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参与了“六视点”训练后,要写论文,重新回读了《存在的喧嚣》。六视点方法的创作哲学是基于“后现代”的,那么也逃不掉一个问题。就是纯粹差异。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区别之一,是现代主义包含了禁止/限制的逻辑,也就是说比如我规定的12平均律,那么就是12平均律,我规定的这个影像的操作方式,那么就需要这样操作。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不对音乐加以一套自我的限制和禁止,那么12平均律,拍摄规则又该是怎么样的呢?
如果这个问题放到表演里,那么问题就变成,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规定的表演相关的定律,比如舞台行动三要素,表演训练方法,它们被解放后的真实面目又是怎么样的呢?
现代主义的循环就是,从已经形成规则的束缚中获得解放,其形成了一套要求严格纪律的自我强加的限制和禁止的形式。而后现代主义恰恰相反,它代表了万事皆可皆被允许的立场大量回归。
在“六视点”训练中,老师所强调的后现代性,就是如此,允许一切在训练中发生的事情。这也是方法的开创者引入了后现代哲学观念所致,我们意识到真实之物已无可挽回的遗失,我们的表演不存在与实体性真实性相互的联系,这种表演观念其实是以戏虐的态度把内容剥夺进行的戏仿形式的再演。
现代主义产生异化,在传统及真实性上失去根基,而只有后现代主义才真正把我们自己与传统分开,这里的传统就是指上面提到的某些定律或民族性,地理性的影响。当我们真正剥离开,成为个体的时候,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重新再去排演传统的戏剧文本,这种态度是戏虐性的。
如何用后现代的方式去体验戏剧?
戏剧作为艺术之一,它逃不开对感受的创造。从德勒兹开始(之后会详细叙述)认为不应该以预设的态度出发进行对艺术的思考。我们往往以现代主义的模式——再现方式,以认同、交流为目标,表现出定义、成见、约定成俗、规则,借此出发来思考交流。在哲学范畴内,这种再现方式是概念化的,包含了思想潜在层面的纯粹差异。
“一种再现的方式”同时也影响了我们去感知那些可辨识的和重复出现的对象,而忽略差异性的部分。把感受与某种上述的概念相连接,比如在表演课堂上常见的问题,恐惧就是瑟瑟发抖,感动就是要落泪,把恶心与某种身体行动链接在一起等等。基于后现代的六视点训练方式将感受变成能够体现新的可能性,将有序的经验分解为特异性。
当然,在这里并不是想从德勒兹的角度去阐述六视点训练方法,只不过这里面逃不开后现代哲学的理论作为支撑。包括训练方法中所涉及到的某种回溯性自由,它向我们的表演者,训练者提供了从故创造新的存在论根据,也叫内在性的存在论。这里涉及到了“间接自由言论”,通俗来说就是以剥离自身,用第三者视角温故而知新。用恰当的语言来理解就是:“它已经在那里了,但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时代,用新的视角回溯性地察觉到它,并且把它表述了出来。”
作者:[法]阿兰·巴迪欧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存在的喧嚣
原作名:Deleuze: La clameur de l'Être
译者:杨凯麟
出版年:2018/10
页数:161
定价:45
装帧:平装
丛书:当代激进思想家译丛
ISBN:9787305199653
回到《存在的喧嚣》这本书,它其实是一本敌人的书。书的作者是巴迪欧,德勒兹的对手之一。引述译者的话来说,正如同德勒兹的《福柯》不是一本福柯理论思想的书,巴迪欧的《德勒兹:存在与喧嚣》也不是一本德勒兹思想学术的书。在本书中,德勒兹是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并非德勒兹的概念,而是巴迪欧所构建的戏剧舞台。
想看这本书的人,一定会被里面拗口的文笔所编织的充满矫饰的迷宫所转晕,在这些文字背后,你能看到一个彻底实践“间接自由言论”的,隐藏在德勒兹本体论化背后的巴迪欧。当然这本书厉害的地方在于一位哲学家对另外一位哲学家的解读,并且,巴迪欧的文字由某种大写的存在,不可描述的力量所构成,如同潘神的迷宫,每一条砖瓦道路都隐藏了细节,在这里你能看到某种细节的呈现,哲学家的专业水平。一方面让你在读的时候不轻易丢失他的思想脉络,另一方面其实也体现了某种专制与琐碎。也证明了当代思想离不开它的语言形式,这一现代主义的束缚,充斥着文本与空气里。
文学上的“间接自由言论”,它采取第三人称叙述,但却以被描述人物那习得的、共同的或陈词滥调的风格进行言说,因此既不是作者也不是人物在说话,而是以人物可能会使用的风格进行描述,作者与人物之间的边界是不确定的。
“间接自由言论”将说话者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复杂化,语言能够能动地或反动地运作。在反动方面,语言能够仅将自身呈现为描述,仅仅是世界的副本。从能动的方面,语言能够扩展和表达它的转变的力量。
这已经成为了文学中常见的用法。大部分的诺贝尔文学奖,得奖文学都已经让人看不懂了……可以说是我们中国读者的审美、美学跟不上国际,也可以说现在的国际话语权没有中文叙事的一席之地。
不扯这些,下面也不太想谈这本书的内容……
最后在“六视点”训练中,有提到欲望的问题。
当训练者有欲望的时候,有选择性的,这里的选择性是指万物皆可的意思。就是并列的意思。通过并列的形式,选择一种反应展现出来。
艺术允许绝对和真正具有变革性的解放表达,正因为其解放的不过是解放本身,纯粹的精神化或非物质化的运动,需要被解放的是终极解放自身,是“实体化”的所有现实实体的运动。
那么艺术是否允许欲望的产生和运动?
