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破解关于“第一印象”的魔咒?
文/巧说诗语
一、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红楼梦》中,贾宝玉第一次见林妹妹时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黛玉初见宝玉时,也吃了一大惊,心中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的,何等眼熟!”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有的人,明明之前没有见过,但是第一次见面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有的人,明明刚刚才认识,但是聊起来却感觉相见恨晚,甚至比多年没见的老朋友更加相谈甚欢?
或者你再来看看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就是:你旅行到了某个地方,然后隐约觉得这里的场景无比熟悉,可是从出生到现在,你却从未来没有来过这里。
那么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究竟从何而来呢?
其实,这种感觉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又叫作“既视感”,是说身边出现的人或事物隐约让你觉得似曾相识,但是又毫无经验。而产生的原因,至今还没有定论,只是随着近年来“神经造影”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对“既视感”归结出了三种较为所能接受的看法。
看法一:双历程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虽然大脑通常会同步记录讯息,但有的时候,某些资讯在大脑中的传输会出现延误,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形成信息与信息之间传递的时间差,让大脑将前后的信息解读成两个不同的事件。这让大脑在播放已存在的记忆时,感觉就像发生过了一样。
看法二:全息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在记忆的运作中,我们只需要一小部分就可以窥见全局。举例说你现在在一家餐厅里,这家餐厅的桌布跟家里的很像。这个时候,你的大脑就记起了这张桌巾,却没有想到自己记起这张桌巾的原因。也就是说,你的大脑召唤出了过去的记忆,你却浑然不觉。这让你产生强烈的熟悉感,却毫无记忆,而“既视感”也就因此产生了。
看法三:分散性注意力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既视感”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大脑下意识接收了外在环境,但也同时分心在某个物件上。在此情形下,当记忆力回归时,我们对于当时无意识接收的外在环境,便产生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虽然目前对于“似曾相识”的形成原因还没有一定的解释,但透过这三种说法,或许可以让我们更加理解这种神秘的感觉。
虽然有了好的第一印象,并不一定就有好的结局,但是没有好的第一印象却可能连一个好的开始都没有。
二、如果第一印象不好,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如何去改变呢?
《傲慢与偏见》中,因为伊丽莎白对达西的第一印象不好,觉得他很傲慢,不好相处,才导致她在很长时间内都对他有很大的偏见。正如文中的经典台词所说:“傲慢让别人无法来爱我,偏见让我无法去爱别人。”正因为一个看起来太傲慢,而另外一个又带着偏见,他们的爱情之路才会那么的曲折,不过好在结局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难免会因为一些原因,甚至是在不知情或没意识到的情况下,就给人留下了不好的第一印象。
当无法如你所愿地给别人留下美好印象,尤其是当你跟某人第一次会面时,人们可能会不信任你、不喜欢你,甚至没留意到你。当然,有时候,错误也可能是你自己造成的:比如,你把事情搞砸了,你自己也知道。但常见的情况是,不良的第一印象,是来自于人们看待彼此时的一些偏见。
而下列这情况总是经常发生:研究显示,他人如何看待我们,跟我们如何看待自己,这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很低。因此,如果你曾感觉被人低估,感觉自己在不经意之间受到冒犯,或是认为他人对你做了错误和有害的假设,你就很有可能是对的。我们理解与看待彼此的方式,可能不理性、不完整、没有弹性,而且大致上是不假思索的(虽然并非完全如此)。
