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滴滴赴美上市,股市行情一片大好
7月2日,滴滴被网信办审查
7月3日,滴滴回应把数据打包给美国“绝无可能”,并要起诉造谣者
7月4日,网信办通知下架滴滴APP,暂停新用户注册
7月7日,微信滴滴小程序无法使用,官网也无法下载滴滴APP
7月9日,滴滴顺风车、滴滴车主、滴滴企业版等25款滴滴旗下APP全部遭到下架。
继滴滴出行下架后,网信办再次通报下架滴滴出行企业版等25款滴滴旗下的APP,同时Keep、喜马拉雅均在最近几周取消赴美 IPO 计划。最近资本市场可是真热闹,滴滴上市成功,正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被国家相关部门给截胡了。为了让大家能够了解这次事件的重要性,通过滴滴的融资史、招股说明书和近期政策变更情况跟大家好好唠唠~~
滴滴之前融资了多少钱?
2012年7月10日,滴滴出行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并推出了滴滴打车APP打车软件。之后,滴滴从上线至今完成了23次融资,共1398亿元,老烧钱了。根据滴滴的发展史,融资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2012-2014猥琐发育阶段;
2015-2016网约车团战阶段;
2017-2021资本化阶段。
在前期阶段滴滴整体的增长较为缓慢,投资方也都是国内民营资本。到了15年,滴滴用户已经来到了指数爆发阶段,那时候滴滴和快的、Uber的烧钱补贴大战让我在大学过上了出门打车人均2块的好日子(暴露本鸠年龄),仅2016年滴滴就进行了8次融资,可见这钱烧的多快呀,那时候我每天不打个车出去走两步都觉得浑身不痛快。
然而随着中投和中信等国资股东的加入,滴滴获得了国有资本的支持,这时候补贴大战也到了尾声,最终以滴滴合并优步中国收场,这也是大家(或许只是我)喜闻乐见的,毕竟,那时候觉得是中国的滴滴赢了,后面才发现是阿鸠太年轻。
当时滴滴副总裁是柳青,优步中国副总裁是柳甄(柳青堂妹),这说专业点的叫合并收购,接地气点说就是姐妹贴贴,自家人打架,让外人出钱谈和,妙啊~~~
此后,2017年到2021年,滴滴走向多元化发展并进行又10次融资,而后续的投资方基本都是软银、高盛等日美背景的资本(是不是有内味了,下图红色字体是指国有资本)。
这时候滴滴为什么要上市?
本来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翻开滴滴的招股说明书一探究竟,根据招股说明书,滴滴2018年、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1353亿元、1547.86亿元、1417.36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为421.63亿元,上年同期为204.72亿元。
利润方面,2018年、2019年、2020年公司分别净亏损149.79亿元、97.33亿元、106.08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利润为54.83亿元,上年同期为净亏损39.72亿元。
投资方不是地主家的傻儿子,投资的最终奥义就是上市变现,然而我们看上面的图表,滴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这钱要骚到什么时候才是尽头呀!
想要继续融资就得哄好股东们:“现在你们的投资可都是白菜价,只要滴滴上市,估值做得高高的,你们手上的股票就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卖个好价钱”,因此为了继续融资,上市成了滴滴现在最急迫的事。
而从2018年开始滴滴一直亏损,但是在今年第一季度滴滴扭亏为盈,从负的净利率直接转成正的净利率。哎!您说巧不巧,我正想着怎么上市把股票发行价做高点呢,这净利率就啪的一声变正了!这时候上市估值可好讲故事了,此时不上市更待何时!!!
滴滴为什么一定要赴美上市?
