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辉东《论语史鉴》4.1 乡邻仁厚,生活才会美好!

第一章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会意字。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如“故里”,“幸福里”,“里正(里长)”等。这里的“里”是邻里,乡邻的意思。里也是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如里屋。里圈。往里走。

仁:仁厚之意。仁厚之人善良,有爱心,有公德心。

择:形声。从手,从罒/幸(读yì),“罒/幸”亦声。“罒/幸”从罒从幸,“罒”指“罗网”,“幸”指“被控制”,“罒”与“幸”联合起来表示“被一网打尽”,转义为“一罗网的收获物”。“手”与“罒/幸”联合起来表示“从一罗网的收获物中挑选”。本义:选取,挑选

处:形声字。繁体字从虍(hū),从処(chǔ),処亦声。“処”意为“在茶几旁”。“虍”指虎皮,意为“保护”,引申为“安全”。“虍”与“処”联合起来表示“安享饮食”。本义:安享饮食。转义:安乐窝。这里的“处”是相处,居住的意思。

知:通假字,通“智”,这里是明智的意思。

全文理解为:孔子说:乡邻仁厚,生活才会美好幸福。不选择居住在民风仁厚的地方,怎么算是明智的呢?

  俗话说:“千金难买好邻居。”“远亲不如近邻”。有个好邻居可以相互照应,相互帮助,生活轻松快乐。近年来,经常会听到因为“恶邻”而引发的打架斗殴等事件,令人愤慨。

好邻居还可以带动良好的邻里风气,影响邻里关系。朱熹曾说:“里有仁厚之俗为美。择里而不居于是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

张居正曾说:“若下居者,不能拣择仁厚之里而居处之,则不知美恶,不辨是非,起心昏昧而不明甚矣,岂得谓之智乎”!

                  孟子和《孟子》

曹操曾在他的《善哉行》中说:“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该句中有两个典故,一,过庭语:孔子的儿子孔鲤有一次在庭院里“趋(低头快步走,表恭敬)而过庭”,被孔子叫住,问孔鲤“学《诗》了么?”孔鲤说“没有”。孔子教育他说“不学《诗》,你说话就没有水平。”孔鲤然后发奋学《诗》。又有一次,场景一样,孔子教育说“不学《礼》,无以立(无法立足于社会)”。于是,后人把接受良好教育叫做“过庭语”。父亲教育子女叫做“庭训。”

二,“三徙教”也叫“三迁教”,就是孟母择邻的故事,孟子的母亲为了给自己儿子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三次搬家,叫做“三徙”,所以孟子母亲的这种教育叫做“三徙教”,曹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他从小就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邻里生态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孟母择邻”只是反映出对小孩教育的一方面,孟子能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和孟母的教育理念有很大的关系。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孟子很长寿,活了83岁。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城市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哲学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被韩愈(唐代中期官员,唐宋八大家之首。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今河南孟州市人,祖籍河北省昌黎县人,故称“昌黎先生”)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被元朝追封为“亚圣”。

相传孟子的先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论语》中记载的“孟武伯问孝”中的孟武伯就是孟子的五世祖。

孟孙氏衰微后,有一支从鲁国迁居到邹国。孟子幼年和孔子一样,父亲早逝,在母亲的教育下成长,孟母教子的故事,史书上记载颇多,孟母的言传身教对孟子成为“亚圣”具有巨大的作用。

孟子对孔子备极尊崇,他在《公孙丑上》说:“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子曾受业于子思(即孔伋,孔子的孙子)的门人。学成以后,孟子没有从政(周游列国时在齐国做过官),而是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试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前后有二十多年。他游历列国的具体时间,已说不十分准确,只能依据《孟子》一书的记载,说明大体上的时间和情况。

孟子一生的经历,也很像孔子,过着长期的私人讲学的生活。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时期,作为锐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识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与孔子一样,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

而当时各个思想家(如道家,法家,墨家等)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都在游说各国诸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最多时,随从的学生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他到处受到当权人物的款待。他到了哪一国,都无所顾忌地批评国君,甚至责备得国君“顾左右而言他”,他还公然批评“五霸”是假借仁义。如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而他的政治主张却不被接受。

