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语:
虽已夏至,还念端午。时隔两周,再读这些文字,心里还是感慨感动,孩子们在成长的路上需要我们成人悉心的引导。五月初五,认真对待,它是散发着文化芬芳的节日;稀松度过,它仅是一个无波无澜的日子。很高兴,自己的几句打油诗唤醒的也是孩子们用诗歌创作的热情;课堂上交流的节日习俗,成为了孩子们别样的生活体验。做香包、包粽子、割艾草……也是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温馨时刻。本期,请随段诚志、叶锦蓉、文思博、司浩田、马浩哲一起去回味吧!
端午节赋诗二首
段诚志
其一
金乌山中升,鸡鸣晓云浮。青萍塘面搡,百草夹苇芦。
灰衢覆黑石,轿车伴轰鸣。颗坐其中乐,惟为端午至。
绕山又翻谷,碾草还越泉。汗滴似泉涌,筐中无物有。
终在土丘后,寻得艾草栖。草茎坚固利,叶梢随风搓。
使刀需出鞘,斩根为割草。香气空中飘,欣情溢言表。
端午时已午,驱车回处中。趁鲜挂门上,顿觉心魂静。
邻人探首出,笑索一株艾,家母为人慨,细拣一株予。
欣受学样挂,门连艾草家。门面打理毕,厨室更匆忙。
亮刃细细切,开锅缕缕下。白水渐蔚绿,无味瞬清重。
端沸即熄火,勺搅雾香飘。涎滴过九尺,捧碗一口灌。
谁知茶如汤,灼脾又烧肠。口舌皆麻木,七窍显灵光。
家母捧腹笑,家父直插腰。此茶一味药,细品需用勺 。
其二
午后微雨霁云起,寝中有蚊将我扰。
家母之母略通佛,黄历一翻知除妖。
口中有词捧艾草,丢入锅中慢火烧。
汁出茎软时辰到,和水兑成兰汤药。
宽衣解带洗草澡,心脾俱净气通窍。
配来雄黄和香包,河边赏玩龙舟闹。
浓浓端午味
叶锦蓉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过节,当然家人要聚一下喽!这不,今年端午,我们家外公、外婆、祖祖都一大早来了呢!
“姐姐,快点起床了!今天端午!”一大早妹妹就在我耳边大喊,美梦一下子被搅乱。今天端午呀!我连忙穿好衣服、洗漱、吃饭,刚弄完,外公、外婆和祖祖就来了!祖祖今年94岁了,今天换上了一件新衣呢!外公、外婆一人手里提着几大包东西,她们换了鞋,把东西放到茶几上。我们便走过去和他们一起坐在了沙发上,外公打开了电视,锁定到了中央一台,随即便看到了几个花花绿绿的龙舟,耳边响起了加油的声音呢!
这时,我才看清,那些袋子里原来装的是桃子和李子呀!
“为什么买桃子和李子呢?”我问,
“这个呀,是因为有句话叫‘桃李满天下’,吃桃吃李代表有后代,不会断掉,家族一直这么下去。”外公说,“但还有种说法,‘桃’有个谐音‘逃’,就是逃跑的逃,寓意五月初五这个恶日里头盛行的病魔、瘟疫找不到你,你逃过一劫,‘李’传说可以避暑、驱瘟疫,所以说要吃桃和李。”
接着,外公又为我讲端午节的来历,不仅为了纪念屈原与伍子胥,更重要是为了驱瘟疫,只是因为屈原和伍子胥逝世在这一天。
吃着桃子和李子,看着赛龙舟,听着外公讲端午,一上午就这么过去了。
不一会儿,饭香溢满了整个房子,随外婆一声“开饭了”!一家六人皆来到了饭桌前。我们不着急着开饭,而是站在桌子旁,看着外婆手里拿的一碗黄色的液体—雄黄。
“豆豆、蓉蓉,过来。”随着外婆一声令下,我和妹妹走了过去。外婆拿着一支筷子,在碗里蘸了蘸,往妹妹额上点了点,再蘸,往我额上点了点,边点边说:“雄黄驱蚊,点了雄黄,蚊虫不来。”之后我们依次喝了一口雄黄酒,外婆还用筷子蘸了雄黄,点在祖祖额上呢!
下午,外婆教我做小香包。
“以前呀,我在隆昌医院的时候,每年端午我都和其他护士一起做小香包,又做猴,又是鸡,还有心,花样多着去了咧!但现在城市里头好像不做这些……”
“对了,你做什么,是粽子还是心呢?”
“心,当然是心咯!”我兴奋的说。
说着,外婆拿出了一块红布,把它对折,大致地折出一个心形,然后让我用针线沿着折痕缝。
“你边缝要边看,针脚不要太疏,再弄到另一边时,要看那边缝了好多针,这边也缝多少针,这样才对称,不然不好看。”我边缝外婆边说,那针那线在手中,你顿觉自己的不巧之手一下子巧了,看着针线在布料中翻飞,挺有意思的。
“停!”外婆说,
“还有一个大口子咧!”
“笨妹妹,要翻过来呀,不然不好看,不留口子,怎么装艾蒿?”
“好像是哈!”
