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中的微尘,不能贡献,至少也要努力让自己发光
时值新冠肺炎,我不能尽力去为国家做些什么,只能蜗居一室,让自己少出门,多读读书。
生死总是最能考验人性,近来的新闻五花八门,既有家国大义,又有现实丑陋。微商的口罩真假难辨,整天看着数字的增减,心里面也着实焦灼。这确实是考验一个人定力的时刻,充实自己的生活,少去关注自己改变不了的事情,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周围的一些人,正是因为受不了这份寂寞,整天努力地在新闻上增添丑陋的俗世百态。我看到了自私,也真正理解了国家的难处。人,才是真的难以管理的。一个国家好不好,我们不能单看某些人,某几个人,还是应该从大面上看。
这么一来,我觉得咱们国家战争这场病毒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在多年前,感动我的政治课上,我依然记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什么。然而,在社会中真正地看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还是最最感染我的一次。很庆幸、很自豪,自己是一名中国人。
当然,如果每天都这样想,对我们的心情还是没有太大的影响。衣食住行,家长里短的琐碎,不会因为国家的强大而消失。我们的生活怎样,还要靠我们构建的世界观去支撑。
如何让岁月静好?30岁,可以读诗了
上大学的时候,我以自己也读了一点书而沾沾自喜,却未曾想过作为一名中文人,读书,理当是我的日常生活。况且当我读的书越多,我便越觉得自身的匮乏。
鲁迅、老舍是我大学时候的最爱。我搜罗那些我可以搜到的,所有的,我认为值得阅读的书籍,废寝忘食地去读。我自以为是理解他们的,然而却又总觉得这种理解隔着一层厚厚的障壁。终于有一天,我意识到了这隔膜是什么,那便是——我太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
疫情期间,有段时日因为不能出门,我的心情甚是浮躁。家中没有什么藏书,所有的书籍,都在单位。无聊间,我拿起大学时候的教材重新阅读起来。忽然间,我找到了一片新的天地。
原来,阻止我们理解的正是那些根源性的东西。用现在人的话语来说,正是这些宝贵的“底层思维”,决定着我们是否能够深刻地理解一件事物。
同样是中国人,总有一些东西,我们不曾提及却能够共同铭记,这便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读懂了诗,也便读懂了人生
想要精进自己的传统文化,究竟该如何下手呢?
过往的这许多年,我曾在此做出过很多的努力,教材也不是翻开一次两次,可是都没有完全踏实下心来,去阅读、去钻研。彼时,我认为那是一个老学究才应该去干的事情,这件事情太繁杂纷乱,我很难有精力去把它继续做下去。
然而这次我尝试了一个新的方法,还真的有不少收获。
首先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依据中国文学史,把那些经典的文字背下来。
当然了,这种衡量是否要背诵的标尺,不是单纯以其在教材上的重要性为准。之所以这许多年学习了很多经典古文,但是还不能够深刻理解的原因,大概便是因为自己不能够做到“知人论世”吧。
知人论事,非常重要,我们只有知道这个人究竟经历了什么,知道他所处在什么样的年代,才能真正的理解他的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正如《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所言:每揽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甞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不能喻之于怀,就是因为,缺乏对文章背景的理解。
如果古文基础不是特别好的,我们可以先从梳理诗歌开始。我就是这样做的。
从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再到隋唐(后面还有,以后再说)每一个部分都有每一个部分的特点。
先秦的诗歌主要是《诗经》和《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孔子编撰。《诗经》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后人的诗歌都是建立在前人的诗歌基础之上的,我们要想读懂后来的诗歌,多少对《诗经》应该有所涉猎。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要把《诗经》都背下来,如果你没有一定的基础,读《诗经》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离骚》更是复杂。不过我们可以挑选其中自己喜欢的片段,背一两段就好。
同时代的孔子的《论语》,《孟子》,之后的《史记》,都是我们应该阅读的材料。当然没有读也没有关系。很多人都没有完整读过,我们暂时搁置一下,等到以后我们有能力的时候再细读也是可以的。只需先粗略的知道,这些书大概讲了一个什么内容就可以了。
除却《诗经》,我认为还有一个诗歌的源头,那便是《古诗十九首》。这十九首诗,都背下来的话并不难,然而却很有成就感。这也是我第一次能够全都背下来的一组诗歌。这十九首诗,里面包含着很多的诗歌母题。后人再怎么写,都有前人的影子,这也是《古诗十九首》的宝贵之处。
就像宋玉《九辩》中的第一句话,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句话,真的是非常的动人,当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就深深的记住了它。后来在悲秋,都蒙上了这句诗的影子。
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歌,我们学过很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上学的时候并不太喜欢这个人。
可能他性子太冷淡。而且那些道理貌似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隐居又有什么难的呢?后来的诗人也有不少隐居的,比他写得更朗朗上口的,也大有人在。
然后,这次,我读陶渊明,才真正地理解了他,理解了他的可贵之处。他的可贵之处并不在于隐居山林,而在于他真的想得开。他是真的喜欢自己田园生活,而不是逃避。他能在田园劳动中,体会到平静,这是非常难得的一种心境。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善恶。(《拟挽歌辞》)
陶渊明看破生死,没有纠结的样子,真如神人一般。
《拟挽歌辞》是陶渊明的临终绝笔。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爷爷刚去世。因为新冠肺炎,又有那么多的生命终结了。人在将死的时候又将怎样面对死亡,这真的是一个人生难题。
陶渊明的这种豁达态度,我非常的欣赏。活着的时候该好好珍惜,要死的时候也别期望着被万人铭记,只有家人能够时常想起,然而还是要照常生活,其他的人又能有多难过呢,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影响也只有那么一点点罢了,世上只有一个陶渊明,我们却太普通了。
诗人很多,和我们投脾气的,只有那么几个。理解了他们,也便理解了生活,想明白了别人,也就能想明白自己。这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背诗呢?
