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mp4视频在部分手机上加载失败、无法播放或有声音没画面的原因是:视频编码或声道数有问题,解决方案:视频转码。
遇到的问题
mp4视频在 iPhone XR (IOS 14.1) 上无法播放,一直显示加载失败,但是在安卓手机上却可以正常播放;
一些mp4视频在安卓手机上有声音但是没有画面。
问题定位
为了排除是代码的问题,写了个简单的demo:
视频在iPhone下依旧无法播放,代码的问题被排除了,安卓手机上可以正常播放,网络的问题也排除了,换其他iPhone测试依旧无法播放,手机的问题也排除了。
mp4视频无法播放的问题很可能出在视频本身。
如何解决
查看官方文档
查询 Apple 官网的设备技术规格 在 iPhone 6 - 技术规格
明确写到支持的视频格式:H.264 视频:最高支持 1080p、60 fps、High Profile level 4.2 编码
对照无法播放视频的编码信息,找到了无法播放的真正原因为视频编码问题,把视频转码到High Profile level 4.2,视频可以正常播放。(如何转码最后部分会介绍)
进一步查看问题手机 iPhone XR - 技术规格
支持的视频格式:HEVC、H.264、MPEG-4 Part 2 与 Motion JPEG
并没有明确写出支持的视频编码
iPhone 4s - 技术规格
支持视频格式:H.264 视频最高可达 1080p,每秒 30 帧,High Profile level 4.1
文档结论
iPhone 4s 只支持到High Profile level 4.1编码,iPhone 6 支持到 High Profile level 4.2编码。
为什么视频编码正确,在iPhone (IOS) 上还是无法播放
1. 声道的问题
注意另外一个细节 iPhone 6 - 技术规格
如文档中所述,在支持的视频格式中:其音频为 AAC-LC 格式、最高支持 160 Kbps、48kHz、立体声。
但是某些高档的拍摄设备拍出来的视频是4声道,而立体声是2声道,所以不仅需要正确的编码格式,声道数也不能超过2。
2. 分辨率的问题
畸形的分辨率也会导致视频无法播放。
技术说明
Profile和level是什么?
Profile和level是视频的压缩级别,我也看过各大佬对Profile和level的专业解释,简单来说:
H.264的Profile和level 可以理解为 gzip的level, 等级越高,文件压缩得越小,传输越快,但cpu消耗越多。
Profile和level越高越好吗?
压缩级别越高不仅在压缩时cpu的消耗越高,视频在播放时也需要消耗更多的cpu进行解压,各类型手机的硬件条件不一样,所以支持的压缩级别也不同
该怎么选择Profile和level呢?
支持到iPhone 6及以上,使用High Profile level 4.2即可
H.264,H.265是什么
H.264和H.265都是视频编码格式,可以理解为zip,rar这种不同的格式。
H.265是H.264的升级版,它的压缩率更高,但是支持的浏览器较少。
使用caniuse查询H.265兼容性通红一片,大部分浏览器都不兼容
最后介绍下如何转码
使用ffmpeg把视频转码为H.264的High Profile level 4.2
ffmpeg -i 无法播放的视频文件.mp4 -vcodec h264 -profile:v high -level 4.2 转码后的视频.mp4
总结
很多人认为压缩视频就是把视频的分辨率或码率调低,但这种方式其实是有损压缩,提高Profile和level压缩级别则是无损压缩。
很多压缩软件或视频转码软件是没有Profile和level选项的,主要原因也是考虑到视频的压缩级别过高,在某些环境下无法播放。
现在市场上流行的转码软件,在转码或压缩时:
1.有的不对Profile和level修改,直接进行有损压缩;
2.有的是直接转码为Main Profile level 3.1,是因为iPhone 4 支持的最高就是这个档位,具体文档 iPhone 4 - 技术规格
然而,这个档位的压缩率很低,压缩后的视频文件会很大,所以我们不应该再面向iPhone 4或那时代的产物,而是应该提高压缩级别。
为此我做了一个在线视频压缩的网站 https://convert.dxcweb.com/ 。
提供在线无损压缩在不改变画质保证兼容性上最大化压缩视频,降低带宽成本,提高传输速度。同时也是一款标准化视频编码和标准化视频声音的转码软件。
压缩级别为High Profile level 4.2,相比Main Profile level 3.1在相同的分辨率和码率的情况下压缩率提高了很多,实测压缩前23.32MB压缩后2.53MB。
准化视频编码后同时也解决了视频无法播放的问题。
我也正在考虑是否开源,关注我的Git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