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富养”,也不是“穷养”,而是“懂你”

罗曼•罗兰曾说:“谁要能看透孩子的生命,就能看到堙埋在阴影中的世界,看到正在组织中的星云,方在酝酿的宇宙。儿童的生命是无限的,它是一切……”

在生活中,我们常能看到,躺在超市地上打滚撒泼,不买玩具就不走的孩子;幼儿园里见人不是咬就是抓的小朋友;上了小学还时有尿裤子发生的小学生;见了人害羞得只往大人背后躲的小男生……我们常常把这些现象归结为听话或不听话的孩子,甚至一句话是性格使然。

真的是性格决定一切吗?布拉夫曼博士从事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咨询50多年,他发现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急着带孩子去看医生,这样只会加重孩子的焦虑情绪。要从孩子的感受入手,如果他们的情绪没有得到大人的理解,或者大人曲解了甚至忽视了,孩子的病症就会加重,而任何先进的仪器都不会检查出孩子究竟得了什么病。一旦大人理解了孩子的情绪表达,这种病症自然而然就得到了痊愈。当然,如果大人不理解孩子的情绪表达,长期压抑下,不仅身体会出现问题,也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以及一生的处世习惯。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这本书就是布拉夫曼博士从50多年的工作中挑选出来的经典案例,如果你想求解方法,抱歉没有。这也是这本书的特殊之处,没有解决之道。每一个案例却都引人深思,作为父母不只要满足孩子衣食住行的需求,还要做孩子情绪的引导人,同时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布拉夫曼博士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接诊每一个孩子,询问他们的感受,用儿童的语言与他们沟通,以及用他们所画的画去了解内心,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病症已经消除没必要再去找布拉夫曼博士,这让布拉夫曼有了更深层的思考,如果家长依旧我行我素,那么孩子的成长环境就会受到影响。


“虎妈鹰爸”的出现,对孩子的成长是否有利?

有一段时间,“鹰爸”成为许多家长模仿的对象。毕竟看到培养出一个那么出色的孩子,大多数家长都蠢蠢欲动。

多多是个早产儿,医生说有脑瘫的可能,从此“鹰爸”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开始了一系列的身体锻炼与智力开发。从保温箱出来10天就开始学习游泳;刚学会走路就爬山;漫天冰雪,坚持裸跑;4岁就学习驾驶帆船;5岁学习开飞机,还创下吉尼斯最小飞行员的纪录。在“鹰爸”的财力与耐力的支持下,7岁的多多就自主创业占股40%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吸引了26家风投。2017年,还报名了南京大学的自考销售管理专业。

“鹰爸”觉得自然界里的动物对待子女都是以“狠”出名的,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老鹰就会把它推下悬崖,让其学会飞翔。老虎的幼仔长到两到三岁的时候,也会被老虎赶出家门,让其学会建立自己的领地。

可是,老鹰和老虎都是在幼仔有了独立的能力后,才赶出家门的,并没有违反自然规律。

“虎妈鹰爸”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孩子的一种拔苗助长。目前来看,多多取得了很多成绩,早已领先于同龄人,甚至让“叔叔辈”的人都自叹不如。可是纵观那些“神童”由于童年没有时间玩耍,过早地进入了成人世界,导致他们情绪上的不适应,最终基本都成了伤仲永的翻版。

有些孩子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俗话说“隔辈亲”,爷爷奶奶对孩子特别溺爱,三四岁了,还要追着喂饭;出门在外,不想走的时候,一律背着;要东西就给……连上学这件事,爷爷奶奶都担心孩子太小去了幼儿园会被欺负。等大一点了再去吧。常常会比正常上幼儿园的年龄晚一年。爷爷奶奶觉得这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大一点,更能听懂大人的语言,在自立能力上也更强一点。

其实,一个人到了3岁就开始有了意识与记忆。在18个月到3岁这个时期是建立自我的时期,而到了3-6岁的时候他们的接受能力已经非常强。如果在他接受能力强的时候,没有给予他应有吸收知识的能力,那么他会对知识失去兴趣。同时,孩子比同班的同学年龄大,会受到同学的嘲笑与捉弄,也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心,使得孩子对上学失去兴趣。

无论是“虎妈鹰爸”的教育方式,还是爷爷奶奶的溺爱式教育,都是违背个人成长规律的,对孩子的成长都不利。只有顺应个人成长规律,孩子才能得到应有的成长。


“吼回去”还是“一次让他哭个够”?

