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3】亲子阅读儿童文学系列之《麦田里的守望者》

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173天。


《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是写给年轻人,特别是那些彷徨不安的年轻人,本书给了他们很多心灵的慰藉。

正如欧内斯特·琼斯评论的那样,这部小说写出了继卢梭之后每一个敏感的16岁少年的感受,当然也写出了我们每一个人确信我们已经感受到的东西,为我们提供了我们所有人的一段个人历史。

《纽约时报》的书评写道,在美国,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就像毕业要获得导师的首肯一样重要。本书作者塞林格是西方文坛一怪,他是一位传奇的遁世作家,“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他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

这本书在1951年出版后,塞林格就因此一举成名,成名之后他就过上了隐居生活。他在新罕布什尔州乡间的河边小山附近,买下了90多英亩的土地,在山顶建了一间小屋。从此之后,他就住在这间小屋里,四周都是树木,竖着高大的铁丝网,网上装着警报器,他似乎在践行着书中主人公霍尔顿的梦想。用自己挣的钱盖个小屋,在屋里度完余生,不再和任何人进行该死的愚蠢交谈。直到2010年,他以91岁高龄去世时,一直生活在这里。

这本书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传奇经历,只是讲述了一个高富帅中学生霍尔顿,被学校开除后到纽约游荡了两天两夜的经历,但是却充分地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作者以一个青少年的视角,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他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也以一个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虚伪。

书中希尔斯中学的校长哈斯先生,就是霍尔顿生平见到最最虚伪的人。每到星期天有学生家长开汽车来接孩子,哈斯就跑来跑去跟他们每个人握手。如果学生的妈妈一脸乡巴佬相,或者学生的爸爸穿着宽肩大衣,裹着乡下人的黑白鞋,那么哈斯就会象征性地跟他们打个招呼,转眼又去跟其他家长说话去了,一说就是个把小时。

身边的大人都把汽车当宝贝看待,他们要是已经有了一辆崭新的汽车,就马上想到怎样去换一辆更新的。要是车上划了点痕迹就心疼得要命。汽车成为了家长们最在意的话题,他们对汽车的关注甚至超越了孩子,就连教育孩子读书也只是为了将来可以买辆凯迪拉克。所以,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这些原本应是清净象牙塔,心灵避风港的地方,却充斥着成人世界的虚伪。

正如霍尔顿所说的那样,我感到自己被虚伪所包围。此外,这本书的书名《麦田里的守望者》也是风格独具,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守望者一词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一位孤独而又刚毅的英雄,比如罗宾汉、绿箭侠,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本书里的守望者却是一个大家眼中不可救药的坏学生。

当霍尔顿的妹妹菲芘问他长大后要做什么时,他想到了十八世纪著名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的一首诗《你要是在麦田里遇到我》,霍尔顿回答出了自己的心声,他说他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在霍尔顿的心中,孩子们游戏的麦田象征着纯净、自然、美好而且充满爱的理想世界。从麦田的守望者就是要保护孩子们,不被成人世界的庸俗、虚伪、丑恶所影响。

16岁的霍尔顿恰巧正处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交界处,这个交界处就像是一个悬崖,悬崖暗示的是天真的童年即将结束,摔下悬崖就意味着跌入他不喜欢的成人世界。

霍尔顿之所以如此害怕孩子们摔下悬崖,是因为他接触过一切所谓的坏事,所以更加清楚悬崖的危险。霍尔顿所处的这个阶段就是我们俗称的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和霍尔顿一样,正处于即将告别童真世界,迈向成人世界的迷茫当中。

所以,当他看见那个走在车流当中的小男孩时才会觉得揪心。看见妹妹学校墙上刻着下流的词语时,才会急着去擦掉。在他发现妹妹想要跟他一起离家出走时,更是急得对妹妹大吼、大发脾气。

或许大朋友们会担心,主人公霍尔顿四次被退学会不会教坏小朋友,其实作者恰恰是想要通过故事告诉我们,霍尔顿很了不起,我们可以在跟孩子共读时,问他们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守望者家长不来当,好孩子不来当,偏偏要一个被退学四次的坏孩子来当。

这就是作者的深意所在。正是由于霍尔顿抽烟、喝酒、逛夜店,当他将所有青春期孩子叛逆的行为都尝试了一遍之后,才明白一个道理,这些行为一点也不酷。吸烟有害健康,喝酒使人犯错,逛夜店使人堕落。而霍尔顿就像是一个以身试法的先行者,他在为孩子们趟雷的同时,也深刻地意识到这是行为的危险,由己及人,这才激发出他想要保护弱小而单纯的孩子们的决心。

在霍尔顿看来,那个让人揪心的小男孩其实就像他自己,行走在危险的环境里,却无人问津,而这样的孩子需要人站出来,爱护他们,关注他们的成长。既然没人来干,干脆那就让我来做吧。一般来说,守望者的角色应该由家长或者老师来承担,而霍尔顿只是个孩子,而且是人们既定观念中不可救药的坏孩子,可偏偏就是这样的坏小孩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身体力行去改变它。你还回觉得他坏吗?还会觉得他无可救药吗?为什么不是其他孩子意识到社会缺乏守望者的角色呢?

