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南越国是什么样子?为什么能够割据汉朝92年?

南越国(公元前204年—公元前111年),又称南粤国,建国于秦末汉初,其鼎盛时期的疆域覆盖今广东、广西、福建沿海和越南部分中北部,是岭南史上第一个完整的王朝政权。

汉初版图

南越国的前身是百越文明。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而近代史学家吕思勉也说过:“自江以南称越。”

大体上从今江苏南部沿着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北部范围内,分布着众多族群,并称百越。

百越文明发源久远,据考察,远古时代的百越文明比同时期的北方文明发达,强于水稻种植、房屋建筑、玉器、石器、制陶、冶炼等等技术,而同时期的中原文明多住窑洞、半地穴。在商与西周时期始与中原有经济往来,主要以象牙、桂木等换取中原的丝帛和手工制品。

春秋战国时期百越地区与中原楚国往来已经相当密切,据考察《楚辞》中编撰的《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便是音译之越人的歌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译诗。

而苏南浙江一带的吴越部族建立越国,在吞并吴国后,问鼎春秋五霸。

前219年,始皇帝统一六国之后,令大将屠睢率兵五十万南征岭南。广东在先秦时代仍是大海,虽有不少古国,但人口稀少,秦军并未遇到多少阻力,即占领番禺一带的广东地区并留军驻守。另外30万秦军西赴广西地区,广西之战打了六年之久,史载“伏尸流血数十万”。最后击毙西瓯部落首领“译吁宋”,但主将屠睢之后却中伏身亡。

前214年,秦始皇任命任嚣为主将和赵佗继续进攻广西地区的西瓯、骆越各部落,同年完成平定岭南的大业,整个岭南由此划入了秦朝的版图。秦始皇将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

仅过了5年,前208年,秦朝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二世而亡。岭南三郡在赵佗的带领下,暗杀了秦朝安置的官吏,封锁官道,趁乱独立。前205年,赵佗发动了对桂林郡、象郡的战争,通过武力镇压,赵佗恢复了秦所置的岭南三郡,基本上实现了岭南地区的统一。次年,赵佗正式建国称王,国号南越。

此后在赵佗的统治下,虽向汉朝依附称臣,但却未行诸侯之礼。闽越(今福建省地区)和骆越(今越南北部地区)都归附南越,赵佗在南越境内自称南越武帝。吕后曾派大军攻打赵佗也无功而返。汉文帝时期甚至又派使臣给赵佗说好话,希望赵佗能除去帝位归附汉朝。

史书记载了文帝的修书:“朕欲定地犬牙相入者,以问吏。吏曰:高皇帝所以介长沙土地。朕不能擅变焉。吏曰:得王之土,不足以为大;得王之财,不足以为富;服领以南,王自治之。虽然,王之号为帝。两帝并立,亡一乘之使以通其道,是争也。争而不让,仁者不为也。愿与王分弃前患,终今以来,通使如故。”

南越势力,可窥一斑。南越国如此在岭南地区割据了90余年,直至汉武帝的攻伐,汉朝才实现统一。

以南越国地处偏隅却能抗衡汉朝90余年,实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地理优势】

岭南地区背靠南海,地形多以山地,河川和原始森林为主。自先秦时代便是部族统治,地广人稀,没有形成系统的农耕体系,环境恶劣。古籍记载:“夹以森林丝竹,水道上下击石,林中多蝮蛇猛兽。”从吕后挥军南征无果可以管窥豹。

据记载,在秦一统岭南以后,为巩固统治,从中原迁来50万人,极大地推动了岭南地区的开发,成为南越可兵可农的中坚力量。加上赵佗称王后,考虑到一旦中原归于一统,很可能会派人前来征伐,加强了边防力量,主要是在南越国北部边界地形险要之处再建关筑城。

赵佗还以财物贿通闽越(今福建省地区,秦朝时为闽中郡,汉初另一个割据的王国,实力远比不上南越国。于南越国同年被汉朝收复。)和骆越(今越南北部地区),使他们都都归附南越。史载:“以财赂西瓯。骆,役属焉。”

依据天险,又能以逸待劳,这是南越国地理上的绝对优势。

【诸侯隐患】

汉朝建国之初,在制度上是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的。在开朝时候分封诸王是情理之中的,一方面也是吸取了秦亡国的教训,利用封王较好的控制立国之初动荡的疆域。然而封王对辖地内财赋和兵权的完全节制始终是较大的隐患,一旦封王实力强大,便会影响皇权的地位。

景帝深知其害,想要削藩,却引起了七国之乱便是最好的佐证。国内诸王虎视眈眈,无论是北据匈奴还是南征南越,都必须建立在消除了诸候潜在的隐患以后,才有可能。而武帝在前127年颁布推恩令,兵不血刃地瓦解了诸候的威胁。

【北据匈奴】

北境匈奴对汉朝日益强大的威胁是致使汉朝一直无暇顾及南越国的重要原因。秦始皇修长城,汉高祖以和亲,始终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游牧民族资源匮乏,长期骚扰汉朝边境,劫掠商队,民众不堪其苦。

终于,在经历了文景之治以后,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的力量积蓄到了顶峰,才有了汉武帝北定匈奴的功绩。即便是如此,汉武帝北征匈奴的战争也持续了十余年。

终于在前119年,武帝集中了精锐骑兵10万人,分别由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统率。另以步兵几十万,马匹十余万辅助作战和进行粮草运输,在漠北大破匈奴。史载:“匈奴远遁,漠无王庭。”同时汉武帝以60万吏卒在北方进行屯田,加强防守。

在解除了匈奴隐患,巩固边防之后,武帝于前111年出兵收复了南越国。可以说,匈奴的隐患是致使汉朝始终放任南越割据的重要因素。

南越国虽然只存在了短短近百年,但其沟通了中原与岭南文化的互相交流,为岭南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南越国时期海上交往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你可能感兴趣的:(历史上的南越国是什么样子?为什么能够割据汉朝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