孟子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他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快乐的事。他在家乡与万章(孟子高足,一生追随孟子,今山东邹城人),公孙丑(孟子高足,战国时期齐国,今山东省寿光市圣城街道公孙村人),陈臻(孟子周游列国时的后勤总管,邹国人)等人整理《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11篇,现存7篇。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我们的教科书一样。《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孟子》篇目有:(一)《梁惠王》上、下,(二)《公孙丑》上、下,(三)《滕文公》上、下,(四)《离娄》上、下,(五)《万章》上、下,(六)《告子》上、下,(七)《尽心》上、下。

《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

流传至今的《孟子》,即赵岐(今陕西咸阳人。东汉末年经学家、画家。初名嘉,字台卿,后因避难而改名)所说的内篇。全书虽非孟子手笔,但为孟子弟子所记,皆为孟子言行无疑。

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仁政就是对人民“省刑罚,薄税敛。”他从历史经验总结出“暴其民甚,则以身弑国亡,”又说三代得天下都因为仁,由于不仁而失天下。

孟子强调发展农业,体恤民众,关注民生,他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的时代,魏齐争霸,秦国崛起迅猛;国强君威,专制萌芽已经出现。商鞅等秉承法家思想的功利之士已经荣升卿相之位,鼓吹重令尊君之说,贵君而贱民。

孟子力排众议,正告天下君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诸侯与江山社稷都是充满变数的,一国之中不能动摇的唯有人民,人民就是一国主权的寄存者。

孟子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君主如有大过,臣下则谏之,如谏而不听可以易其位。孟子的言论如石破天惊,统治者根本无法接受。

孟子还说至于像桀、纣一样的暴君,臣民可以起来诛灭之。他反对实行霸道,即用兼并战争去征服别的国家;而应该行仁政,争取民心的归附,以不战而服,也即他所说的“仁者无敌”,实行王道就可以无敌于天下。

在价值观方面,他更加强调“义”,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他强调要以“礼义”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为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放弃礼义,“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把气节也十分看重,“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对于这种嗟来之食,孟子是不屑一顾的。孟子还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一贯以孔子的正统的继承者自居,他的教育贡献也是无与伦比的。他不仅授徒讲学,培养出了乐正子(《学记》作者,鲁国人,曾仕于鲁,至齐国遇见孟子后,拜孟子为师)、公孙丑、万章等优秀的学生,还与弟子一起著书立说,著《孟子》七篇,留给后世。犹如绵绵春雨,普降于漫漫的历史文化中。

对教育方法的改进,孟子很推崇“易子而教”的传统教育方法。当他的得意门生公孙丑询问有的君子为何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时,孟子回答道:“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离娄章句上)。

”父子之间由于感情深厚,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往往不严,对于儿子的一些错误和毛病也因为溺爱和骄惯而放任,从而使正确的教育难以为继。所以,“父子之间不责善”,易子让别人来教育,既能从严要求,也能保持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不伤害感情。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教育方法中的“因材施教”。肯定在进行教育时,必须采取因人而异的多种方法。而且,对孔子的“因材施教”有了发展。认为教育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

孟子提倡“引而不发,跃如也。”意思就是要让学生多参加实践,和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一脉相承。孟子提倡学习和做事要持之以恒,孟子曾说:“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意思就是:学习和做事就像挖井,如果没有挖到出水,挖得再深也等于没挖。孟子所倡导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是中国古代教育学的结晶,对今天的学习和教育仍然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相对(梁启超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荀子的“性恶论”强调了教育的必要性)。

“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的要求源于人的本性本心,有伦理学意义,同时“性善论”认为通过学习人人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君子,又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具有很大的的教育意义。在心性修养方面,孟子从“性善论”这一根本思想出发,认为实行“仁政”的最重要的动力,完全仰仗于君子大发“仁心”。这种“良知”、“良能”,“操之所存,舍之所亡”,贵在一个“养”字。即养“浩然之气。”

孟子以子思的“思诚之道”为依据,提出了“尽心”、“知性”、“知天”等观点,从而形成了一套含有主观唯心主义成分的思想体系。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赖辉东《论语史鉴》4.1 乡邻仁厚,生活才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