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教育好孩子,教育界要认同生长发育规律是重要的教育规律。”
上任伊始的教育部副部长说了这样一句话,无疑成为了网络热点。当一位长期从事儿科医学的博士转变成官员后,然后又转变成全国教育领域最大职能部门的领导后,依然能说出这样一句话,我的内心还是比较欣慰的。无论沈部长的初衷是博眼球或是深谙网络精髓,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句话本身,背后竟蕴含着这样的道理。鸡血妈和鹰爸们可以有的放矢地学习一下,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说到理论,我们先来认识两个人。皮亚杰和维果茨基。一个是瑞士人,一个是白俄罗斯人。两人同年出生,在不同的国度研究着同样的事情,皮亚杰的理论传统经典,维果茨基却更全面,具有发展性。
爸爸妈妈们平时关心什么?有人说,当然是自己的孩子是否快乐,不错,如果人不是社会性的动物,那么快乐至上理应成为各种高等生物的不二追求,可惜,人类不是。于是,成年人们聚集到一起的时候,比如妈妈们约好的聚会,或是奶奶们在儿童乐园的偶遇,大家通常说的最多的是什么?
谁家的孩子比较好看?谁家的孩子比较聪明?
至少我很少听到大家比谁比谁开心的。
尽管发自内心的觉得,容貌与智慧都绝大多数来自遗传,但正如之前所说,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所以,当人类已经有足够的科技可以来解决容貌的缺陷后,我们不由自主地将目光转向了智力的开发。
我们先来说说皮亚杰对于前两个阶段的理解。
皮亚杰对于智力发育的划分很简单,四个阶段。0-2岁的感知运动阶段;2-7岁的前运算阶段;7-12岁的具体运算阶段以及之后的形式运算阶段。
我试着说些有趣的事,让大家试着理解这个理论,这样不至于太枯燥,我也不至于感觉在抄书。
先从0-2岁说起吧。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你看,皮亚杰没有用到运算这个词,而用的是运动。这个阶段完全不同于此后的任何一个阶段的特征就在于,宝宝们还无法在此时的脑袋中进行太多的活动,宝宝们所有的“思维”都是通过运动来实现和感知的。
这个阶段我不打算做太多展开,只说两件事,扔东西与找东西。
6个月左右的孩子开始喜欢扔东西了,每天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拿起某个物品,自上而先地垂直扔到地上,然后瞪着大眼睛饶有兴趣地看着。再然后,重复这个过程。这个就是发展心理学基本的概念模型-图式。一种使经验变得有意义的组织形式。图式伴随我们一生,不断发展。大约到了一岁半的时候,孩子不会再表现出机械的扔东西了,而是逐渐开始玩出各种花样,让东西从台阶上滚下去;把东西朝墙壁扔,然后弹回来;用力放东西与轻轻放的声响是不同的。孩子开始在运动前有了思考过程,运算模式即将开启。
然后我们说说找东西。婴儿找胡萝卜的实验。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首先让婴儿有足够的时间熟悉两个场景,一组短胡萝卜,中间被幕布遮挡(图一);一组长胡萝卜,同样中间被幕布遮挡(图二)。然后给小婴儿呈现两种场景。预料之中的场景,胡萝卜低于窗户的边缘,在窗户中我们看不到胡萝卜(图三)。预料之外的场景,胡萝卜高于窗户的边缘,在窗户中我们也没有看到胡萝卜(图四)。猜猜小婴儿们是怎样的反应呢?
小婴儿们在预料之外的场景中出现了更多的视觉停留,反应恢复时间延长,可以理解为客体永久性的出现。但是,这个实验并不能完全解释完整的客体永久性,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更多的视觉停留是否代表婴儿在寻找隐藏的胡萝卜。
儿童比较容易寻找到放在桌上,藏在黑布下的小积木,却不容易找到原本攥在妈妈手中,然后被藏到黑布下的小积木。这也可以很好地解释小婴儿都很喜欢玩躲猫猫的游戏。当妈妈用手遮住面孔,婴儿开始寻找妈妈的脸在哪里?当双手摊开的那刻,会非常喜悦再次见到妈妈。而当客体永久性建立以后,孩子就会知道即使看不到妈妈的面孔,也一定就在遮住的双手中,这也可以用来成为发展的某种标志。
关于这个阶段的细分还有许多,我就不介绍了。说些家长们关心的内容,接下去,我们开始准备给孩子接受不同信息了,俗称的早教开始了。当然也有机构强调说早教应该在6个月的时候开始,这倒也不错。不过早于两岁的早教其实只要爸爸妈妈的陪伴就可以完成,因为只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起客体永久性即可,而对于孩子来说,一生最重要的客体恐怕就是爸爸妈妈自己了。反复让孩子暴露于陌生环境中反而适得其反。
2-7岁,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也就是学龄前的时光。我们究竟应该给孩子选择一些什么加以塑造,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孩子能够接受什么。
这个阶段最明显的变化是符号或表征活动的大量增多,儿童不再仅仅局限于运动所带来的体验,思维进入了运算阶段。同样,我打算挑一个经典的实验与大家聊聊这个阶段儿童的局限性,自我中心化。
三山实验
桌子上摆放了三座假山,每座山的颜色和山顶的高度都不同。一座山上有红色的十字架,一座山上有一间小房子,第三座山上有积雪。被试的儿童对面有一个布娃娃。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很难回答出哪一座山离那个布娃娃更近,而往往给出离自己最近的那座山这个答案。
正是这样的自我中心使得孩子不能完成守恒与分类任务。原因是自我中心的偏向使得儿童不能顺应、反思或修正他们对于物理世界的错误推断。
小明与小红一人有一杯满满的葡萄干,但当小红把葡萄干全部倒在桌子上的时候,小明坚信小红的葡萄干要多于自己的。这就是前运算阶段的不可逆性的逻辑。小明不会想到把葡萄干再倒回杯子会是怎样的结果。
三岁儿童通常会认为上面那排的大象更多些
猜猜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怎么回答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不能完成守恒,他们会在具体运算阶段掌握这项任务。通常的顺序是先掌握数量守恒,其次是体积、液体及重量。这个阶段同样无法完成的任务还有分类。
如果你给孩子呈现16朵花,其中4朵蓝花,12朵黄花,然后问孩子,是黄花多还是花多,大部分孩子会回答黄花多。
