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49爱情之美

爱情的领域,在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受伤最严重的领域,也是一个是非、善恶、荣辱最模糊的领域。从现实当中来看,今日国人对爱情确实有太多的误解,我们中国人有它自己古老的文化当中对赋予爱情一些很优美的东西,正如我们在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的故事,也包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里面所感受到的那样一些东西。

但是,今天我们读不懂古人的那样一份优美,更多的人关注的是和美无关的东西,比如说那种自然的生物学的性。

其实,有些老外都告诉我,他们都看不上去了,说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人有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性”趣盎然,这并不是无中生有的说法,所以你看现在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里面,有很多充斥着钱色有关的丑陋交易,比如上到某些犯案的政府官员与一些情妇的赤裸裸的交易,下到一般的某些村里面的村支书与一些妇女的性乱,比如,我前不久看到一个报道,一个村支书同时霸占了四个女人,那就是一种性的交易,当然,在“知识分子”之间,甚至也报道出大量的大学生卖淫,以及教授与学生之间的色诱与互相利用的交易。

虽然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广告报纸媒体电视电影,到处充满着暴露狂和性挑逗的场面,但是到处是这种赤祼祼的表现人的生物性一面的东西,也引起了某些国人们的反感,因为我们古代的文化不是这样的,今天还有一群人想回到那个拥有纯真爱情的时代,比如she在那里唱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

那是因为我们今天没有这样的故事了,没有了人就唱,就怀念就追忆曾经有过的东西。

《情爱论》的作者是保加利亚的学者瓦西列夫,他说,“其实爱情之为爱情,它有个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它是审美化的,所以它跟动物不一样,它摆脱了性的东西,它有优美”,就像梁祝的故事里面感觉到那样,你会感觉到那里面的美。因为它在这里面是我们现代人所缺乏的那种心灵因素的东西,我们现在关注太多肉体的东西,关注了太多的一种性的东西。

当我们说爱是心灵的东西,并不意味着说,我们人就可以摆脱自然的生物学的性的东西,我们当然承认人需要性,否则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会被视之为虚假,但是“过犹不及”,我们国人今天也已经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也就是走向了“纵欲主义”。我们今天的人当然可以批判传统的爱情观里面的一些片面性,比如过于关注心灵,而把生物学的性的一些东西完全的忽视了,这当然也是片面的。

但是,生物与物质主义的今天,国人们的观念恐怕也倒过来了,那么,这样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还会有爱情吗,那这样的物质上的互相利用的男女关系,它能产生美吗?

它也是不可能优美的。而人跟动物的区别,就像瓦西列夫说的,人有没有一种审美化的因素在里面,才可以说这个爱情是美好,它是恒久的、永恒的。

而今天其实我们赋予了爱情太多的物质性的东西,物质性的东西往往表现的就是人的一种性本能,其实还不仅仅是爱情受伤害的,也不仅仅是性本能的东西被放大了,而且还放大了其他的东西,比如说心灵之外的那种物质的考量。

包括网络上面很多流行的一些错误的东西,“流行的不一定对的”,比如感冒病毒也流行,禽流感也流行,甚至有些女人的择偶观,会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说,可以把自己嫁给出得起这个价位的人。

当然了,社会上也出现了某些有钱人专找高学历女生来配偶的现象,这简直就是一种交易,没有爱情,我有高学历有漂亮的脸蛋,你有房有车有别墅,于是他们就顺理成章的配对了,这就像菜市场的交易一样,明码标价,这里面并没有爱情。

我们今天感情领域很受伤,爱情受伤害,它不仅被性过分的夸大了受了伤害,而且物质欲望的东西也被过分的夸大了,这里还有第三个受伤害的,就是权力对中国人的爱情的伤害也是很大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起,我们好像很崇拜权力。比如有些贪腐官员找了20个情妇,今天中国人怎么了,他养20个人,他当然需要有权力去寻租,需要去做坏事去做贪官,否则根本养不起。

那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人们早已经不再相信爱情,更多相信钱权的中国,再提倡“优美的爱情”有什么意义呢?

我觉得还是很必要的,我们要确立这样一些正确的爱情观,我们走向社会遇到这类问题时,就不会被这些东西所动。就像佛教里面金刚经讲的那样,我们先打造自己的“金刚不坏之身”,因为心中有一个确定的东西,人就会有个底线,会有个原则,这样任何东西都伤害不到他。

所以,瓦西列夫在《情爱论》讲的,是一种审美的爱,它超越物欲,超越性欲,超越权力,欲超越一切,它只有爱,那才是优美的之爱,它才是恒久。

当然了,今天的环境比较复杂,社会里面也充满一些很暧昧的场所,甚至在大街上直截了当也有着色情招牌在招徕顾客,其实都表明着我们今天必须端正一种爱情观的东西,否则我们迟早就会感受到,一个人如果说没有正确的爱情观,他的爱情生活是不可能美好的,也许当我们付出很多的代价之后再去痛苦与遗憾,那就为时已晚了。

而事实上今天全球都在思考这个问题,西方我们知道他们当时受“弗洛伊德”的影响,性自由主义曾经泛滥,但是泛滥的结果是让西方人反思,去重新寻找古典之爱,比如《廊桥遗梦》的影片能够收视率那么高,就是超越了那样一种性自由主义的东西。

当时的《时代周刊》记者评述,如果在50年前的美国,这种电影根本不可能有人去感动,女主人公弗兰西斯卡,少女的时候,她就梦想着她的爱人是高大英俊、幽默有责任感,一直人到中年,她结婚了有一儿一女,她都没找到这样的爱人。

当时她丈夫带了儿女去参加聚会,她一个人留下来的时候,她碰到了地理杂志的摄影记者罗伯特,这个人跟她理想当中爱人是一样的,在度过了几个激情难忘的夜晚之后,她面临一个抉择,是不是跟着她自己的爱人走,还是留下来?

这是很感人的一幕戏,尤其是雨中那一段分别,她觉得她对自己的丈夫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份责任,所以她留下来了,她没有跟着她所谓的理想当中的爱人走,尽管这个男主人公很希望她跟他走,他说我一生唯一确定的就是这件事情,双方都把自己看成是对方最理想的爱人。

而这样的故事,就是回归到了关于责任与道义的传统的爱。

当然了,冰海沉船的故事中,“泰坦尼克”恐怕也是赋予了这样一个元素,才那么感动人,虽然表面上看是一见钟情式的西式爱情,一个贵族少女和一个流浪汉。但是当巨大的灾难发生的时候,当漂浮过来的一块木板,只能承载一个人重量的时候,男主人公把生的希望留给一见钟情的女朋友,这里体现出就是一种人性的光辉,他们之间的感情与交往,并没有类似门当户对的考虑,也没有自私利己蝇营狗苟的考虑,而是既然爱,那就是希望自己所爱的人好,所以主题歌也很优美——我心永恒。

一个老太太的回忆构成了这个故事的主体,这个故事本身是成功的,其实无论是《廊桥遗梦》也好,还是在《泰坦尼克》这里,实际上表明了西方人现在也已经开始反思,回到了一种古典主义的爱,而那样的爱是美的。

它可以超越那种性自由主义的东西,可以超越那种弗洛伊德的那种自然主义的东西,超越把两性就理解成是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的那种东西。很显然这也是一种极端,忽略了人虽然是有生物人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人也有精神人的一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爱49爱情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