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一刻开始,持续3000年的战争打响了!

武丁是盘庚的侄子,商朝第23任的王。这是一位被严重低估的帝王,可以说武丁的地位在中国历史上应该是举足轻重的!


我们都知道中国长久以来都是以大一统的状态存在,以地大物博著称,其实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应该感谢武丁这位先王。至于为什么就让小编慢慢讲来。

现在有一个说法,那就是中国的历史就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战争史,这场战争延续了3000多年,直到清朝的灭亡才最终宣告结束。


首先中国是一个山川纵横,地势复杂的地理结构,这中间有着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也有着长江黄河的天然天堑把中国土地分割的支离破碎。其实农耕民族维护统一在古代是有很多障碍的。

其次中国的很多地理结构独立性非常的强,四川就是很典型的独立地理结构,按理说这非常便于地方割据,但是这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长期存在过。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对大一统有着这么强的执念呢?


其实就是现实的需要,第一点农耕社会需要大量的水源灌溉,而中国水资源分布非常不均匀,这就需要进行许多大型的水利工程让各地土地进行充分灌溉。

而这种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必须有一个掌握权力的超大型组织机构承担才可以办到,这就是在经济上维持大一统的好处。


而在政治军事上维护大一统就是要对抗北方的游牧民族了。游牧民族又叫马背上的民族,他们身材魁梧,能骑善射。

尤其是游牧的生活方式把那些不能骑马或跟随部落迁徙的体弱者都淘汰了,所以游牧民族可以说全民善战。


反观农耕民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身体素质是普遍底下的,而且通常少有马匹这种代步作战工具。

那么农耕民族面对游牧民族唯一的优势就是人口众多了,农耕民族为了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只能组成规模庞大的集团军才有胜算。


于是农耕民族必须需要政府从国家各地抽调战争资源,比如人口,粮食,而且也要承担大量壮劳力不能耕种的损失。这必须是超大型的组织机构才能够做到的。

漫长的历史中农耕民族一直处于守势,但久守必失,野蛮战胜文明就成了常态。周灭商,犬戎灭西周,秦灭六国,五胡乱华,辽金西夏,加上元清两朝,都是野蛮战胜文明,游牧或半游牧文明战胜农耕文明。


随着技术发展,如发明马镫,加上游牧民族的组织制度的进化,农耕文明对付游牧文明就越来越困难。这也就不难解释元和清的入主中原了。

而这一切都开始于武丁。在大约3300年前,地球经历了一次小冰期,全球温度下降,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不得不南迁,史称“印欧大迁移”事件。


于是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的农耕民族相遇了。包括古印度在内的很多上古文明都消失了,但是在中国,这两个民族却争斗了3000年。

这是农耕民族第一次遇到的巨大危机。在这之前虽然农耕民族各部落上层文化已经开始趋同,出现了近似的审美和奢侈品等,但在政治上是彼此分明的。


但是从这一刻开始,商作为部落联盟统领,需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于是也就开始向其他农耕部落提出更多的要求。政治中心化,中央集权化已经开始了。

这时候的商王就是武丁,有一年北方发生战争,游牧民族土方南下入侵,武丁的妻子,著名的妇好主动请缨,很快赢得了战争。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记载,妇好出征20余次,商的土地扩大了数倍。有一次妇好征讨羌方出动了13000人的军队,这在当时已经非常庞大了。

战争在河套平原和冀州北部多个地方打响,其中就有匈奴的祖先鬼方,还有其他如巴方,朔方,土方,羌方等等。


历史第一次的南北大战以农耕文明胜利为结束,也正是武丁一系列的军事活动保全了农耕文明的血脉传承。但同时也开启了3000年的中华战争史。

武丁不只是在对外军事上击败游牧民族,同时他在内部也做了很多工作。武丁任命傅说为相整治朝政。征服诸侯。


武丁的政策调整让殷商进入了全盛期。对地方诸侯的控制力也大大的加强,同时对于后世周朝进行分封进一步巩固中央集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武丁的执政期间其实就是为后世三千年里,中国的政治军事的发展奠定下了基调。那就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未来,这种趋势将逐渐加深。


周代出现了天下共主的思想和局面,秦设立了郡县,隋唐的科举制,明废除丞相,清设军机处。这些举措都让中央集权更进了一步。

这个方向已经确定,中国会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战争也会打下去。直到农业社会的基础崩溃,迎来新的工业时代。

想看更多历史【连载:19】,欢迎关注,评论,转发。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这一刻开始,持续3000年的战争打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