爱默生曾说:“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这是家的本来面目,实际上,我们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看到孩子的玩具弄得到处到是,父母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顿训斥;孩子考试不及格,父母就想棍棒加身;孩子说了一次谎,父母就如临大敌……

父母的不当反应加重了孩子的情绪反应,有些孩子渐渐地变得应和父母,有些孩子越加叛逆。情绪是个流动的能量,父母训斥孩子,孩子自然不开心,不开心就要发泄出来,可是慑于父母的威严,他们硬是将情绪压抑下来。这样情绪并没有消失,而是隐藏了起来,时间一长,隐藏的情绪越来越多,就会体现在身体的疾病上,比如幼小的孩子会尿裤子、便秘、厌食等。当父母察觉到孩子有了病症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医院,在各种仪器与医生的问询中,药吃了不少,病情却没有得到缓解。其实,原因就在于父母忽视了孩子的情绪释放。


这就像我们众所周知的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吼回去”是不对的,那么“让他一次哭个够”是不是就将情绪释放出来,不会造成恶性循环了呢?

有一些自称是“放养式”的家长,孩子玩孩子的,自己干自己的。孩子摔倒了自己爬起来就行了,孩子有疑惑了自己去解决吧,所有的自主权都给了孩子,认为孩子就应该能够成长为独立的个人。

孩子的情绪释放常常是通过哭泣来表达的,只是幼小的心灵对很多事情,还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他的哭泣是一种表达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求救方式。这时候,父母不能一味地“吼回去”,更不能“让他一次哭个够”,而是要做个优秀的情绪引导师。搞清楚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孩子的情绪不满,如何将情绪释放出来,同时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与答案,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时能够轻松地解决。

就连卢梭也说过,“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


你还在说一套做一套吗?

钱媛说:“我和爸爸最‘哥们儿’,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

钱钟书得意地说:“妈妈有点笨哦!”。

杨绛说:“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

看着这一家人的没大没小,却处处让人觉得温暖。

钱媛后来做了继母,和两个继子女的关系也处得非常好。继子杨宏建撰文说:“钱瑗在进入西石槽杨家的生活之后,一开始就与我和妹妹以大朋友的方式交往着,从未让我们感到有‘继母’的感觉。同时,我俩从她那里得到的帮助是多方面的,她对我们的人生轨迹有很大影响。”

可见,一个家庭的氛围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可是做父母是个技术活,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未经培训便匆忙上岗,却试图用自己的想象培养出世界上最优秀的孩子。他们总是自己做一套对孩子要求一套,孰不知,从婴儿开始就已经学会了无意识学习,尤其是在6岁以前是孩子无意识学习最集中的阶段。

他们不会判断好与坏的标准,觉得大人说的做的就是正常的,他们就可以拿来学习。《原生家庭》里说:“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所以,如果你无所不知的父母认定你是个坏孩子,那你就一定是。如果母亲常说‘你真蠢’,那你就是蠢的。如果父亲常说‘你真没用’,那你就一定没用。”

布拉夫曼教授在案例分析的时候,常常会透露出对孩子以后岁月的担忧,很明显布拉夫曼教授就是看到了家庭氛围带给他的影响,可能一生都会持续。

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说:“在不健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破裂的关系、缺失的自信、强烈的无力感、难以抗拒的恐惧以及无名怒火会一直积压在心底。”

孩子身体上的病症是一个信号,他不单单反应出孩子身体出现了问题,需要救治,同时也要明白是否在情绪上出现了问题,父母又是如何解读他的情绪的,是否帮他缓解了焦虑、疏导了情绪?同时,家庭氛围是否给了孩子爱与安全的港湾?如果这一切都没有做到,那么不要责备孩子的不懂事,是你先没有懂孩子的。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初看似乎只是一本案例集合,没有解决的办法,细看之下,你会发现情绪带给孩子内心的冲突,让他们无意识地焦虑,而后通过身体症状来发出求救信号。这就要求父母在平时要多关注孩子,给予他们应有的爱,给他们友爱的家庭氛围。同时,多聊聊那些导致他们不开心的事情,找到导致孩子焦虑的问题。正如布拉夫曼博士所说:“父母只有理解了孩子的言语和行为,才能真正地接近自己的孩子——如果他们正确地理解了孩子的焦虑,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孩子的问题也会得到解决。”希望每个父母都能做孩子的解语花。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富养”,也不是“穷养”,而是“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