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比以前更方便更容易传达各种信息,包括各行各业,各学科的,但是也正因为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导致知识被碎片化。以前在课堂上,我们都是用一整块时间建立学科的整体架构,即使你不爱学习,不懂得归纳总结,老师也会直接把架构逻辑告诉你。但是出了社会,零散化的专注时间,碎片化的知识,无限化的知识深度和宽度,让人很难在脑海里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于是人开始焦虑,“我没有整体框架怎么学”、“找不到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和共性怎么用”、“对于某个领域看了好多文章,微信还有一大堆收藏,可是知识好零碎,我依然不会运用怎么办”......或许不是因为你知识面不广,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而是你没有总结输出,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从而遇到问题时无法从脑海里调动已有的知识和思路去解决。

我们每天都会用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例如坐地铁的时候读深度好文、做早餐的时候听广播等等,然而到了真正要用到这些知识的时候我们总是想不起来,脑子一片空白。这是因为我们对碎片化知识有四个误区:只收藏不阅读、只阅读不归纳、只归纳不提炼和无视输出。现在打开你的微信收藏,看看有多少篇文章是你从来没有读过的呢?再进一步,这些文章你都看过了,现在光看题目,你能想起里面的精髓吗?再再往前一步,你把有用的知识点用一句话从文章中总结出来,此刻你脑海里存在很多的知识点,彼此独立分散,你会不会觉得很混乱,无处可用呢?由此可见,建立知识框架的关键在于收藏、阅读、归纳、连接、输出,层层递进,缺一不可。

第一步收藏阅读

收藏和阅读没有固定的前后顺序。看到一个标题很吸引你,或许你觉得里面的内容对你有用,而当下没有时间阅读,你选择先收藏再阅读。但我个人而言,我不推荐这种做法,因为现在标题党实在是太多了,标题与内容不相配的比比皆是。我建议是,在没有时间详细阅读的情况下,可以快速浏览几十秒钟,只看文章的大体框架,如果有某个点能get到你,那你就可以把文章收藏再细阅,反之就没有收藏的必要了。

第二步归纳

把好文统一归纳到一个可同步的app上, 提炼几个关键词或几句话总结文章,并写在前头,同时运用符号对文中的重点加以标记。在这里我推荐一个我一直用来收藏碎片化知识的软件——印象笔记。这个软件很方便,微信微博等平台可同步收藏,当你收入后可以直接加符号、文字等进行编辑。同时可对每篇文章添加标签,这样以后检索同一类型的文章就能全部显示出来。印象笔记最强大的在于搜索功能,在搜索栏输入检索词,所有在印象笔记里出现过的与检索词有关的文字、标签、图片等都会显示出现,全面而简便。

第三步连接

每篇文章的重点已经归纳好了,那怎么样可以把各个知识点连接起来呢?首先你要对知识点进行归类,分类的标准可参考图书馆书籍的分类,这是最权威也是最全面的。然后做一个思维导图,相当于对所有分类做一个目录,以后只要看到目录就能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和文章。举个例子,假如收藏了一篇关于跑步姿势并推荐与跑步有关书籍的文章,那就可以在思维导图中的书单和运动两大类分别建立这篇文章的链接,以后有需要的时候就能马上找到对应的内容。

第四步输出

输入是别人的东西,输出才是自己的。通过写作,讲授等的输出方法, 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这一步是最关键的,而往往很多人就已经止步于第一步了。

误区:

1、先收藏很多好文,以后慢慢看。其实根本就没有以后的事情了,不建议一天收藏太多的文章,这样会造成心理有负担,会有焦虑感,建议一天5篇左右,同时当天做好归纳连接两个重要步骤,因为第一印象就是最深的印象,把你触动最深的地方记下来加深印象,以后运用起来才会更灵活。

2、目录分类越详细越好。 分类越细,耗费时间越多, 这样反而浪费时间, 个人建议归纳提炼时间在两三分钟之内完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记录习惯,知识点的归纳连接按最熟悉的方法最佳,自己清晰能懂即可。

建立知识框架,不仅能让你对自己所知所学有一个整体结构,更重要的是从框架上提炼思维和理论,考虑做事的步骤和方法,成为一个更有秩序和更聪明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