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新闻周刊》里白岩松解读说:年,是中国人的信仰。虽然疫情依然很严重,但是年近了,对于中国人而言,就只有一个心愿,一个方向——回家!

前两天是圣诞节,读到狄更斯《圣诞颂歌》里的一段:船上的每一个人,不管是醒着还是睡着,是好人还是坏人,在这一天的互相交谈中,都比一年之中的任何一天更友好;在某种程度上,共同分享着这个节日的欢乐,同时记起了他所怀念的在远方的人们,并且知道他们是乐于记得他的。

古今,中外,我们都会因为节日更宽容,更友好,也更温情。

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散文,有一年除夕夜,家里人在柴房里发现了一个很可疑的人,目光闪躲,行为猥琐,但是家中祖父客气地邀请他到家里过宿,第二天这个人就悄悄地离开了。后来看到镇里的通缉令,很是与这人相似,家人埋怨祖父,祖父说,不管他是干什么的,他在这一晚都只是一个“万里未归人”。

爸妈很早之前开家庭旅馆时,有一年春节,家中有一个男子居然过年也没离开,爸妈就特意邀请他一起下来吃团年饭,理由很简单:大过年的,不能让别人吃快餐面吧!

读到“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时,心里就暖暖的,风雪之夜,燃着红彤彤的火堆,火上坐着热腾腾的热汤,等着那熟悉的脚步声——咯吱咯吱……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