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莳光电台】68【积极意义】动机|如何让做事的动机变得更加自主?

大家好,这里是暖暖莳光电台,我是Danny。我是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认证指导师的培训学员。传播幸福的科学让你们收获幸福与美好是我的追求和使命。每天10分钟,期待能够与你幸福相遇。


你是否还记得幼年时候的我们,总是会因为获得老师的表扬以及拿到满本子的小红花而骄傲!

长大后的我们似乎不再满足于这些小红花,我们需要赚更多的钱,获取别人更多的关注和赞赏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才能通过这些去认可自己!

我们需要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更优秀的孩子,还有更优秀的自己!

没有了小红花和外部奖励的我们似乎就很难快乐起来了!

我们也许会变得越来越优秀,却也越来越失真,远离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早期行为主义学家们认为任何行为都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机制去干预!因此,小时候做任何事情似乎都有了对错的标准和奖罚的机制!

这样的机制的确让我们当下的行为更符合老师和父母的期待,减少了他们管理和教育的难度,可是也损害了我们的做事的内部动机!

科学家曾经做过实验,把一些孩子分成了两组,让他们玩拼立体积木的游戏!

实验组的孩子在第一天玩的时候不给钱,第二天给钱,第三天又不给钱!

而另外一组控制组的孩子,三天玩游戏都不给钱!

每一天玩完那个拼立体积木的游戏后,并不是让他们直接回家而是把他们放到另外一个房间里,让他们自由选择任何玩具去玩。


科学家们想要研究看看,他们会花多少时间再去选择玩刚才玩的拼立体积木的游戏。

实验结果发现,对于一直不给钱的控制组,连续三天他们再去选择玩拼立体积木游戏的时间差别都不大,最后一天可能玩久了更喜欢反而玩的时间更长了!

而实验组的孩子三天继续玩拼立体积木游戏的时间差别就非常大了!

第二天因为给钱了,所以玩这个游戏的时间超过第一天很多,可是到了第三天不给钱后,他们对这个游戏的兴趣就骤然下降了!

很明显外部的奖励,例如实验中用的金钱让孩子们本来处于喜爱才玩游戏的内在动机替代为外部动机了!

之后还有其他科学家做过类似的大量实验也得出了类似等结果,甚至有科学家结合了脑部扫描图去分析,发现一直没有给予外部奖励的控制组的人的脑区内负责评估、奖赏、激励的纹状体都有被激活!

然而,实验组的人给钱的时候,纹状体是激活的,当不再给钱办事的时候,纹状体就不再被激活!

说明一点就是:外部奖赏的机制会挫伤我们的内在自主动机,让其变成了外部的受控动机!


奖赏机制只能在短期内期待激励的作用,但长期来看反而损害了一个人的自主动机!

那么我们如何让我们或者其他人的做事动机变得更加的自主呢?

第一点:发掘做这件事情本身的享受、价值和意义

曾经有一家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出现了职业的倦怠,捐款枯竭!于是,负责人就安排被资助的大学生来和他们交谈10分钟。

在这个过程里,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并不是去求人,打扰别人,而是知道自己的努力真真正正地改善了这些大学生的命运,因此,一个月以后发现,他们打电话去募捐的时间多了142%,捐款提升了171%。

这里也想分享一个寓言故事:

一个人看到三个工人在工地工作,他就分别问他们三个:“你在做什么呢?”

第一个工人不耐烦地回答:“你没看到吗?我在砌墙啊!”他把做的事情看成是打工,完成了就好!

第二个工人高兴地回答说:“我在盖一座漂亮的大房子!”他把做的事情看成是职业,他会努力沿着职业发展的路径不断提升技能!

第三个工人自豪地回答:“我在帮助人们住得更好!”他把做事情看成是一种召唤和使命,他会努力想要帮助更多的人!

10年后,这个人又去回访他们三个人,发现第一个工人还是继续在工地里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了一名工程师,而第三个工人成了当地的市长,造福更多的民众。

虽然是一个寓言故事,结果也许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了同样做一份工作,你如何看待它会让你做事所产出的结果完全不一样!

更多地去挖掘做一件事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可以提升一个人做事的自主动机!

