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痛之后,我们能否看到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如果没人记下一些事情,妈妈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将迅速被抹去。”

1914年,秋园出生在洛阳一户行医人家。长大后的秋园嫁给了驻扎当地的一位国民党文职官员。秋园先是跟随丈夫从洛阳搬到了南京。抗战爆发后,一家人又迁往重庆,中途脱离部队回到湖南乡下。在湘阴,秋园生下五个孩子,活下三个,女儿之骅排行老二。贫穷,饥饿,骑士日日侵蚀着这个家庭,之骅自小便目睹母亲为生存所做的苦苦挣扎。丈夫去世后,秋园带着两个幼子流落湖北,艰难求生。16岁时,之骅逃离了乡村,到一个偏远小城求学,扎根。秋园和之骅母女被命运抛掷底层,两代女性为活下去付出了巨大努力。当晚年的之骅拿起笔回首一生,真正的救赎才开始。

有许多人说《秋园》是女性版的《活着》,那些在社会底层苟且求生的人们,在生活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卑微,仿佛随时能被扼住命运的咽喉。但正如作者在文中所写:“人比自己想象的更柔韧,他们永远不会被彻底毁掉。”在残酷的命运之下,拼尽全力只为好好的活着,让人不禁感叹,那个年代的女性是如此的果敢,坚毅!文章没有华丽辞藻加以修饰,却道出了那个时代的质朴与真情。秋园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亦是一个敢于承受命运、扛起一切的勇者。尽管命运待她有诸多不公,但她总能咬着牙站起来,继续努力的活下去。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的脑海里不停的显现出另一对母女。女儿是我未曾谋面的书友,对于他们我不曾有更多的了解。但是通过照片,我看到了八十多岁的娘亲,在腿伤初愈后阅读的身影,通过照片,我也见到了女儿重拾青年时代的借书卡,走进图书馆的姿态。也把这篇文字献给她们!

书友娘家后院的橘子树,青色又青涩......那是生命初绽的时刻。

你可能感兴趣的:(伤痛之后,我们能否看到一片更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