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刻意练习改造英语教学二三思


Day 46

今天重读了《刻意练习》的最后一章 “用刻意练习创造全新的世界”。

之所以重读这个章节,是因为这里提及了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刻意练习来提高教学效果?这大概也是我阅读这本书最想寻求的问题。

为了验证刻意练习能否对教学有所改进,作者引入了一个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一年级新生物理课程的对比实验。在传统教学方式,和基于刻意练习的教学方法对比下,进行为期12周的实验。

在这12周中,刻意练习组中的教学围绕着一个目标进行:“让学生练习像物理学家那样思考”,其设计大致如下:

1.要求学生预习,初步检测基本概念

2.抛出问题

3.学生分组,围绕问题讨论

4.学生思考并提问

5.教师提供问题的支架(思考的角度)

6.针对难点,提供脚手架(迷你讲座)

7.给予反馈并修正

这七个过程,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恰恰符合刻意练习的特点。首先,设定了特定的目标。与传统方式的教学大为不同的是,刻意练习的教学方法着眼于可以做什么:“一个(刻意练习)强调你可以做什么,另一个(传统教学)强调你知道什么。刻意练习全都是关于技能的。你选择学习必要的知识,是为了培育技能;知识本身绝不是学习的目的”。这和杜威强调的做中学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在这里,特定的是目标就是想法设法地让学生学会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物理学家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远远超过停留于概念本身的知识。

其次,聚焦有效心理表征的构建。这个教学改进,是基于对物理学家的心理表征的研究的。专家的心理表征有哪些?如何将这些心理表征运用到教学中去?显然,物理学家的思考,超越了知识本身,从定量分析,转向定性分析。那么,在教学中,就要设法让学生体验这个过程。这也正是这七步教学法中的主体部分:提问,讨论,分析。

第三,提供有效的反馈并修正。光是引发学生的讨论还不足以建立有效的表征,事实上,学生在创建心理表征中总会遭遇问题,阻滞和困难。那么作为教师、教练、指导者的作用,就是在遭遇这些问题时,给予有效的反馈:究竟错误发生在哪里?是怎样发生的?发生的根源是什么?如何避免这个错误重犯……在刻意练习组中,教师随时给予反馈,让学生得以在这样的基础上加以修正。这也是为什么作者认为, “你在思考某件事情的时候,不会创建心理表征,只有通过去做某件事情,失败了之后调整方法,接着再去做,如此循环往复,才能创建心理表征”。

这个部分的阅读,对我的触动很大。抛开国情、情境和现实土壤的具体差异,刻意练习可以怎样服务于我自身的教学实践?的确,我们当下的应试教育大环境,仍然偏重于知识传授,注重事实性记忆能力。但是随着教学改革,以及不断地对知识经济的需求做出呼应,教学阵地中,也在进行着静悄悄的革命。这种革命,也恰如作者所思考的,已经从知识本身转向技能、从读写浅表化学习转向思考表达的深度学习了。

从我所处的英语学科来看,强调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始终是学科核心素养所提倡的。我可以如何迁移呢?

首先,应该设定学会用英语做事的目标。英语的听说读写中,听和读,都是输入型学习过程,也是传统教学中的重阵,然而这种输入极易形成信息堆积,思想呆滞的过程。事实性的记忆和知识,无法带来英语能力的养成,而是在输出中完成。因此,对于英语学科教学的刻意练习来说,应该把学习目标锁定在设法让学生学会做事上,也就是注重说和写。以我最近的网络授课为例。我们教授了6下Unit1 Great cities in Asia,介绍了北京,东京,曼谷三个亚洲的大城市,学习这三个城市的方位、距离、交通、人口、景点等等信息的表达,但这种输入,最终可以以什么方式进行输出呢?怎样让学生学会用这些知识做事呢?我联想到了当下武汉在疫情中的特殊地位,把医疗队支援武汉的情境引入到对话输出中,让学生以此仿写并输入从上海、北京、广州前往武汉所涉及的距离、交通工具及时长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口语在迁移的情境中强化,而且也让他们体会到英语做事的能力。

下一步,我还设想,在学习了三个大城市的文章结构后,再以武汉为情境进行书写:武汉在疫情冲击下饱受质疑,请你仿造课文结构,查阅武汉的相关资料(如人口,方位,景点,美食等)写一篇宣传稿,为武汉的新形象做宣传。这个真实的任务既有做事的价值,也有育人的价值。

当然这些设想随后还需要跟上心理表征的创建指导,以及有效的反馈和修正,不过对于教师而言,如何解读课堂教学,如何合理地借用刻意练习之道来使悬在空中的“学科核心素养”落在实地,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突破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刻意练习改造英语教学二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