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导读):纪录片《徒手攀岩》(Free Solo)里,不仅展现了主角亚历克斯·霍诺德的惊险而刺激的登顶过程,而且也展现了他和女朋友之间、和父母之间的心理动力学关系。因此,我想以一种“自由联想”的方式来书写这部电影……
关键字:影评 《徒手攀岩》 自由联想
说不出旅行的意义
你勉强说出你爱我的原因
却说不出你欣赏我哪一种表情
却说不出在什么场合
我曾让你动心
说不出离开的原因
勉强说出你为我寄出的每一封信
都是你离开的原因
你离开我就是旅行的意义
------《旅行的意义》 陈绮贞 (部分歌词)
上面这部分是陈绮贞的这首《旅行的意义》的后半部分,画龙点睛的是最后一句:“你离开我就是旅行的意义”。这首歌的这句话用在纪录片《徒手攀岩》(Free Solo)的男主角—著名的户外探险家—亚历克斯·霍诺德身上,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亚历克斯·霍诺德是一名职业的攀岩家,他曾经数千次在光滑陡峭的岩壁上徒手攀岩,即不带任何装备、不带安全绳的仅凭自己的力量进行的攀岩活动。这次他要挑战的是一座名为“酋长峰”的崖壁,而纪录片不仅展现了主角亚历克斯·霍诺德的惊险而刺激的登顶过程,而且也展现了他和他朋友之间、他和女朋友之间、他和父母之间的心理动力学关系。在最终选择徒手登顶的时刻,他“离开”了他的女朋友,不去想失败的后果,但同时,他的选择是“明智”的,因为这样,他才不会让这段感情真的“离开”……
影片开头,展现了亚历克斯·霍诺德的徒手攀岩和他生活的一些片段,让我们对他的“历史”和他的生活有了一个较为全面而生动的理解。他从小安静且羞怯,喜欢一个人做事,比如玩乐高游戏。他的父亲较为忧郁但在他的描述中却是个“可爱的泰迪熊”,母亲是个法语教师,对他很好并且对他严格要求,例如“刚刚做好就是做的不够好”等等。他的父亲在他18或者19岁时死去,他之后就“偷了”家里的房车,自己一个人在房车中生活。他本来很挑食,只吃肉一类的东西,但是在他19岁之后,开始慢慢有意识的逼自己吃蔬菜一类的食物,以至于到最后他变成了一个素食主义者。有意思的一点是,他的母亲对他很严格,他的父亲较为忧郁,导致了他在未成年的时代都从未和人“拥抱”过,也从未和人说过“那三个字”(I Love You),当然,对于成年的他来说,说出“那三个字”还是很困难的啦。他游历世界,在世界各地进行攀岩活动和徒手攀岩活动,享誉盛名,上了杂志,拍了采访,出了书,并且因为图书签售会,还拥有了自己现在的女朋友——桑妮。他还因此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把自己的爱好变成了职业,变成了自己一生的追求,并且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成立环保基金会,为消除贫穷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些方面,他无疑是成功的。但在爱情方面,他还是会有些“不自信”,说自己不太可能和一个女孩谈太久……
他想攀登“酋长峰”已经很多年,在徒手攀登的尝试之前,在他练习攀岩“酋长峰”的期间,他的女朋友陪着他,并且为他守护着他的“生命线”——安全绳,她为他放绳和收绳。结果出现了两次“意外”,他女朋友两次放绳“失误”,绳子脱手,导致他两次从高空坠落,一次是伤了脊椎,造成了压缩性骨折。一次是脚腕处韧带拉伤,成为了他第一次尝试徒手攀登“酋长峰”失败的其中一个原因。他女朋友这两次的“失误”非常具有艺术性,因为这两次的“失误”不会造成特别大的伤害,但是可以使主角亚历克斯·霍诺德的身体状态变差,导致他可能放弃徒手攀登“酋长峰”。亚历克斯·霍诺德也说,在他过去的七年中,攀岩从没出现过失误,但自从有了女朋友之后,他接连两次受伤。而且,这伤与女朋友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所以,所以,他还想过要不要分手。但是,他还是选择和他女朋友继续在一起,在这里,他应该是洞察出了他女朋友的“意图”,想通过“让他受伤”的间接表达的方式,让他不要在继续这个极度危险的“游戏”,一个关于俄狄浦斯情节的“游戏”,一个关于生与死、爱与恨以及安置享乐的“游戏”……但同时,他女朋友也是矛盾的,既不让他玩这个“游戏”,但如果他真不玩了,她也可能就不和他玩了(谈恋爱),因为这是他的“追求”、他安身立命的地方……