其实,中国主板和港股滴滴是上不去的,因为A股和香港股市对企业正盈利有硬性要求。
A股:发行前3年的累计净利润超过3000万;
H股:扣除非日常业务损益的股东应占净利润最近一年不低于2000万港元。
显然滴滴不行~
不过,A股的科创板允许亏损的高科技企业上市,那滴滴为什么不考虑科创板呢?从流动性的角度出发,科创板的流动性远不如纳斯达克,如果说滴滴是一个大胖子,科创板就像一个小浴池,滴滴这一屁股坐下去,轻轻动一下,科创板得跟发生地震一样。但是股东们忍了这么久,当然要抛售套现了,所以纳斯达克是滴滴的最佳选择。
其次,从招股说明书披露,滴滴的第一和第二大股东是软银愿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 Entity)和Uber,分别持股21.5%和12.8%,在某种程度上说滴滴是个外资公司也不为过,外资公司要的是dollar,CNY滴拿着还要转成USD,太麻烦啦,因此去纳斯达克上市也符合股东利益。
而且,滴滴要的是快,如果要符合科创板上市各个财务指标,说不定还要再折腾几年。
可是,滴滴为啥这么着急要上市?
这就牵扯到了最近中美之间的经济摩擦了(直接上升国家层面)
2020.12.02美国众议院表决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
2021.02.02《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颁布;
2021.06.10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国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9月1号开始实施;
2021.06.30滴滴在建党百年的欢呼声中悄悄上市,从提交申请到上市仅花20天的时间,连钟都不敲了,很有精神!
从这一串事件其实已经可以看出,这不仅仅是资本游戏了,这是关乎国家安全的中美经济战争,而滴滴成了美国的棋子。2020年美国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这赋予了美国政府查阅审计机构工作底稿甚至是现场检查的权力,如果不交出审计底稿,则将被禁止赴美上市。这意味着如果你要是想在美国上市,你就得给他们查看你的业务数据,约等于,裸奔。这导致了许多中概股跑回香港上市,包括哔哩哔哩、京东和百度等大家熟悉的且涉及不少国民隐私数据的互联网企业。
而此时此刻,滴滴正面临着对经营有着重要影响的政策风险。自从滴滴吞并优步中国后,滴滴市占率超过了90%,反垄断的大刀可是正悬在头上,随着反垄断调查的深入,滴滴的大数据杀熟和调价等增加盈利但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将受到约束(海豹式鼓掌),而这滴滴的市场估值一定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同时数据安全法的颁布更是促进了滴滴上市的脚步,滴滴手里掌握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和道路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滴滴可以勾勒出国民甚至是国家机关人员的出行规律(这事在2015年滴滴就干过,只不过那时候数据安全还没有得到国家重视),如果这些数据泄露,将会造成严重的数据安全危机。因此,《数据安全法》的颁布很可能会直接让赴美上市计划泡汤。而滴滴想赴美上市,就必须要抢先在数据安全法实施之前上市,不然就遥遥无期了。
这时候美国证券会伸来了橄榄枝,滴滴从申请到上市仅用了20天,计划募集40亿美元的中概股最大金额IPO就这样闪电过会,这要是换我,我钟都给敲烂了,滴滴竟然就这样悄咪咪的上了??!!
滴滴上市审查的资料中,到底有没有什么重要数据交到美国证券会手中?这个问题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该泄露的可能都泄露了,审查能做的其实只是把亏损降到最低,顺便给滴滴来一锤子(我早就想锤了,只是我锤不动)
最后,为什么滴滴要铤而走险?
滴滴这么做其实是在挑战监管部门的底线,管理层不可能不知道。但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联想能如此,滴滴这个“外资公司”又有何不可呢,毕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嘛。
滴滴全家桶被下架事件,给中国互联网行业带来哪些影响和警示?
1.资本可以无国界,但资本家有国界。要想发展壮大,资本家应该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资本必须维护国家利益,否则在中国是没有市场的。
2.互联网数据型企业,必须优先保护安全性,其次才能走上市。
3.这举动,代表证监会警示资本,要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
4.意味着国家从“放”到“管”,互联网行业严监管时代来临!
数据来源:滴滴招股说明书、网络公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