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你推荐一本通俗易读的心理学著作《爱的艺术》。
今日分享:《爱的艺术》
推荐指数:⭐⭐⭐⭐☆(4/5)
适合人群:还在为总把亲密关系搞砸而烦恼的人、不知如何爱己爱人的朋友。
作者和作品
——用人本主义调和精神分析的弗洛姆写了一本书
本书作者弗洛姆是人本主义哲学家,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学家。所谓人本主义,简单说就是重人与人格,所谓精神分析流派就是重精神分析。
提到人本主义的大师,大家肯定都知道,那就是马斯洛,他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而精神分析大师,大家更是熟悉得不得了了,那就是弗洛伊德。
弗洛姆的思想,正是企图调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学说。于是在调和的过程中,他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做了一些修改。
作为通识性著作,本书读来非常流畅,本书的叙述结构也比较传统,共分为三章,先总的陈述观点,再具体阐述分论点,最后提了一些实践建议。
由于本书中的大篇幅内容都是在讨论爱情,并且爱情作为爱的一种类型,人们关于它的问题最多、最难解,故以下的叙述主要针对爱情这一种爱之类型来展开。
总观点
——丘比特之箭,让我看看你的真面目
古往今来,文学作品中对于爱情的描述让人如处太虚幻境,关于爱情的产生,中国古典神话的说法是月老牵红线,衍生出“一见钟情”“辗转反侧”等梦幻词汇,西方神话里的经典说法则是掌管爱情的爱神丘比特射出的箭,爱情于是带上了一种特别的神秘感。
所以很多人认为爱情的产生是没有理由的,用今天流行的话来说是:“糟糕,是心动的感觉”,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来如春梦几时多?去似朝云无觅处”。
所以我们等啊等,神秘的甜甜的爱情什么时候轮到我?但等来的似乎只是无数单身狗的默默转身。那么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弗洛姆告诉你,爱其实并不神秘,爱是一种艺术,爱是一种能力。
什么叫艺术,那是有逻辑有道理在其中的,而不是让人无法自拔的神秘巫术。什么叫能力,那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并且也是有必要进行学习的。
很多人说,我还没有找到对的那个人,对于寻找爱情而言,这话确实不假,但很多人容易一见钟情却难以保持稳定的爱情亲密关系,这背后是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需要考虑:你是否拥有爱的能力?你的爱之能力有多大?
弗洛姆进一步阐释说:爱是能力问题而不是对象问题。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如果认为爱只是对象问题,便会觉得爱本身是很简单的,而困难只在于找到爱或被爱的对象。弗洛姆认为,这是一种常见的对于爱的误解。
这种误解来源于人们的生活经验:坠入情网很容易,让人误以为爱情很容易,误以为爱是十分偶然的感情。
实际上坠入情网和持久的爱有很大区别,坠入情网一开始很热烈,但这只代表坠入爱河前男女皆寂寞,这样的感情若无正确的方法去维持,往往不可持久,热烈的爱会随时间逐渐消退,双方反而会感到更加寂寞。
所以,孤独而高傲的单身贵族们知道了吗?做什么事,都需要付出努力,求爱亦然。我们需要投入努力,来培养爱的能力。
对爱的常见问题的回答
(1)爱产生的原因
弗洛姆认为,爱其实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人类的生存问题,一方面是物质的满足问题,另一方面是精神的满足问题。爱就是要通过人与人的结合,来避免精神上的孤独感和与世隔绝感。
(2)为你放弃自我,还是帮你保持自我?
