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5 007文章点评两则

1

感谢战友的分享,统一安排,集中睡,并设置专人站岗守卫,我长这么大也是第一次听说,算是涨见识了。

对于哀乐和丧事,我小时候倒没有那么害怕,我想主要是因为不懂吧,反倒像是看热闹一样。毕竟农村的哀乐,有时候也会吹一些喜庆的曲调,毕竟在中国哲学里面,丧事某一方面也是喜事。

记得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亲人去世,是五六岁的时候,是姥姥的去世。当时不懂发生了什么事,就知道母亲从来没有像那天伤心过,那一年家里过年也不贴春联和年画了,当时还不理解,后来才明白是因为家里有亲人去世。

现在已经好几十年了,真是太久了,我对自己的姥姥已经没有什么记忆了,只依稀记得她弯着老腰,小小身子站家门口喊我吃饭的样子,感觉黑白色的样子孩子。这样说起来,我真有点想我的姥姥了。

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每次回老家,都会发现有些曾经熟悉的老人面孔逐渐开始再也见不到了。依稀记得村里一些长辈,曾经帮助我,他们的音容相貌清晰可见,但却再也见不到了。想一想,有些人当不再被人记起的时候,就彻底地在这个世界上消息了。

说真的,每次想起过世的亲人邻居,我都蛮怅然的,有点感叹时间的流逝。但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终究是无法回头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这份感叹,寄予在对身边健在的亲人关注上,珍惜我们当下在一起的时刻,如此才能让我们自己的生活少一份遗憾。

2

感谢战友的分享,说在的,读完你的文章,我是完全没有读懂。但对于想象与现实,我还是有些自己想法的,也借机和你分享一下。

想象与现实,肯定是有差距的。但具体是否能把想象变成现实,关键是看自己的渴望程度吧。另外也要考虑是否符合规律,也就是是否具有落地的可行性。

如果不符合规律,根本不具备可行性,那就想一想就行了。如果真是妄想,也一定不能对外走极端,不能去伤害他人。想到这里,每次在新闻上看到那些因为内心被伤害而走极端去暴力伤害他人的人,我有时就会想,如果他们能够调转方向,将这份狠劲放在把自己认为不可能的正事干好上,估计他们肯定可以成就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然而忍一时之痛的普通人很多,但长期忍受煎药的能人却很少。毕竟一时之痛很快就会过去,而长期煎熬,却没有需要很强的意志力,而意志力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话说回来,人生没有那么多如果,现实社会的问题,不简简单单是具体某一个人的问题,背后更有家庭和社会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也让我想起之前,一位老师说的话,现代社会最大的浪费,不是物质能源的浪费,而是人的巨大潜力的浪费。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8-15 007文章点评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