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花踪 :转载分享马来西亚文学作品( 1 )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华文化


常言道:大丈夫能屈能伸。

中华民族,何尝不也是一个能屈能伸的伟大民族。于是,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的足迹,就有中华文化的传承。

在马来西亚三千多万人口中,华族约占22.8%,遍布于全马十三州。在这个以马来语为官方语的国家,华语只能属于非主流语言。

在东南亚众多国家里,马来西亚对各民族的文化源流算是包容的,然而在教育体系方面却又是无法兼容的。

于是,华社要么妥协接受以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的国民中学( 简称国中 ),要么自己肩负起自身源流的教育,也就是由民间开办独立中学( 简称独中 )。

独中保留了以母语为教学媒介语,有自己的教育体系,但是不能获得政府的拨款资助。最严峻的打击的就是独中的初中和高中结业统一考试文凭,是不被政府被承认的文凭。

若想留在本国继续升学,学子只能加倍努力,然后报考国中的另外一场升学考试。

所幸,统考文凭在世界各地都是合格的结业证书;这是极其讽刺的一个冷笑话,而我们也早以接受了这个不平等的现象。

正因为有了先辈们的坚持,中华文化才得以在南洋这片土地上继续发扬光大。

说起独中教育,大部分较具规模的独中都少不了必读的四大名著,即《 西游记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和《 红楼梦 》。

由于我并没有修完高中三年教育,所以《 红楼梦 》也是唯一没有完整读完的一部名著——诶,扯远了,回归主题吧。

许多中国朋友对于海外华人能掌握中文书写,甚至能写诗词文章而深感诧异,其实,这并不稀奇,因为中文原来就是我们的根源啊。

因为在某篇文章的评论区和撒哈拉的安妮谈起,关于马来西亚也有不少中文作家和热爱写文的朋友,我一时兴起,于是就有了转载分享马来西亚文学作品的念头。

安妮对此也深感兴趣,所以在新的一年里,我决定再开辟一个新文集:海外花踪。

花踪,取其谐音,即华宗,象征着华人所宗,所向往,崇仰的文化。

这名称其实不是我所构思,而是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所主办的“马来西亚花踪文学奖”,我见“花踪”二字意义深远,所以才有了海外花踪。

这个文集就一星期转载分享一篇马来西亚的文学作品,可以是诗词,短篇小说或散文;甚至也可以是马来族的班顿诗译文。

不同的区域背景,也许能产生一种另类的阅读新体验吧……

我就以两首小诗的分享作为开篇吧。


火车


火车是条蛇

走起路来摇摇摆摆

天天带着人们游山玩水

让大家开心

火车来了 火车来了

我想问问你

你不觉得累吗?


这是一首在课堂写下的小诗,时为2016年,作者九岁,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
小女孩今年十三岁了,已经是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少女。
她的名字是刘懿心,我的大女儿。
哈哈哈哈!有没有被坑的感觉?

好吧,认真一些,我再介绍另一首新诗习作:


木偶


一抹亮光点亮了黑喑

观众入席了

表演者的表演开始了

木偶的每一步

都身不由己

身上的线牵引着它

做出观众渴望看到的动作

它想做的任何事都被线束缚着

线的源头

是创造它的人

也是看表演的观众

身上的线

在时间的腐蚀下断了

不再被线束缚的木偶

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

身随心动

成为心目中的自己


这是一个十七岁少年写的诗,一个处于叛逆的年纪,一种急欲摆脱约束的渴望。
也许,也是追求自我成长的心声吧。
他的名字叫刘懿男,额,和那个女孩的名字很接近?
当然,他是我的大儿子,今年二十岁了。


哈哈哈!又被坑了吧?


下个星期,我一定会开始认真转载分享,真的。


( 待续 )

你可能感兴趣的:(海外花踪 :转载分享马来西亚文学作品(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