外婆接过我手中的“心”,把所有布料往那口子里塞,再伸另一只手去拉!外婆再拿来一小撮棉花,让我塞进去,再拿来艾蒿,塞进去,最后,又铺一层棉花,缝上大口。一个心形香包就完成了。
我把香包放到鼻子边嗅了嗅,好香,艾蒿的味儿,端午的味儿。
端午味儿好浓呀!你闻到了吗?
包 粽 子
文思博
因为我们一家三口都不会包粽子,只会吃粽子,所以,今天早上爷爷奶奶来我家教我包粽子。家里啥都没有,于是爷爷奶奶把所有包粽子用得上的东西都带来了,包括包粽子的干净粽叶、糯米、肉以及线,还有味精。
爷爷先是把将洗净的五花肉切块,加入生抽和老抽、味精,拌均腌制半小时以上,随后将洗净的糯米放在一个盆子里,同样倒入生抽和老抽,用手混均,让糯米成酱色。爷爷的准备工作完毕,随后就是奶奶教我包粽子。
由于一片粽叶不够大,奶奶将两片粽叶重叠在一起,在中间交叉折成一个漏斗型,往里面填一些糯米,中间夹一块肉,然后又填一层糯米,压实,将交叉出去的叶子反折回来盖住糯米,裹好呈三角形,再用早已准备好的线用力缠紧,打结。奶奶示范完后,我觉得挺简单的,就心急地动手包起来。将粽叶折成漏斗形,要填米时发现没有裹紧是漏的,于是散开重新裹,试了无数次后,终于将糯米和肉填进去,将上面的粽叶折过来裹上,但却总是发现,米要漏下来,无论手放在哪个地方都会挤压到粽叶使糯米漏出来。我顿时发现:看着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好不容易包好了一个粽子,发现粽叶松松散散的,没有形状,一付要散架的样子。
过端午,包粽子也不是一件易事。
端午割艾草趣记
司浩田
自古以来,中国便有端午节门前挂艾草的习俗,一是为了纪念屈原,缅怀忠节;二是夏天天气炎热,驱蚊虫,防瘟疫。我们家也不例外,可是艾草是从哪里来的呀,它们的生长环境是什么样子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和妈妈来到了荷塘月色,在那大大小小的池塘边有着一簇簇杂草,我相信在那能得到我的答案。
到了荷塘月色,我们兵分两路,妈妈说艾草一般喜欢生长在干旱的地方,于是,她便在干旱的地方找。我打着“在水边找艾草”的旗号偷偷地玩水,摘莲蓬。
突然,我听到妈妈大喊“我找到艾草啦!”听那声音,比一个得到糖吃的孩子还兴奋。我三步并作两步来到了妈妈面前,只见有几枝高高的绿草鹤立鸡群般站在杂草中,一阵风吹过来,凤爪似的叶子随风起舞,好像它本就是一只飞舞的凤凰。
我问妈妈:“艾草在哪呀?”“就那!”妈妈指着那几只“凤凰”说。我悄悄地走到了一只最大的“凤凰”前,生怕惊扰了它的舞姿,慢慢的等风儿演奏完,我才轻手轻脚的剪掉了它。摸着光秃秃的枝杆,我默默地对它说:“没事,明年的今天,你依旧能跳舞”。
我和妈妈每人剪了三两枝,握着它们,我才得以细细观察,它的枝杆棱角分明,叶子的正面色泽鲜亮翠绿,摸着叶片饱满有湿滑感。叶子的背面呈灰绿色,摸着有密密麻麻的小茸毛,不仅不扎人,还有按摩的感觉呢。
带着艾草,我们回到了家,把艾草拿到阳台去晒。妈妈说,晒干的艾草可以制成艾绒进行艾灸,灸到不同的穴位可以调理身体,活血补气;咳嗽时将它熬水可以平喘止咳,用艾叶水泡脚,还可以袪湿散寒,用处可大啦。
每到一个时节,大自然都会给我们一种或多种神奇的草药,让我们一起品自然之书,怀着一颗敬畏的心感恩于自然的赐予。
看 招
马浩哲
粽子从热气腾腾的锅中一跃而出,指着我的鼻子说:“动手吧!”
我眨了眨眼睛,出手快如闪电。转眼间,我的嘴里已经多了一个香喷喷的粽子。
粽子软糯可口,一口下去,你明显能够感觉到米里的肉香。猜到了吧,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五芳斋粽子。五芳斋的粽子真是名不虚传,每一口,肉香都在嘴里徘徊,只有这久违的味道,才能唤醒那些沉睡已久的味蕾,才能使人体所有的味觉细胞都被启动。这一大块鲜嫩的肉,让本来毫无生气、死气沉沉的白米粽变得生机盎然,如活泼可爱的小孩子一样,让全身都有了动力。这块肉,兼肥带瘦,但肥而不腻,入口即化,香气浓郁,真乃人间之绝味也!加之,粽子之叶为荷叶,荷叶的清香实非芭蕉叶、芦苇叶之所能及也,因荷叶,粽子乃肥而不腻也!以味道妙极,写此文已谨此,须知此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次之,可食高邮咸鸭蛋一枚,味道甚佳!
难忘粽子之味!亦难忘端午之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