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O制定的流程机制如何落地实施?

PMO除了项目管理外,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流程机制的建立与沉淀。顺利地推行流程机制落地而不是荡在空中华而不实,也是每位PMO想要做到的目标。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流程,也没有完美的理论,只有适合你的才是好的,不适合的再好都没有用。除此之外,还极有可能今天适合,明天因为某些原因又不适合了(人员流动、场景变化、业务模式改变等),所以才需要持续改进,实时调整。俗话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地制宜很重要”。
1)深入一线;流程机制的使用人是第一用户。我们要思考做流程机制的目的是什么? 不是为了完成KPI, 不是为了说一大堆高大上的理论, 仅仅只是为了能让一线的同事工作的更高效、更有序、更规范,那为什么要高效、有序、规范呢?因为不高效大家要拼命加班,不有序会重复沟通打乱节奏做很多多余的事,不规范会埋雷会有漏洞会容易出事,而各种问题的发生也会导致管理混乱。因此,我要先回到最原始的初心,了解一线使用者的实际工作情况,基于此再去设计/优化我们的流程机制。最好是自己亲自跑一遍流程,自己体会的和别人描述的总会有差距。2)解决痛点;从解决痛点来找切入点;在深入一线后,会收集很多大家迫切想要改变的。 对当前工作带来很大影响,无意义又耗时的事,其实,这些事就是我们在做流程机制优化时候,首先要考虑的痛点。其次就是用不断迭代改进的方法去逐步推行流程制度。当团队看到效果了,确定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后面的落地实施自然就会顺畅很多。3)迭代优化;流程机制不是一次性工作,而是需要不断的调整优化,每个阶段都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我们需要针对新的问题,针对性改进; 我们需要和一线同事保持定期沟通,可以定期开个吐槽会,及时获取一线同事反馈的问题和需求,便于我们对流程迭代优化。保持当下流程适合当下环境。 如果自己也是流程中的一个节点执行者,那么我们平时工作中,也是不能机械的按照流程走,除了收集一线同事的问题和需求外,还需要主动的去发现可优化点。如果是流程的外围,可以制定监控指标,定期做数据分析,从中发现问题,针对性优化。 当一套流程运行的久了,大家会形成惯性思维和惰性思维,也是不利于有流程的改进的。4)资源协调,互利共赢;一套流程机制中肯定会涉及到多个角色,也会涉及到跨部门。 涉及到的人员越多,事情就会越复杂。众口难调。在设计流程制度的时候不能只考虑一方的利益,也不能只解决一方的问题,需要对绝大部分人的有利才能将流程顺利的推行下去。在这中间,我们在理解一线同事的同时,要有自己坚定的立场。虽然重口难调,但一个共同的目标,使得项目保质保量更高效的成功交付。以项目成功交付为导向,以提高效率为目标,设计流程制度。

最后在绝大部分人都认可的一个流程机制下,实施细则需责任到人,让各个岗位都清楚自己在这套流程中需要做什么,不做会有什么后果,循序渐进顺利地推行流程机制落地实施。

如果一套流程制度只是想管住组员,一开始的切入点错了,就会越管越错,越管越难,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味的压榨式管控很容易翻船。基层员工虽然是弱势群体,一般不敢反抗,但是不直接反抗不代表内心没有反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们会通过不执行来反抗,进而导致流程制度难以落地实施。

文章来自,PMO前沿

你可能感兴趣的:(PMO制定的流程机制如何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