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不是药神》尤其火,一是火在片子里所指出的医药行业问题,二是火在程勇这个“救世主”的形象,然而就在它铺天盖地地刷遍朋友圈的时候,真正的“救世主”已经悄然离世,却鲜少有人加以悼念。
2018年7月10日,慈善家田家炳安详辞世,享年99岁。至此,中国又少了一个专心做慈善的人。
人物生平
1919年,出生于广东大埔。
1935年,辍学从商。
1936年,创立泰安隆瓷土公司。
1939年,从事树胶工业。
1945年,创办超伦树胶厂。
1951年,创办南洋树胶有限公司。
1956年,创办印尼首家塑料薄膜制造厂。
1958年,创办田氏塑料厂、田化化工厂有限公司,办成香港最大的人造革企业,进军房地产。
2018年,安详辞世,享年99岁。
01/孑然一身地来,孑然一身地去
从田老先生的履历来看,他堪称是一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活了99岁,身家过亿,但却一生清贫,践行着“取诸社会,用于社会”的人生宗旨。他捐资助学,创办田家炳基金会,宣扬传统文化,推广德教,将其个人及家族公司的大部分资产都投资于此,却从不向外募捐。
田老先生不算是一个幸运儿,在他16岁的时候,就遭遇了重大的家庭变故,父亲离世,他独自一人扛起家庭的重担,一生筚路蓝缕,用双手开创属于他的天地。
然而,他的手够大,腿够结实,脑子够灵光,硬生生靠自己的拼搏,在这个大千世界,站稳了脚跟,孤立无援并没有打败他,相反使他更坚强;贫穷与困乏没有打败他,相反却使他更慷慨,更博爱。他活了99岁,赚了亿万家产,却贡献出了80%,用以回报这个世界。纵观其一生,对于名利的淡泊,人生的豁达,慈善的热爱,教育的支持,都使得这位白发老人,在历史的长河里,煜煜生辉。
而今,物质气息越来越重,鲜少有人能够“屏气凝神”,不受浸染。独善其身尚是难事,兼济天下更不敢遑论。在常人看来,一生盲目庸碌,无非为了两桶米,三斗金,但在田老先生看来,所谓财富,仍旧只是身外之物,人要想活得充实,过得自在,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富足,正如田老先生所说,“财富只占我们的一环,更重要的是心灵上不负于人,无愧于己,保持着纯洁的高尚人格,这才是最可贵的财富与幸福。”而这句话,也是他一生都在奉行的真理。坐拥亿万家产,每月花费不足三千,他来去孑然一身,却用那身外之物“买通了”全世界,站上了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02/他学历很低,却站在了教育的高处
中华民族是欠缺精神与信仰的民族,这种欠缺理当通过教育来加以弥补。古往今来,重视教育的文人学者不少,口诛笔伐或者大声呼吁教育改革的不少,身体力行终身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的人却不多。在这极少数人中,有的选择从事教育,用德行去感教,有的则选择投资教育,用物质去支持。田老先生就属于后者。
田老先生被尊称为“博士”,但却是个名副其实的“假博士”,说他假是因为他书读得不多,只读到了16岁,说他名副其实是因为他把他毕生的心血都投入到了教育事业之中,造福了万千学子。读书甚少,学问甚浅,对于他来说,想必是重大的人生遗憾。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教育,相反却终身致力于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他看来,教育仍是立身乃至立国的根本。因此他在全国60多所高校,投资兴建教学楼,并捐办中小学专业学校等150余所,图书馆、博物馆等上千所。
“我的学历很低,今天与诸位谈教育,实在惭愧。”这是田老先生在参加“田家炳中学校长论坛”时,说过的一段话,他始终放低姿态,在教育面前,保持着恭谦与尊重。
对于教育,他一直有他独到的见解。在田老先生所捐助的学校中,八成以上均是中小学或者师范类学校,他认为这等学校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学校,好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抓得晚了就容易长成一颗歪树,即使再努力纠正,根是歪的,脖子也难以正得过来。所以在他看来,中小学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此外,田老先生另一个投资重点就是师范学校,为人师者是下一代的希望,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为师者有道有业才能传道解惑,祖国的未来取决于祖国的下一代,而祖国的下一代往往取决于他们的老师,因此只有老师的素质先提升上去,然后由高素质的老师来教育下一代,国家的未来才有希望。
“中国的希望在教育。”这是田老先生一生的信念。也是他留给这个世界最深沉的启示。
03/以爱修身,以德齐身
田老先生一辈子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德行”,德行也是他捐资助学的主要目的,在他看来,没有爱心的社会终究是一个不完美的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想和谐,最为重要的就是爱心与德行。
常言道“无奸不商”,对于企业家,我们一直有一个较为刻板的印象,认为他们更看重于金钱,更爱耍点阴谋手段。但田老先生却彻底改观了人们对于商人的这种看法,也身体力行,成为了万千企业家的模范。
田老先生终生在践行自己的德行理论,他的父亲虽然去世得早,但他却一辈子都没能忘父亲的教诲,“做人要实在”,这句箴言在他日后的待人接物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待人友善,从不避讳借钱、还债等问题,在经商的过程中,他也处处为人着想,为顾客提供周到的服务,所以他朋友多,生意好,他将这些成就都归功于实在,他说“待人实在,生意才能发展。”
在捐资助学方面,他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回馈社会,因为胸中有对于这个社会和国家的爱,他总是致力于将他收获的东西全部奉献出来。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好的教育,让更多的师生秉持“以德悦人”,去做一个德行和爱心的漩涡,不断地吸纳进更多的人,共同为了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一辈子践行善念,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田老先生看来,却是心之所向,云淡风轻。那便是活着的价值。
田老先生逝世以后,我总觉得他的离世也许不太是时候,并非有任何不敬的意思,只是单纯认为,在很多人还没来得及认识他了解他,在《药神》风口浪尖的掩盖之下,我们对于他的离世,多多少少欠缺了一些悼念和关注。我无意将其与药神对比,只是不清楚,不加苦难与渲染的善意,在这个社会里,能否得到同样的传播与尊重。
程勇毕竟是一个虚构人物,或者至少说是一个经过艺术美化的人物,而田老先生则是真真正正存在的“救世主”。药神是救人的命,而田老先生是救人的魂,有了魂,我们才会有接二连三的“药神”,甚至变身为“药神”。所以说拯救人的灵魂,才是救世的根本。
如今,田老先生逝世了,这世上又少了一个专心做慈善的人,又少了一个致力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人,但我不知道,他的离世能在这个世界造成多大的回响,能否激起一丝一毫的波浪,能否让人勇于且愿意接他的班,去继续做那尚未完成的事业。
田老先生虽然离世,但“田家炳基金会”还在,田老先生的精神还在,那一幢幢大楼,一所所院校还在,他对于慈善的热衷,对于教育的信念还在,在不断扣问着我们的心灵。在一直提醒着我们,真正的“善”永远不仅仅存在于影视作品里,当我们盯着一部片子不放,对此大加渲染的时候,也别忘了,这个世界上不只有程勇,还有陆勇,还有田家炳,还有千千万万默默付出的真实存在的人,他们更加,值得纪念和尊重。
“同学们,珍惜光阴,好好学习。”“不轻言败,做有心人。”这是田老先生留给我们的教诲,理当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