我现在依然认为每年写一封遗书是很有必要的。好好的去面对死亡这件事情,我们才能够好好的生活,不去逃避才能够知道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
阮籍,左思,鲍照,谢朓,何逊,阴铿,庾信,这些诗人,不细读中国文学史的非中文专业的人,对他们可能都不太熟悉。
而我们熟悉的杜甫、李白、苏轼这些诗人,却是深受着他们的影响的。
他们究竟表达了什么,能对后世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探究的。所以我结合了中国文学史,把他们所有的代表作品都收集到一个文件夹中,并且把自己喜欢的觉得朗朗上口的也都摘录在其中。
整理只是第一步,因为诗歌也存在版本的不同,我会参照百度汉语上面的解释,把诗歌的原文复制下来,打印出来,按照朝代人名一个一个去梳理,却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打印的时候,我会留下很大块的空白,用来自己书写注视,标注重要的内容。这就像我们以前学习古文一样,理解了,背下来也就不难了。因为有自己的注解在上面,所以每次翻阅的时候,就会觉得格外地亲切。而且随着背诵的积累,背诵手册的厚度也在增加,这不知不觉中,又让我们的积累有形化,更激发了人努力的动力。
背诗如果觉得困难,可以拿出一支笔,在草稿纸上分别写下诗句的第一个字。这种方法很有效,让我们不再混淆。
读诗是一种享受,背诗是一种好习惯。大脑越用越灵活,记忆力也是如此。至于未来做成什么样子我并不强求,但是此刻我有收获就好。
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典沉甸甸
我们经历了很多悲痛与欢乐,从个人小世界的角度来说,他们对我的影响非常的大。然而从一个更大的视角来看,从一个历史观来看,我们经历的这些事情实在算不上什么。诗是文字的精华,我们读懂了诗,也便读懂了很多人的人生。
消费主义的浪潮,已经在悄无声息地腐蚀着我们。多少年前朴实的人,现在也不能免俗的,需要一些物质来包装自己,然而我们内心的文化支撑却越来越稀薄。
腹有诗书气自华,原来读书也像给自己穿上了一件华美的外衣,且是别人剥夺不去的。谈吐中的那份优雅,处事间的那份淡然,心胸中的那份豁达,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这次疫情在家,我没有写下太多的文章,但我的内心却不浮躁,所谓的自媒体首先要对自己真诚,然后再对别人真诚。近来的自己特别喜欢唐七的《三生三世枕上书》。尤其迷恋帝君。虽说这篇小说还有很多让人诟病的地方,然而它却足够让我意识到,大概我这一辈子努力,也不会成为一个作家了。
当然我也了解,现在很多做自媒体的人,并非把作为一个作家当做自己的目标,可是如果一个自媒体人不能以一个作家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的话,最后只会成为一个搬运者,有点思考也难有创造。而内容的生产者如果全都以有用为标准的话,那么它也只是一个商业的产物。终究离文学还很远,也许是文学太高妙、碰不得。
30岁的我,经历了一些事情,也便不再把别人对我的评判,作为我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而开始真的去思考我究竟想要什么。对于读书这件事情,我始终都会去做,然而只会为自己做。读读诗背背诗,按照中国文学史多梳理几遍,对于整个人生都是有益的。
一年读200本书的这种目标,大概以后也不会出现在我的人生计划中。把书读透,读少点也没关系的,读透才是重要的,活得明白不是纸上的潇洒。
想要生活岁月静好、繁花似锦,30岁,不如开始读诗。你会读懂很多以前从未领略过的人生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