基于上述的特征,如果我们在孩子的早教阶段过多地强调了分类以及比较的重要性,那么无论是你或是孩子应该都会有不小的受挫感。学习过此类早教班的家长们或许会说,不是这样的,这都是要训练开发的,我们经过了10次学习后,就都会了。这个我绝对相信,如果10次还没学会,那么需要的可能就是特教了。但问题是,一旦孩子进入了具体运算阶段,你甚至于一次都不用教,他就已经知道了。所以,唯一让家长们获得的是什么?是这硬生生被挤出来的几年的优越感,对孩子的自信心是否有提升,恐怕也没有,因为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水平及情绪发展也没有到这个步骤。家长们,你们是不是这样的呢?
那么,我们该提倡怎样的早教?随意就好,不带目的与功利。在这个阶段,我们不需要告诉孩子现成的知识,我们只需要提供丰富的环境以及鼓励孩子在环境中完成互动。试想一个三岁的小孩,面对一堆大小不一的彩色积木,最初的堆砌过程通常就是单一的叠加增高,全然不会考虑把小的积木放在大的上面可以提高稳定性。作为老师或是家长的成年人完全无需理会这些,只需保持住孩子对于积木本身的兴趣加以引导即可。一个三岁的孩子,如果存在个体差异,如果他仍有部分停留在感知运动阶段,对于积木倒塌的过程更感兴趣,这种可能性是否存在呢?
学龄前的阶段结束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明白这篇略显乏味的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一条成长轨迹,具体到什么步骤没有人能够预先告诉你,需要通过爸爸妈妈们自己长期的观察获得。但是,通过一些理论及实验数据,儿童心理学家们已经告诉了大家一些基本规律,尽管随着营养水平的提高及环境因素影响会使得这些规律不再完全适用于现今的生活。但回顾人类进化的历史,猿成为人不是某一时刻发生的事情,各位的孩子也不会在他存活于世的八十年间进化为另一种更高级的生物。了解一些规律,学会观察的方向,更重要的是有一颗遵循孩子自然意愿的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才能够合力开出灿烂的花。
皮亚杰的理论迟早会修正,甚至于被推翻。但并不影响我们今天去初探,去了解。你也并不需要去把他奉为圣旨。以后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皮亚杰对于儿童发展后两个时期的理论以及白俄罗斯人维果茨基的观点。后两个时期的事情比较复杂,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更为丰富。
结尾说句玩笑话,“老大看书养,老二老大养”,大家能理解这句话的趣味吗?
references
1.Arnett, J. (2012). Human development: a cultural approach. Pearson.
2.Baillargeon, R. (1994). How do infants leran about the physical world?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3, 133-140.
3.Baillargeon, R. (2004). Infants reasoning about hidden objects: Evidence for event-general and event-specific expectations. Developmental Science,7, 391-424.
4.Hood, B. M. , Atkinson, J., & Braddick, o.J. (1998). Selection-for-a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orienting and visual attention. In J E. Richards (Ed.), Conitive neuroscience of attention: A decelopmental perspective (pp. 219-251). Mahwah,NJ: Erlbaum.
5.Kail,R. & Cavanaugh, J. (2007). Human development. Thomson Wadsworth.
6.Kaubman, A. S. (2001). WAIS- ⅢIQs, Horn's theory, and generational changes from young adulthood to old age. Intelligence, 29, 131-167.
7.Munakata, Y, Casey, B. J., &Diamond, A. (2004). Development cognitive neuroscience: progress and potential.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8, 122-128.
8.Piajet,J.(1930).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he world.New York: Harcourt, Brace,&World.
9.Piajet,J.(1950). The psychology of intelligence. San Diego, CA: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0.Piajet,J. ,& Inhelder, B (1956).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space. 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1.Piajet,J. ,& Inhelder, B. (1969). 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New York: Ba-sic Books.
12.Thelen,E. (2001). Dynamic mechanisms of change in early perceptual-motor development. In J. L. Mclelland, & R.S.Siegler (Eds.), Mechanisms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 Behavioral and neural perspectives (pp. 161-184). Mahwah, NJ: Erlba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