同时,这个悬崖峭壁的名字也很有意思,叫做“酋长峰”。“酋长峰”高度达到三千英尺(900余米),全程是一整块花岗岩,岩壁光滑,大多数凹凸处的深度和高度不足一厘米,有些甚至只有几毫米。哪怕是借助绳索保护的情况下,对一个专业的业界攀岩爱好者来说,登顶也是一辈子值得骄傲的事情。这座山峰很有难度,到他徒手攀岩登顶之前,从没有人徒手攀登成功过,又有了这样的一个名字“酋长峰”,这对于亚历克斯·霍诺德来说,就貌似不仅是超越自己的一次挑战,更是用行动来书写他自身的“历史”、他的“符号性”的东西。这个仪式化的维度,能使他明确自己的缺失,能使他用这样一种方式“哀悼”他的父亲,能使他用这样一种方式安置自身、安置自己的享乐……所以,他在练习徒手攀登“酋长峰”时,会出现各种情绪波动,会畏难,甚至会在第一次尝试时放弃……在“僭越”面前,在征服“酋长峰”面前,所有人都应该会有歉疚感吧……
当然,这次为了拍纪录片,导演和拍摄组必须对他徒手攀岩的过程进行记录。在记录的过程中,肯定会或多或少的对亚历克斯·霍诺德徒手攀登“酋长峰”有所影响。“目光”在这里了,因此而在场。就好像做错事的孩子被抓到了现行,也好像能被人看透内心深处的东西一般,亚历克斯·霍诺德肯定会因此而造成“额外的负担”,虽然他也喜欢徒手攀岩造成的紧张感、刺激感,但在“被见证”的情形下,在有女朋友的情况下,在徒手攀登“酋长峰”这次旅行的意义下,他在第一次徒手攀登时选择了放弃……
明显感觉的到,在亚历克斯·霍诺德第二次尝试徒手攀登“酋长峰”时,他的“心理状态”很好,比起第一次的时候,他和他女朋友,好像都“成长”了。他女朋友虽然还是很担心他的安全,但是还是很“果断”,选择在他第二次徒手攀登“酋长峰”前五天就不和他住在一起,避免“干扰”他。亚历克斯·霍诺德也很明智,虽有不舍,但是自己内心也很清楚,可能她不在是最好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在参与导演组的拍摄点的选择的过程中,在他的挚友(也是一位职业攀岩家)也是他的偶像Tom Caldwell的陪伴下,他——亚历克斯·霍诺德完成了对“不可能”的超越和改写,完成了他生命中一次重要的“升华”……
按照亚历克斯·霍诺德的说法,他的徒手攀登不是一个冒险的行为,是因为充分的练习准备而成为了一种有把握的行为。但是,恰恰是因为如此,这个行为,徒手攀登“酋长峰”的行为,才是一次真正地“冒险”。每次攀登“酋长峰”,都是在有保护的情况下,虽然他很仔细、很认真地准备,很认真地设想出现各种情况的可能性和应对方法,甚至他都在想像他后面徒手攀登“酋长峰”的情景和心理变化,但是,这些攀登或者说练习虽然是为了最后一次的徒手攀登做准备,但是只有“最后一次”才是真正的“符号性”的,“冒险性”的,因为亚历克斯·霍诺德要在最后直面自己的“缺失”,直面使自己成为自己的关键……
有意思的一点是,在他完成了这个对他来说很“仪式化”的行为后,他继续他的日常训练,好像这次徒手攀岩的结果早已经“登录”到了他心里,而他,只不过,完成了他应该完成的东西……
身体的行动也是一种书写,一种表达,一种升华。在亚历克斯·霍诺德那里,生命的旅行因攀岩而有了色彩,因有了徒手攀岩而有了新的意义。旅行,本来就意味着离开,意味着分离,但是,“家”从未真正的分离过,从未在一个人的身上逸散掉,反而因生命的旅行中的经历而被“铭刻”,而更加熠熠生辉。
写到最后的是一个彩蛋哦,亚历克斯·霍诺德说,他攀岩的兴趣还是他父亲培养的呢,而且,他也很希望他父亲能健在并见证他最终登顶的时刻,完成“成人礼”……
作者:不会哲学的传统理工男不是一个好的兼职心理咨询师/硕士不敢去读选手
⸜₍๑•⌔•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