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道德经.引子1】 道德的变迁和初步认识

【同学道德经.引子1】 道德的变迁和初步认识

今年闲暇之余,花了些时间研读了几遍道德经,先说说总体感受:

一是此道非彼道,此徳非彼德。

二是无为非不作为,有为也非作为。

三是儒道非对立,而是有机统一。

下面谈谈浅显的理解。

1. 先谈下“此道非彼道,此徳非彼德”。

“道”,是“导”的本字,甲骨文为“行”+“人”,也就是人在十字路口的样子,金文变成“行”+“首”+“止”,进一步明确了十字路口这个人在思考、在行走,且思且行,可见道的本义就是道路,包括水流的途径、各种道路、棋盘上的格道和交叉点、线条、方向、方位,再到方式、方法、思想体系、政治主张、道德道义、事理、规律、万物运作的法则,乃至后来的仙术、方术等就不谈了。原来认识的道只有头尾,中间的也偶尔知晓一些,但没有系统去思考,比如我们常说的:知道,可能本身就是老祖宗总结出来的认识某一事物的程度,“知”是一个动作或者说是过程,知什么呢?要知“道”,凡事你知晓他的规律规则了,自然你就懂了,所以老祖宗说“知道”。

再说说“德”,甲骨文为“行”字中间+“直”,“直”像一只眼睛上面有一条直线,表示眼睛要看正,二者相合即“行得要正,看得要直”,后来金文在“直”下面加了一颗心,这给“德”字除了“行正、目正”外,还要求要“心正”,可见人们对“德”字的含义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后来为了字形,目调整为了横写。可见“德”在古代跟“道”有相近相似的含义。记得有一个老师解释过“德”:行走在十字路口,要用眼、用心。

“道德”写在一起的含义,就基本上了解了,也就是按照符合规律的方式。跟我们现在日常用的道、德、道德含义完全不一样了。按照王弼解释,德者得也,“道德”就是按照道的规则就是得,确实简洁明了。

2. 二是无为非不作为,有为也非作为。

这点理解是以前都浅显认为道家讲无为,是消极的,是出世的。其实现在才大致明白,“有”之于“无”是刻意、主观的,是基于“无”才产生的,所以刻意、主观往往会偏离“道”,只有在“有”之前的“无”的状态去思考后再“为”,才是真正的“为”,所以我们不能多为、不能乱为、更不能妄为,只有有这些边界,从而有所不为,我们才能更好地“为”,这也是“无为”的本意:不多为、不乱为、不妄为、有所不为。

3. 三是儒道非对立,而是有机统一。

基于以上第二点,以前曾以为老子讲的是无为,消极、出世的,而我们一直受到的儒家教育是要求积极有为、入世的,了解“无为”本义之后,大致明白了儒道是一体两用的,《周易》里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儒家的思想来源,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则是道家的思想来源了。合起来,“天地”即宇宙,这不就是一体两用吗?当年梁启超先生为清华大学拟定的校训是真牛,没有比这个校训更牛的了。

最后再说下标题的取名“同学道德经”,“同学”是动词,也是名词,一是表达相互之间的平等,再则是表达活到老学到老人生要以,“学不可以已”、“物壮则老是为不道不道早已”....

今天就随便聊聊说到这。

【同学道德经】系列文章为本人原创,可用于非商业性相互交流,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转载,违者必究,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同学道德经.引子1】 道德的变迁和初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