持平来说, 要正确看待他人并不容易。没有任何人可以真的让大家「清楚理解」(an open book)。研究显示,虽然强烈的基本情绪,像是惊讶、恐惧、厌恶和愤怒,是相当容易判读的,但我们每天体验到的、较为微妙的情绪,却并不容易看出来。因此,当你觉得有点沮丧时,外表看起来跟你有些担心、困惑、失望或紧张的时候,没有什么不一样。 「你刚刚说的话让我感觉有点受伤」的表情,跟「你刚刚说的话对我一点伤害都没有」的表情,可能就看起来很像。而且,大多数时候当你认为「我已经把意思表达的很清楚」或是「他们知道我的意思」,其实你并没有表达清楚,而他们也并不知道你的意思。心理学家把这种不一致的情况称为「透明错觉」(transparency illusion)。
我们理解与看待彼此的方式,可能缺乏理性、不完整、没有弹性,而且大体上是不假思索的。
重要的是, 你要了解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总会受到他人的诠释。想像你出席了一场会议,在某位同事发言时,你开始盯着空中。你是觉得无聊,还是正在深入思考他的发言内容?你是不是在回想,自己有没有关掉咖啡壶?你的同事不可能知道你为什么会在此刻表现出这样的行为,但他会选择某个诠释,因为这正是我们大脑的功能所在。
但还是有好消息。目前我们知道,解读他人时犯的错误,是相当容易预测的,因为我们可以确认和预测有哪些规则和偏误会影响认知。
因此,下面这些方法,有可能可以让你更常给人留下正确的印象,并更正其他人对你的错误认知。
A.了解认知
你第一次遇到的任何人,不管是未来可能的上司、潜在的客户、新同事,都可能以两个阶段来评估你。在第一个阶段,对方会很快地、未经刻意深思地对你作出初步评断,评断你所采用的方式很多,包括根据经验来猜测、刻板印象,以及其他假设,像是根据你的外表、你在组织里的职务,还有你的身体语言等线索,把不了解你之处填满。这么做比较是基于需要,而非懒惰(虽然有部分原因是如此)。在简短的第一次会面当中,认知的人有太多事情需要注意、理解、采取行动,才能专注而没有偏见地注意着你。在第二个阶段(如果还有第二个阶段的话),认知的人要更加努力、更加留意,搜集各种不同的资料,并消化理解,以便对你做出有根据、仔细考虑过的结论。需要花费很多脑力,来考量影响你行为的所有可能因素,以及重新考虑在第一个阶段里的仓促判断。因此,认知的人需要有动机去做这件事,而且不能太过于分心。
在这两个阶段中, 尤其是在第一个阶段里,对你留下印象的人,并不单纯只是消极的观察者。他们对你有某些特定的问题想获得答案,虽然他们自己并不一定意识到这一点。就好像他们通过一种特殊的透镜或一套透镜来观察,以塑造了他们对你的观点。在这套透镜中,威力最强大的是信任、权力和自我」透镜还可能有另外一些由人格驱动的透镜,不过这些透镜通常较不重要;
当人们想厘清你是朋友还是敌人,就会运用「信任透镜」。认知的人若要回答是友是敌的问题,就会通过了解你个性上两个特别的面向:你是否温暖和善(是否表现出友善、尊重和同理心),这显示你的意图良善;还有你是否具备能力(是否有证据证明你聪明、有技能、有效能),这点则显示出你能否依照自己的意图付诸行动。
当双方的权力有差距,「权力透镜」便会发挥作用,尤其是在认知的人拥有权力高于被认知的人时。权力高的人会通过权力透镜,来评估你是否对他们有效用(instrumentality),「向我证明你自己的用处,否则就别妨碍我。」
「自我透镜」(egolens)则是让认知的人知道谁处于优势地位。在潜意识里,人们通常想要获得肯定,确认他们自己或所属的团体,比其他个人或团体更优秀。
B.以正确方法留下真实印象
那么, 你要如何妥善运用对认知和透镜的了解,持续有效地传达你想要传达的讯息?第一个、也是最明显的策略就是,要记住那些认知透镜,展现出适当的证据,好让其他人对你产生正确的印象。
要让别人通过「信任透镜」正确地看待你,你应展现出和善态度及能力。传达正确的身体讯号:眼神交流,适时微笑,同意时点头,专注聆听、不打断他人说话,坐着的时候身体要直、站着的时候身体要挺。而且,如果与对方的关系会长久持续,你就要言出必行、信守承诺。被视为有原则且足以信赖的人,最有可能被当作坚实的盟友。
为了让认知你的人通过权力透镜,对你产生正确的印象,你一定要在每一个恰当的机会里,展现出自己的效用。你应清楚表明,自己想要协助对方更有效达成双方共同的目标。
为了在对方的自我透镜下获得正面看法,你应展现出谦虚和包容心。特别努力去肯定别人的长处,并尝试创造一种「我们」的感受,好让认知你的人赞美你的成就,而不是觉得受到你威胁。
如果你一开始犯了错,之后要克服不好的印象,就需要提供许多引人注目的证据,以便启动第二个阶段的思考。持续累积新的证据,直到认知你的人无法排除这些讯息,同时确保你呈现的这些资讯,跟与你有关的既有想法明显不一致。举例来说,假设你为新主管执行第一个任务时,无法如期完成。即使下一个任务准时完成,也不一定能够改变他对你的印象。不过,如果接下来的五个任务,你都提前一个星期就完成呢?这一定会留下印象。你的上司自然会更留意观察,这样的改变是否会持续下去,如此你就成功促使他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另一个互补的方法,是让认知你的人「想要」修改他们对你的看法,因而更迅速、也较不费力地改善你的形象。
