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1722天早安问候。
常听说:“寒门难出贵子”,但这个家让我们看到:家里有爱,就不是寒门。
哈佛大学幸福课中指出:
与我们所爱的人,真正联系在一起,就是一种幸福。幸福的根本就在于处理好人际关系。
把家庭经营好,就是在赚钱;拥有圆满、舒适的幸福家庭关系,就是最高级的炫富。
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准合适的位置,扮演正确的角色:
做好自己的“父母”,当好孩子的榜样,成为伴侣的挚友。
1.做自己的父母。
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其实都是人与自己的关系。
因此,很多人经营不好亲情,深层原因大多是因为在跟自己较劲。
与家人建立良好互动的第一步,就是要与自己的内心和解。
著名心理学著作《给内心的小孩找个家》中提到:
人人都有内在小孩,他是我们情绪上的自我,是感受和欲望的表达。
只有我们与内心的小孩建立起真正的情感链接,才能获悉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提高自身的价值,而我们内心的小孩也将找到他自己的家。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要成为“自己的母亲”。
这就正如弗洛姆说的: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既是自己母亲、又是自己父亲的高度。”
每个人的内在小孩多多少少都受过伤,我们不能对此置之不理。
成年后,学着给自己足够的支持、关注和爱,正如自己想拥有的父母的样子。
引领自己成长,给予自己温暖,允许自己成为自己。
只有内在小孩真正的“回家”了,我们才能在其他关系中自洽、圆满。
心理学家荣格说:
“内在小孩是一切光之上的光,是治愈的引领者。”
也许,治愈就是我们能送给伴侣和孩子最好的礼物。
2.成为孩子的榜样。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
“全部教育,或者说千万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孩子的优秀不是横空出世的,一切都有迹可循。
如果人生有起跑线,父母的表率就是孩子的起点。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教育部开展了一项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的长期跟踪研究。
调研样本涉及一千所学校里的共计两万多名儿童,调查内容是“究竟哪些因素与孩子的学业进步相关”。
结果显示:在所有的因素里,“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比“父母为孩子做了什么”更重要。
现代家庭中的亲子关系紧张,多多少少都离不开“鸡娃”两个字。
而实践证明,“鸡娃”,不如激励自己,这才是效率最高、效果最好、孩子最心甘情愿接受的育儿方式。
纪伯伦的诗歌说: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孩子有自己的渴望,而父母就是生命最初展露给他们的样本示范。
不用语言教唆孩子,用自己影响孩子,允许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这也许是比学区房更轻松的投资,也是家庭关系缓解的一剂良药。
文豪巴尔扎克曾写道:
“所谓爱情能够满足一切,只是对于情侣而言。至于夫妇,除了以苍穹为屋顶和以绿茵地毯之处,还需要更多的一些东西。”
“这些东西”可能包含很多,但其中的底色,一定是真挚的友情。
美国大法官金斯伯格和丈夫马丁,一起在哈佛大学攻读法学博士学位时,丈夫不幸罹患睾丸癌。
金斯伯格既要照顾年幼的女儿和重病的丈夫,还要完成自己的学业,同时还要操心如何让老公的学业不掉队。
那时她一天只睡一两个小时,只在周末时补一个懒觉。但是她不离不弃,咬牙度过难关。
而丈夫马丁也一直陪伴、支撑她,做好“第一先生”的职责。
金斯伯格为女性争取权益时受到猛烈抨击,马丁做她的司机、厨师照顾生活,并用幽默化解她的严肃和尴尬,引导不善言辞的她在公众场合交际周旋。
马丁会在她疯狂加班的时候,唱起音乐剧《潘占斯的海盗》:“走啊,但你并不走。”
即使是人生中最后的时光,马丁癌症疼痛难忍,还在坚持给金斯伯格做饭,陪她讨论法律问题。
马丁曾认为: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帮助金斯伯格成就了她自己。
而金斯伯格也认为:“马丁一直都是我最好的朋友。”
杨绛曾写到:
“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幸福婚姻的秘密》一书中研究了几千对伴侣,他们发现,那些能真正走到最后的、长期的、幸福的婚姻,两个人都是对方的好朋友。
生活中,多少夫妻,把关系过成了上下级、陌生人甚至是仇人,就是没有认真的去做对方的挚友,去守护共同的友谊。
成年人的友谊来之不易,当幸福来敲门时,守护、珍惜。
让自己做自己,允许孩子成为自己,支持伴侣成就自己。
别再让家成为一个精神内耗的场所,要让家成为一个滋养生活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