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3》第六集 酥 奉上一桌点心盛宴-文字解说稿

在稻谷熟了千年的田边,仪式正在举行——上梁。俗话说,一家不可无主,一屋不可无梁。梁,挑起了人字形的屋脊,人得以在天地间安住。“抛梁抛到东,东方日出万里红。抛梁抛到南,南边有个活财神。抛梁抛到西,福禄寿星笑眯眯。抛梁抛到北,金子银子堆满老本家的屋。”仪式的最后是把献给天地的供品分享给大家,抛上梁糕。六十六只兴隆馒头,八十八对定胜糕,从空中抛下,成为乡亲们争抢的好彩头。“糕”与“高”同音,抢到糕意味着生活蒸蒸日上,寓意吉祥。用食物来传情达意,点心,中国人饮食生活中最为温情的部分。

雕刻着这些点心模子上的吉祥图案,记载着中国人对天地的敬畏,对吉祥的渴望,对传宗接代的重视,对福寿康宁的期盼。北方的小麦,南方的水稻,不同的食材构成了精巧别致的中国点心。它们与历史相连,与民俗相通,酥酥软软的点心里寄托着中国人独特的心思。


传说中,西王母种仙桃,三千年一熟,人吃了能长寿。到了宋代,寿桃从神话演变成给老人祝寿的贺礼,隐喻福寿瑞祥。郭秀青做的大寿桃是山东地区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传统样式。“60大寿以上才能定这个大寿桃,大寿桃代表老人,这八个小寿桃代表孩子们,放两个宝葫芦,这是家里两个老人都在,把老人当成宝贝包在中间”——郭秀青

在山东民间,很多面点人民都叫做“大馒头”。大,意味着重要,饱含着深意。直白的称呼里有着最质朴的情感。山东大馒头用料以麦面为主,造型朴拙,是中国面点北方流派的一个别致体现。

大馒头不仅带给了郭秀青一家生计,也带给了她一个朴实的丈夫。“当初那个,那时候有个城乡差别,他那个时候他是属于市区,俺那边就属于崂山区,属于农村。他们有时候经常开玩笑,你怎么找个农村媳妇,哎呦,她家大馒头好吃,他说的,呵呵哈。”——郭秀青。“目的不是为馒头是为人去的。去的时候正赶上她家做馒头,赶上了以后刚出锅的就顺便尝了尝,所以就是,呵呵呵呵”——郭秀青丈夫。“定亲的时候应该他拿大馒头,他拿大馒头吧结果他来跟我商量,说你快做了以后拿俺家去吧”——郭秀青,“呵呵,连馒头连媳妇儿都一块娶家里去了。”——郭秀青丈夫。

在当地,逢年过节或者有大小喜事,乡亲们都会用大馒头作为吉祥如意的礼物走亲访友。

小麦原产自西亚,大约4500至5000年前进入中国的北方地区,但是在唐代以前,中国人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勉强用小麦充饥。千年来养成的蒸煮传统,在小麦进入中国之后最初的做法就是整粒蒸,整粒煮,这种古老的食用方法,今天已经很陌生了。战国时期石磨的发明使小麦的精细化处理成为可能。石磨像一个时钟的表盘,把小麦带入了中国人生命的时光。从粒食到粉食碾磨之后的口感大为改观,昔日备受冷落的小麦摇身一变,终于浓墨重彩登上中国人的餐桌。今天,它们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人生重要阶段的见证者。红布包裹着用面塑造出来的心意,有了童年的味道,爱的味道,团圆的味道,作为最吉祥的礼物,成为人们在喜庆中最隆重的祝福。(这么大的馒头,只有大家庭才能吃得完吧,冰箱里都不好放。


小麦传入中国最先在北方普及,与长江流域的水稻共同构成中国人的两大主食,支撑着华夏民族延续至今。

贵妃饼传说源自唐代宫廷,据说这几个红点就来自于嫔妃额头上的花饰。洁白,圆润,如明月,与唐代以胖为美的审美观结合在一起,就有了贵妃饼这个名字。

宫廷沙琪玛强调口感扎实,用鸡蛋和面整个制作过程一滴水都没有。用鸡蛋和面,切成小条,炸完后用蜂蜜熬制的糖浆将其裹住,使之互相纠缠在一起。再撒上枸杞、芝麻、葡萄干。走出宫外的宫廷点心不仅成了老百姓喜爱的食物,更是人情往来的馈赠佳品。

卷曲的柿子蒂,橙子和柠檬粗糙的纹理,香梨表面红黄两色的渐变,甚至连果蒂里都带着白芯,独具匠心造型逼真的面果震撼了很多人。色香味形,最重要的还是口味,别看都是面做的,你看到的是什么水果,吃起来就是什么味儿,也是面果的一个绝技。


小小面点大有天地。到了南方,面点的精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此同时,食材也悄然发生了改变。长江水系的下游,湖泊水网密布,气候温暖湿润,恣意生长的水稻是这里的主要食物。在数千年历史的发展中,中国人首先学会将野生稻驯化栽培,进而培育出更多品种。接着又掌握了舂米、磨粉的技术,创造出难以数计的米食,成为饮食文明中重要的部分。重阳糕就是其中之一。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这家有着一百九十九年历史的苏州糕团店,在重阳节到来前,每天姚做出十吨重阳糕才能保证老百姓的需求。

秋来多节,重阳是尾。每年农历九月九日,日月皆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重阳节敬老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因为有登高,高寿的意思,寓意百事皆高,重阳糕因此被人们喜爱。

软软糯糯的糕团带着糯米特有的香味,和江南水乡融合在一起。如果说北方的点心是官礼茶食,那么南方则是嘉湖细点。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舌尖上的中国3》第六集 酥 奉上一桌点心盛宴-文字解说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