在这里德勒兹表示,欲望所欲望的也不是一个确定的对象,而是欲望自身的无条件的确定性,“一个构想为纯粹或绝对区间的关系,被理解为完全独立或外在于其形式的区间,从而可以被描述为位于完全的无之间的区间”。
这里是不是很复杂?
是的,在这里的意思是,欲望是一个纯粹虚拟的运动,欲望有它的目的,目的地,它的运动本身就是它自己的目的地。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我称为“概念”,因为它不是现代性的。在戏剧训练里,老师要求学生去感受,感受空间时间物体,和他们对话。其实这里面暗藏玄机。
按照这个理解,演员分两类:一类是SM,一类是精神极乐。SM类的演员,在做训练的时候,他们是在寻找快感。训练方式中比如要求他们滚动身体,先排除初期因为技术、熟练度的原因对训练方式的探索实践,此后掌握了之后,他们对训练方式就以一种快感式的方式去探索。但是,支撑他们探索的动力,是以付出痛苦为代价实现的。对于他们来说,快感是通过痛苦达到的。然而快感绝不是只能通过痛苦的迂回才能达到的,而是必须被延迟到最大限度的东西。痛苦中断了积极的这一欲望运动的过程。
精神极乐,在自身内在获得实现一切满足,这类演员所表现出的状态就是不匮乏任何东西的表现,一切都可以从自身内在的超我中找到。同样这一过程切断了欲望的运动。这两类演员所根据指令所产生了某种与欲望的伪链接。这里要谈的是演员如何支撑,而不是产生伪链接。
无论是满足内化的超我,牺牲内化的超我,还是对欲望自由之流的中断束缚和禁闭,都不是“自身的产物”。所以回归到感受层面,我们的感受,离不开SM和精神极乐,因为感受到的都不是“欲望本体”或者说“自身的产物”,它永无止境的延宕实现并不服从缺失的法则或超越的理想。
这里开始,有两条路,都可以走的。
其一是黑格尔,黑格尔一再强调,精神是“自身的产物”:它不是干预客观性、颠覆和调解客观性的先验主体,而是它自身运动的结果,即纯粹的过程。因此,它不需要时间来“追赶它自己”,而仅仅是产生了它自己。
其二就是德勒兹,“事物首先直接地区别于它自身”,“欲望有一种内在的愉悦,仿佛欲望充满了它自身和它的沉思,这并不意味着任何匮乏,任何不可能。”
反观我们的表演训练,大多数演员产生的是“伪链接”,并不是真正的“感受”。这一下子就困难了,难道“六视点”训练解决了这个问题?想到这里,我就感觉到好像遇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方法。然而任何方法都需要切分指引,无论是走黑格尔路线(我感觉六视点走的不是黑格尔,因为六视点基于的是后现代哲学),还是德勒兹,要一下子让训练者用身体体验到哲学,是很难的。
需要一套体系的训练方法,第一阶段训练什么,第二阶段训练什么……有阶梯式的递进,逐渐让训练者的身体,精神感知到这种东西(欲望时间空间物件)的存在,这种存在,是包含了运动,关系,纯粹差异性的一种“感受”。
走到这一步,我感觉差不多了。
当训练者发现了这种东西的存在后,恰恰可以“万物皆可”,尽情的去选择某一种“感受”作为你的表演创作方式。
最后的最后!没什么事,就别读这本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