第二点:尽量在事情里找到满足你心理需求的地方,获得更多自主、胜任和关系!

自我决定理论提出人有三种基本的心理需求,只有满足了它们,我们才能更容易获得自主动机!

第一个:自主

意思是你做这件事情是心甘情愿的,而不是被逼的,是满足自己的愿望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

第二个:掌控

意思是你做这个事情得心应手!你有一种掌控感,越做越喜欢!

当然并不是为了赢得虚假的成绩和他人的表扬而选择那些挑战难度低的事情去做你会感到掌控感,相反,根据之前讲过的福流原则,你的技能要根据任务的难度的提升而不断提升,你会有那种极其愉悦的掌控感!

第三个:关系

意思是说我做这件事的时候能够得到亲密的人的支持!如果总是在别人反对下做,你做的时候就会容易别扭!

当然这三种心理需求对自主动机的贡献不是同等重要的,最重要的因素还是自主,如果一件事情你得到了他人的支持也做得得心应手,但不是你发自内心热爱去做出选择的话,你也无法获得自主动机,产生自我控制的自主感!

很多孩子都会被父母逼着去学习各种兴趣班,他们也在威逼利诱下考取了不错的成绩,可是一旦考过了10级,他们对这件事就完全没有兴趣了,甚至想要说以后都不碰了!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也许真的无法什么事情都让孩子去做选择,我们还是需要给孩子一些引导,但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一点自主选择的权利都不给他们。

我们要如何给孩子更好的自主支持呢?

例如孩子不愿意刷牙或者不愿意洗头甚至不愿意做作业这些场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四个步骤让他们获得自主感,也能更好的引导孩子去完成那些任务的。

第一步,接纳孩子的情绪

例如和孩子说:“你是不是觉得刷牙特别难受,洗澡特别麻烦,做作业好烦,题太难了,感到很挫败?”

首先共情和理解孩子的情绪,让他有表达情绪的的机会!

第二步,向他解释做这件事情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解释情绪为什么做比教他们如何做更重要,他首先有认同了做事的价值,才会有动力去做事!

例如:刷牙可以保持牙齿健康,你才能吃那些你最爱的食物,牙齿坏了,你什么都吃不到!也可以带他去一些模拟牙医的活动,让他了解牙齿健康的重要性。

例如:英语不是你的母语,你刚开始学有点难,可是如果你学会了它,你可以和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小朋友去交流和玩了!


第三步,给予他人际的支持

意思是你要陪着孩子也一起去刷牙,你自己也要先做到努力学习,而不要让孩子觉得这些是忽悠他的把戏!

第四步,给予孩子有限的选择

意思是可以通过给予孩子一定范围内的选择去增加他自主性,让他感受到做这件事不是被父母逼的,而是自己的选择。

例如:

让孩子在洗澡前去选择带什么玩具一起去洗澡和玩耍。

也可以备2套牙膏和牙刷去让他选择其中一款去刷牙!

还可以让孩子选择不同的方式去学习,或者问问孩子是学习再去吃饭还是吃了饭再去学习。是跟app去学英语还是喜欢去参加线下外教老师的课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互动等等。

反正就是给有限少数的选项,让孩子自主去选择,会增加他做这件事情的自主动机!


这里是暖暖莳光电台,我是Danny。

梁静茹的那首《勇气》唱得家喻户晓,里面有一句是:“爱真的需要勇气,来面对流言蜚语!”

其实活出自己真的很需要勇气,然而,也只有你能在生命中每一次做抉择的时候忠于自己的内心,你这一生才算是真正的活过!

最后想要推荐你们去听一首歌叫《走自己的路》,歌手是金久哲,我节选了部分歌词送给你们:

走自己的路 我义无反顾

何必在乎 结局是赢是输

人生的起伏 他自有定数

努力的人老天不会辜负

人生有千条万条路

用心去选择一条路

不管前方迷雾荆棘密布

阻挡不了我前行的脚步


有梦就勇敢去追逐

冲破现实所有束缚

抛开流言蜚语冷漠态度

实现心中一生无悔抱负

祝愿你们这一生都可以忠于内心,走自己的路!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期待你的持续关注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暖暖莳光电台】68【积极意义】动机|如何让做事的动机变得更加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