下列是几项你可以采用的策略:
第一、促成公平行事的态度
大多数人都会告诉你,他们会力求以心胸开放和不偏不倚的态度,来判断和对待他人。心理学家把这样的现象称为具有「平等目标(egalitarian goal)。研究显示,当认知的人真正努力做到行事公平,而且他们心里最近才刚强调过公平的重要性时,便会大幅度自动抑制可能会不当影响认知的偏误。这个过程几乎就像省略第一个阶段,直接跳到第二个阶段,而在第二个阶段,你创造的印象会更正确,也更接近你想要创造的印象。
为了启动这个「平等目标」,你可以称赞认知者在评估他人时,展现的「公正」、「不带偏见的评估」、「敏锐的认知」,或是「不可思议的准确度」。如果你不太认识这个人,没有根据说出那种评断的话,你或许可以表示:在他的工作或职位上,准确评估他人的能力一定是重要的技能。你这么说可不是在说谎:大多数人的确需要准确解读同事和客户,才能胜任工作,表现优异。你也可以尝试分享,自己公平行事时面对过的挑战。描述你因为某种偏见而误判了某人的例子。难为情的是,海佛森自己表示就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比方说,有一回,我看到一个顶着乱发、穿着肮脏运动衣裤的男子,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走廊闲逛,差点就要请安全人员来处理的程度。过了一个月当他再看到这位男士的时候,是他对整个系演讲的场合,主题是他刚发明的全新复杂统计学方法。他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统计学家,后来成为了他的导师之一。
第二、让自己变得不可或缺
从许多方面来看, 若要让其他人想要正确看待与认知你,也就是让他们想要进行第二个阶段的思考,最简单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确保你能协助他们成功。心理学家把这个现象称为「结果依赖」(outcome dependency)。它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指其他人如果没有你的合作,就无法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正因如此,没有权力的人会非常注意有权力的人。也正因如此,必须仰赖他人达成事情的人,会不计麻烦地更了解那个人的个性、意图和习惯。如果你的认知者必须要能够预测你的行为,预期你的欲望和需要,而且据此回应,那么他就别无选择,必须要进入第二个阶段。想创造「结果依赖」,就要设法找到密切合作的机会。举例来说,如果你的上司低估你,不妨考虑要求一项可让你跟他一起更密切工作的任务。避开不太看得起你的人,是很自然不过的事情,但你若想要改正他们的错误认知,就应抗拒避开他们的本能,反而跟他们靠得很近。一旦他们开始了解你并不是那么糟糕,事情就会变得顺利许多。
第三、掌握正确时刻
人类根深蒂固地想要控制事物。不确定性、缺乏选择、胁迫、被别人管得很紧,这些压力来源都会让人失去控制权,这必定导致无助、冷淡和沮丧的感觉。当人们感受到失去控制,自然会想要重新获得控制。而且研究显示,如果无法藉由直接解决问题来重直接解决问题来重拾控制(举例来说,告诉大小事全都要管的上司说:「我要辞职。」),他们可能会对其他事情变得更加警觉,或是更注意细节,包括观察其他人的过程。
当你的认知者感觉自己受到外在力量摆布时,你就可以善用这种情况。会影响你上司的外在力量包括:担心是否能达成年度目标,或是你的同事正努力要准时完成一项专案,或刚失去一个重要客户。专注在更深入了解你这个人,会让人们感觉他们似乎重获控制。因此,只要让自己现身,可能的话,挺身而出,提供协助,就能在你的认知者最可能留意到时,凸显你的长处。
第四、留下正确印象,永不嫌晚
你心里是不是在想,高登后来是否能改变他跟鲍伯第一次见面留下的不良印象?是的,他采用了涵盖下列几项策略的方法,成功扭转了原先的不良印象。首先,他仔细、深入思考鲍伯的工作(他目前担任部门主管),把握任何可能的机会出手协助,支持鲍伯想要完成的工作。同时,他也确保在互动中展现出和善的态度,表现出自己更谦逊的一面。过了大约一年之后,鲍伯邀他出席好几个重要的委员会,高登感觉到彼此已建立某种程度的信任。现在,他们甚至偶尔还会共进午餐,气氛和乐,不过,并没有试吃彼此餐盘里的食物。
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的印象,符合自己想要展现的形象。研究一再显示,当人们认为自己给予他人的印象是真实的,就会感到比较快乐,更为满足,拥有更好的关系,也会更觉得有意义。当其他人「了解」你,提供你适当的机会和支持,生活就比较单纯容易一些,也更具意义。
不过, 你不能毫无作为,坐等周遭的人来正确评估你。你要策略性地思考如何鼓励他们,提供他们诱因,让他们以最好的角度来看待你。如果你这么做的话,留下正确的印象永不嫌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