前面提了他的客观状况。他是一个“坏孩子”,他知道有什么样的危险在等着孩子们。从主观上来说,霍尔顿其实从来都是一个真实的人,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所谓的坏,只是单纯的不喜欢学校里那些虚伪的人。

仔细回味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在霍尔顿身上也蕴藏了很多的闪光点。在他离开潘西中学之前,他去看望了患了流感的历史老师,尽管他并不喜欢这位老师,但他还是很有礼貌地倾听老师的训导,不厌其烦地帮助老师拣起掉在地上的东西。

当霍尔顿看见为人家募捐的修女,吃的早餐比自己还差时,他感到十分地愧疚,在霍尔顿最困顿的时候,他还想着给妹妹买一张光碟。而且霍尔顿还是一个有朦胧理想的孩子。当他的妹妹问他今后的打算时,他比起那些表面光鲜实则虚伪的成人,更渴望成为一个麦田的守望者。但是这样一个本质上的好孩子为什么会抽烟、说脏话、逃课,乃至被四次退学呢?

了解了他的成长环境就明白了。霍尔顿家境富裕,父亲在一家公司当法律顾问,薪资丰厚,他的哥哥是好莱坞的作家,随随便便就买了一辆美洲豹。他的祖母出手阔绰,但是记性不好,每年要给他过四次生日,寄四次钱。所以霍尔顿根本不用考虑钱的问题,他把自己打扮的帅气时尚,超凡脱俗,他穿潇洒的风衣,戴夺人眼球的红色鸭舌帽。

霍尔顿花钱也是大手大脚。他自称在两个星期里面花掉了一个国王的收入,但霍尔顿却并不快乐。大朋友是否有这样的疑惑,不明白孩子们为什么会跟霍尔顿一样,要啥有啥,要啥给啥,可是他还不觉得满足,甚至会叛逆。

但事实上霍尔顿的叛逆是有着深刻原因的,甚至就跟钱多有关系。他的家庭给他太多的物质享受,却忽视了他的精神需求。他曾三次被退学,父母却并不关心他为什么被退学,而是急急忙忙地给他找了第四所学校,把他给塞了进去。他最崇拜的哥哥也在进入好莱坞以后,成为那些虚伪的大人之一。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正面临着心理跟生理上的双重转变,但这时他的家人却没有给予他帮助,甚至都没有给过他一次倾诉的机会。所以大朋友们也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物质上的富足是孩子良好生活的保证,但是心灵上的空虚却极其容易让孩子们如霍尔顿一样变得荒诞放纵。

书中有一个细节,霍尔顿能在电话亭前站了20分钟,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打电话诉衷肠的人,这件事是他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用一段查尔斯凯格尔的话来总结一下霍尔顿的处境。霍尔顿在寻找说话的人,他的问题就是找不到人交流。他是十几岁的少年,无法走进触手可及的成人世界。他又是那么敏感,无法步入同龄人的殿堂。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霍尔顿式的孩子何尝不是大有人在呢。他们在行为上看起来放荡不羁,比如上网、打游戏、抽烟、酗酒、打架、顶撞父母、夜不归宿。但其实他们的内心也充斥着矛盾和彷徨。有这样的孩子,我们就推荐一本《麦田里的守望者》给他们吧!这只是他们人生阶段性的困惑而已。

这本书描写了很多成人世界的阴暗面,为了贴近生活,书中甚至还有不少的脏话。家长们也并不需要过度地担心和保护,让孩子们读一读,反而能让他们认清恶行所导致的恶果。同时,大朋友们要是发现家中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对周围的人的行为感到惶惑、厌恶,甚至是恶心时,可以这样告诉他们。

在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人在道德和精神上都有过彷徨时期,而有人特意将自己彷徨的经过记录下来。本书的作者塞林格就是其中的一位。只要你愿意,可以向他们学习,用笔记录下你们的成长,说不定中国的塞林格就会在你们中间产生呢。

与其说这本书是一本青春期孩子坏行为的展示书,倒不如说这是一本如何让青春期的孩子少走弯路的指引书。如果每个家长跟教育者都能做孩子的守望者,那么教育的麦田就会更加金黄与美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1173】亲子阅读儿童文学系列之《麦田里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