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上部读后感——友情在黑暗的时刻,可以撑起太阳

梁晓声先生的这部著作获得了矛盾文学奖,事实上好多得奖的作品我都没读过,我是看了简友耿平海大哥的读后感,然后买了这本书,拿到书后我就将这段时间啃的心理学书放置一旁,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文中以周家为主线,描述了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东北某个城市经济的变革和人们生活的起伏。

周志刚,父亲,“老三线”建筑工人,常年为建设祖国漂泊在外,两年或者三年回一次家,是多年的劳动模范,对孩子的教育宗旨是,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人。对孩子宽严相济,是典型的老一辈的父亲形象。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在女儿自作主张偷偷跑去贵州嫁给“右派”冯化成时,他将工作从四川调到更艰苦的贵州,就是为了离女儿更近一点。他努力的攒肥皂胶鞋,省吃俭用换面粉,就是为了能让吃惯北方面食的女儿,在胃疼的时候能吃顿疙瘩汤。对女儿偷嫁事情愤慨的他,在见到女儿时,按捺住所有的不快,和女儿和好如初,归根到底还是源于他博大的父爱和血浓于水的亲情。

母亲,文中没有写名字,这也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女人一旦嫁人后,就随夫姓了。她是家庭妇女,却在操持捉襟见肘的一家人的饮食起居,文中虽没有提及,但是在那些缺吃少穿的年代里,仅靠周志刚一人的工资,养活三个孩子并且都让他们上学,是非常考验家庭女主人的能力的。她在街道帮忙处理家庭矛盾,被光字片的人称赞,用家里少之又少的鸡蛋,救济那些有老人孩子又买不起营养品的家庭,善良淳朴的她在得知女儿跑去贵州后,即心疼女儿又自责没有照顾好孩子。最令我感动的就是,她知道孩子们读“禁书”后,非但没有阻止,还表现出了那个年代知识分子都没有的觉悟,她认为多读书肯定是没有错的。

周秉义,周家长子。从小到大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早早就入团入党的积极分子,知识青年下乡时也义无反顾的投入到建设祖国的队伍中,与副省长的女儿郝东梅恋爱,在他帮助被人迫害的陶平情节中,我觉得他仍然保持着周家人善良的品性,无奈我不是很喜欢这种近乎完美的人,所以对于他出现的部分,没有怎么关注。

周蓉,周家唯一的女儿,她的所作所为屡屡让我热血沸腾,也就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偶像。上部中,第一次让我眼前一亮是在她上小学时,老师希望她这个尖子生能为校争光,而她自己想上离家近的普通中学,在无法得到老师和妈妈理解的时候,她选择将每门功课刚达到及格线,成功的考取了普通中学,完全不顾别人诧异的眼光。第二次让我彻底拜服是她放弃一切,去追求自己的爱情时的决绝,记得文中描述她的原话,人总得有信仰,而我的信仰就是爱情,以至于周志刚的工友听说了周蓉的故事后,称她为爱之神。她虽然有小女人的感性,但是引人注目的却是她的果敢和自信,在那个年代,小女孩躲在父母的身后都难以保身,她却为了自己的信仰不管不顾,这样的勇气,即便是现在,也没有多少人可以做到。

周秉昆,周家的老疙瘩。从小被家里人认为是脑子不灵光,终会被人欺负的那一类。由于好友被枪毙的阴影困扰着他,他求人从木材厂跑去酱油厂,也遇到了他生命里的“贵人”曲老太太,和一帮肝胆相照的好友,他们虽然生活在底层,却真实热情,让我觉得在没吃没喝的年代,只要有快乐和向往,日子也没有那么苦。我是没有大志气的女人,所以那个时候的恋爱观,还是最吸引我的,文中的春燕是秉昆的中学同学,她大胆的追求秉昆,却和秉昆的好友德宝酒后乱性了,她没有要死要活,而是退而求其次的嫁给德宝,过起了热气腾腾的日子,他们那几对几乎都是自由恋爱,好像和我爸妈给我讲的不太一样。

还有不得不提的就是郑娟,秉昆工友涂志强的媳妇,在涂志强被枪毙后,他好友瘸子和棉猴让秉昆帮忙为郑娟孤儿寡母送生活费,在见了一次后,秉昆就对这个怀着孩子的女人念念不忘,这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女人,却是爱憎分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当时穷的有上顿没下顿,年迈的母亲和瞎眼的弟弟过着连裤子都穿不上的日子,还是毅然的拒绝了秉昆拿来的钱。

文中最让我感动的还是秉昆这些工人阶级那种简单质朴又不离不弃的友情。在物质资源极度匮乏的年代,他们仍然在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在年初三,德宝拉大提琴秉昆打快板自娱自乐,在大年三十去小商店等着买不要粮票的猪肉,拿出哥哥姐姐留在家里的书反复读反复思考,虽然文中有辛酸,但是我感觉非常接地气。

看完了第一部,百感交集,我浅陋的文笔无法真实的描述我内心的感受,只是迫不及待的开始了中部的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世间》上部读后感——友情在黑暗的时刻,可以撑起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