——不成熟与成熟之爱
不成熟的爱
爱情作为爱之中常见且重要的一种,是对人类生存问题较为成熟的回答,但常见的还有不成熟的爱情形式,即共生有机体。
共生有机体,即双方消除了各自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离开其中一方都无法生存,一个典例就是母亲和胎儿的关系。
共生有机体又分两种形式,一种是被动地屈从与被虐,通过变成对方的一部分以消除孤独,另一种形式是施虐,控制别人,把别人变成自己的一部分以消除孤独。
共生有机体关系中,无论哪一方,都失去了其独立性和完整性,把自己变成一部分,变成了一个工具。
其实不成熟的爱情随处可见,只是我们不曾留意也不觉得它不正常罢了。在恋爱中,让对方卑躬屈膝,或是为对方做牛做马,在失恋后,因依赖与习惯无法独立生存以至于自杀,这一类的例子屡见不鲜,我们曾以为它是爱情中的正常现象,而在弗洛姆看来,这些都是不成熟的爱情。
成熟的爱情
与此对立的成熟的爱情是什么呢?那就是在保持自己独立性的基础上,实现与他人的合二为一。在消除孤独感和隔离感的基础上,又保持着对自己的忠诚、个性的完整性和本来的面貌。
古今中外纷纷歌颂的爱情,本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这种积极可以理解为主动,也就是弗洛姆所说的:爱情首先是给不是得。
所谓的“给”并非放弃与牺牲,而是通过积极的行动去唤起别人的生命力,同时感到自己的生命力,使双方由这种生命力而感到快乐。是把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同别人分享自己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
于是,“给”的出发点虽不是为了得,但不可避免地会唤起对方的生命力,使双方都充满快乐,从而能够获得爱情的愉悦。
所以弗洛姆认为的爱情,是两个平等个体之间的充分精神交流,是势均力敌的爱。
(3)如果男/女朋友会不高兴,还该不该帮困境中的异性?
——不同形式的爱及其对象
弗洛姆认为,爱不是同某个特殊的人的关系,而是一个人同整个世界的关系,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态度。
如果一个人只爱他的对象而对其他人无动于衷,那他的爱就不是爱,而是一种共生有机体联系或者某种意义上的自私。
因为你首先是一个有人性的完整的独立的人,然后才是某个具体对象的男/女朋友,你对世界的态度,对其他人的态度,不会被爱情扭曲,相反爱情正是促进人格完善的途径之一。
所以,就算男女朋友会不高兴,你也无法对遇到困难的异性视而不见,况且,相信对方战胜了感情的冲动后,总会理解你。
(4)爱可以和性脱离吗?自爱是自私吗?
——性爱,自爱
此前说过,弗洛姆跟弗洛伊德的观点有很大不同。他批评了弗洛伊德关于性的地位在爱之上这一理论,而认为爱是第一位的,性是由爱情产生的,而不是相反。
弗洛姆认为,通过性爱来打破孤独感与隔离感,正如通过酒精、毒品来寻求刺激一样,这种方式带来的刺激是短暂的,等到刺激消退后,人反而会产生更深沉的陌生感和孤独感。
与爱脱离的性带来的空虚反转,很多影视作品都有所提及,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恋爱关系中,最常见的错误观点便是认为自爱就是自私自利,是罪恶的,而只有不断付出与牺牲才值得赞颂。
但弗洛姆说,自爱和爱他人是一样的,都是拥有爱的能力的体现,自爱和自利是有本质区别的,由于自己和他人都是同等的人,爱自己是爱而不是自私。
(5)保持反叛,相信爱情
作者在最后提到,西方社会目前已经出现了爱情衰亡的迹象,表现为两种病态的爱情观:爱情是结伴而避免孤独感,爱情是性满足的产物。
前者表现为让对方感到舒适,相敬如宾,保持关系的持续,但永远不会互相了解。后者表现为对性技巧的寻求。
弗洛姆进一步对病态爱情观的产生原因做了分析,认为在这种病态的观念中,一定有一方在感情生活上始终停留在儿童阶段,他们总是被动地渴望被爱,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去爱自己和爱他人。
当今的时代,可谓病态爱情观肆虐,但欣慰的是,很多人尽管孤独,却仍未随波逐流,我们甚至给我们的群体创造出了一个词:单身贵族。
玩笑般的语言现象,背后其实是在表达,我们内心美好的期望,与对病态爱情观的反叛。
我们有自己的憧憬有自己的原则,我们不愿要安排好的感情,不屑于廉价的不成熟感情,所以我们面对催婚做顽强坚守,面对不健康的关系忍痛割断。
在这种对于爱情苛刻而严峻的环境中,我还是想鼓励所有朋友们相信爱情,相信它正如古典文学描述的那样纯洁美好,相信它值得等待。
同时,还希望大家记得,弗洛姆的箴言: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使自己的人格更加完善,这种学习过程便是掌握爱之艺术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爱人与自爱,而不至于使每种爱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单身贵族们,加油吧。想说什么,留言板交给你~
今天这本书就推荐到这里了,关注如沐(公众号仍是 如沐书单 ~),记得明天来看《活着》的剖书内容哦。
主笔:阿丘
编辑:如沐书单
图片: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