回头。即便死于途中,绝不后悔。”
皇帝不准,官兵围堵,他不气馁。老曾劝诫不要前去,他一意孤行,说“心早已在西行的路上”。高昌王要终生供养他,让臣民做他的信徒,玄奘就以绝食的方式拒绝高昌王的挽留。
他决绝地说:“施主可留下贫僧的白骨,此心不可留。”
高昌王被他感动了,助以陪从物资,玄奘继续西行。
路途寂寥,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他只能和风儿聊天,和自己的影子说话。孤独时,他对白马说:只要心念一动摇,我们也只有退回到长安去了。
可是他的信念坚硬如铁,决不会退回去。
长路漫漫,在孤独绝望中,依然要寻找自己的路;阻碍重重,在无路可走的时候,依然要坚强执着的往前走。这,才是真正的无坚不摧的勇者。
在这部电影中,编导向我们展示的,不是千里沙漠的壮美风光,不是苍茫高山的皑皑白雪,也不是中亚草原的绿草青青,而是人在孤绝环境下,勇往直前的执着无悔的精神。
它告诉我们:只要坚守心中的信仰,永不放弃,终将实现自己的目标,达到光明之途。
别以为沙漠的深处没有水,山峰的尽头没有路,大海的狂涛中没有船,只要你不放弃,它们都在某处等着你。
堵住一个人道路的从来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抵达不了目的地的也不在外因,而是因为你自己。若你要停滞不前,谁也帮不了你;你要勇往直前,谁也拦不住你。
目标就在前方,道路就在脚下,停还是走,全掌握在你的手里。
艰难困苦不是问题,道路既阻且长也不是问题,意志薄弱、缺乏恒心才是真正的问题。
在这部影片里,我们从玄奘身上学到的,是他心怀梦想、执著追求、永不言败的精神。当然,在历史的真相里,玄奘西行取经遇到的艰险和阻遏,肯定远远超出编导展现的内容和我们的想象。
真实的还原历史是不可能的,想把多年求法的艰苦经历完全的表现出来,更是办不到。但电影中有几处镜头,几个片段,让我们窥见和想象玄奘西行的千难万险,导演拍摄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我更看重这部电影对广大观众的教化作用,虽然它的故事性、情节性不足,黄晓明的表演也很牵强,但它已经传递出玄奘身上坚毅执着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