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解中华古诗词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上)

作者:张老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记得在高中时,就在语文书上学过,也曾经跟老师和同学们,为这首诗词发生过激烈的争论,如今想来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在读古诗词之前,一定要把自己当成是一张白纸,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不了解的典故可以查资料,千万不要被语文老师所介绍的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给自己造成了先入成见,尤其是关于作者内心思想的先入之见。也就是说,我们是通过读其文而知其人,而不是知其人再来读其文。在读书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具体的事件,要了解作者的内心思想,那是读完了诗词之后,自然会产生的结果,切忌用自己的主观成见去套作者的思想。


这首诗词,是一个名叫辛弃疾的人,在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时候写下的。对于京口和北固亭,可以先看百度百科和古诗文网等资料的介绍。


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北固亭:晋蔡谟筑楼北固山上,称北固亭,原址位于今江苏镇江,北临长江,又称北顾亭、北固楼。六朝时,梁武帝萧衍登临此山,即曾挥笔题下“天下第一江山”。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这三句诗还是比较简单的,重点是“英雄无觅”这一句,表示天下找不到英雄,就连曾经出现过孙权这样的英雄的地方,也找不到英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有些资料上,把舞榭歌台解释成:演出歌舞的台榭,这里代指孙权故宫。把舞榭歌台解释为舞台当然是对的,但解释成孙权故宫就不对了,范围太狭窄了,而应该是指千古江山这个历史舞台。


在唱戏的舞台上,所有的才子佳人、帝王将相,随着唱戏的结束,都烟消云散了。在历史的舞台上,所有的英雄人物、雄才伟业,随着时间的过去,也好像被风吹雨打一样,都消失不见了。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寄奴,根据百度百科和古诗文网的介绍,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表示极平常的地方,都曾经住过刘裕这样的英雄。


这三句诗,表示在从前的时候,在极平常的地方,都曾经有过刘裕这样的英雄,说明以前的英雄人物还是很多的。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有些资料上,把“想当年”解释为: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这样的解释虽然没错,但还是太狭窄了。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表示现在找不到英雄,而过去是有孙权这样的英雄的。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表示过去的英雄是很普遍的,就连极平常的地方都有英雄。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当然就表示过去的英雄是何等的英雄!包括了孙权、刘裕在内的英雄,都是非常的厉害,并不单指刘裕一个人。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百度百科和古诗文网介绍为:元嘉,刘裕子刘义隆年号。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刘义隆)遭到对手的重创。封狼居胥:狼居胥山,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于是“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积土为坛于山上,祭天曰封,祭地曰禅,古时用这个方法庆祝胜利。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命王玄谟北伐,玄谟陈说北伐的策略,文帝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

有些资料上认为: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这样的见解也未免太狭窄,这首诗词的上半阙,讲的是找不到英雄,如果“元嘉北伐”有英雄来主持的话,就不会失败,我们在理解上,必须连贯着上半阙的思路才行。所以,这三句诗是表示没有英雄的领导,北伐就会以失败而告终。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表示没有了英雄的征战,只能以惨败而告终。在这里,已经隐隐透露出诗人的内心,在盼望出现英雄。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根据百度百科和古诗文网的介绍,这里面也包括了诗人自己的一段“典故”,作者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从北方抗金南归,至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任镇江知府登北固亭写这首词时,前后共四十三年。当年的扬州地区,到处都是抗击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而且诗人自己也曾经冲杀在抗金的战场上。


这三句诗,是诗人回忆四十三年前,在杨州一带抗击金兵的往事。根据史料记载,那次的抗金并没有取得成功。


再联系上文来看,诗词的上半阙讲的都是“英雄无觅”,下半阙的“元嘉北伐”,由于没有英雄的领导而最终失败,四十三年前的抗金,同样也是没有英雄而没能取得成功。


辛弃疾的诗词本来就比较难,如这首《永遇乐》,以及《水龙吟》、《摸鱼儿》,都是辛词中最难的。这首诗词从开头到“烽火杨州路”,还不算最难,后面的两段才是最难的,也是争议最多的。


欲知后面的内容如何理解,请看下一篇。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解中华古诗词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