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稳定、严格、精细
输出时间:阅读+图卡(60min)、文案(60min)
【内容概述】
作者从三个方面谈论如何把一件事做的完美:稳定、严格、精细。
用系统思维理解稳定性
一个好的射手并不是以射中一两次十环为目标,而是以几乎每次都射中十环为目标。前者靠运气,后者则靠一个稳定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了弓、箭以及射手的身体,乃至神志,甚至还有鞋子、衣服。因而射箭的基本功,是塑造稳定的体态和动作。
【德国哲学家奥根 ·赫利格尔拜在日本学射箭之路】
第一年,只训练拉弓没有放箭,拉弓时重点训练呼吸
第二年,开始学放箭,放箭时控制弦跟手指间的震动碰撞
在弓道大师阿波研造的眼里,射箭训练中最重要的部分已经不是姿势和动作,而是呼吸、意念。
身的训练和心的训练,两者缺一不可。
必须掌握的“标准动作”
篮球投篮跟射箭差不多,都需要瞄准、射出,而要达到高命中率,都依赖于身体和动作的稳定性。
投篮的手部标准动作:三指抓球,掌心和球不接触,手肘关节呈近90度垂直等;
侧身投篮:持球一侧的手肘、肩膀和髋关节三个部位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
一个好的篮球射手,也是一把好弓。
如果眼中只有目标(靶心),只有KPI(环数),拼命去瞄准去射,就容易忽略自己的姿势是否规范,无法真正思考一件事内在的运行逻辑,会忘记做好一件事应该打下怎样的基础。
如何把一件事做好,最基本的要求是稳定性(想办法每一次出手都能拿到80分以上)。有了稳定性以后,再去追求更出色的发挥,才成为可能。
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射手跟最好的作家一样,它们都非常稳定,十年如一日地,每天从相同的时间开始工作,非常专注地持续数个小时,毫不懈怠。
如果说非凡的任务真的跟普通人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普通人常常“游移不定”,而非凡的人物“稳若磐石”。
做自己严苛的观察者和批评家
威廉·津瑟在《写作法宝》里说,写作就是非常艰难的,而写作者最好的武器就是修改。
果戈里的传记作者魏列萨耶夫说,“天才与庸才的区别与其说在于天赋,不如说在于对自己的严厉无情,在于不满足渺小成就,在于永不减弱、不达完美境地绝不休止的工作意向。”
严格地审视自我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能力,为自己辩解才是人的天性。
人会有意无意地筛选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寻找佐证自己观点和能力的证据,并且在犯错的时候,主动原谅自己。
果戈里审视自己作品时运用的“冷处理”、“陌生化”的技术,以达到能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避开主观视角、避开自我辩解的冲动、避开选择性地筛选争取,而是冷静地、客观地去看待、去评估。这时的修改才是动真格的。
另一种旁观者视角的办法是,变换观看的场景。比如把电脑的文字打印出来看,更甚者,把纸贴在墙上反复看(一个清代文人的做法)
精细化改造,在更小的尺度下功夫
与精细相对的是粗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思考和交流都属于比较粗略的,而在专业领域才是比较精细的。
整个世界的三种尺度划分:
- 日常尺度,肉眼所能及饿世界
- 宇宙尺度,天体的世界,需要望远镜等设备来观测的
- 微观尺度,微小世界,需要显微镜甚至更灵敏的设备才能观察到的
基于感官的只能理解第一种尺度;后两个世界虽不能直接感知,但这些我们所容易忽略的东西恰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特别是微观尺度的世界。
人类在观察围观世界的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人们基于已知的围观结构来改造世界的技术能力也在增强。比如:基因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微尘等。
这个世界真正的革命是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发生的。
费力求索不为人知的层面
现代社会的一个悖论:价值的创造主要发生在微观尺度,而价值的享用发生在日常尺度。日常尺度的价值创造已然不是当今社会的主导地位,而且在未来也会越来越弱。
消费端:商业世界在不断争抢人们的注意力,越醒目越大声;
供给端:新事物的创造、设计和生产在向越来越精细、越不为人知的层面挺进。
日常交流和传播中的表达,基本上都是往粗线条方向走,意义是宽泛的,指向是模糊的,价值是稀少的。
而精细的、精确的、精准的东西,不会自动出现,而是需要费力求索才得一见。
跟严格的自我审视一样,精细化本身也是“反人性”的。
思考上的“精细性”,非通过思辨的方式来训练不可。
从众效应、拖延症、游戏成瘾,这些概念只不过是现象的归纳,但其背后更深层的原因,并不是知道概念的人都很清楚。
当你觉得知道了什么之时,
不要满足于这个“知道”,
而是去寻找更深层的答案。
(真的是这样吗?这个解释又意味着什么呢?)
自我拷问,是思维之刃磨利的良方。
更精确,更完美
只有观察才能让人了解到足够多的细节,看在眼里,记在心理,能用语言表达再现出来的只是浮在上面的一层。
阅读的过程本质也是在接收不够精确的信息,里面有很多模糊的地带,而这些模糊的地方,正是需要我们用思辨去澄清的,需要结合自己的经验,放到自己的生活场景中去检验。
语言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精细,语言只是打开了一扇门,然后需要我们走进去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把问题拆解开来,然后一点一点去观察、分析。
习惯本身是一种障碍。
高科技工具辅助下的训练效果与传统的训练效果是云泥之别。
普通人没有高科技工具辅助,如何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提高自己思考和行为的精细程度?分三步:
- 记录下你做某件事情的整个过程,最好能借用工具;
- 把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环节,然后对每个环节的精细程度评分,在1-5分之间打分;
- 针对每一个环节,思考提升打分的方法,也就是想一想有没有别的方法来提升精细程度。
【一点收获】
以前对着一事无成的自己反思,为碌碌无为找着理由:不够聪明、学习方法不对,运气也不好、性格原因等等。却始终没有意识到,根本的原因很可能是自己的目标、兴趣、行动常常“游移不定”的状态,不专注,没有练就稳定地把一件事做好的状态。
统计里讲信效度,信度说的是稳定性,效度说的是正确性。自己常常有一种“盲目自信”的错觉,是把偶然的正确性当作必然事件,把某次的命中率当作自己的真实水平。
而在本书的作者看来,它们是两个维度的事情,稳定性比命中率要更重要,稳定性是完美的基石。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就需要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一种标准的状态。这个世界上,顶尖的高手牛人都是这样来的。
做一名很普通的普通的我,如何能在精细程度上做一些提升呢?按照作者提供的方法思路,比如读一本书,读书的过程从选书到合上书可以拆解为:购买、阅读、边读边划线、针对重点或者觉得有价值的内容做摘抄或者笔记、整理笔记、梳理关键知识点、制作知识图卡、放回书架。在这个过程中,比如阅读时可以训练思考深度,凡事多想一层;比如做笔记,语言梳理可以再提炼一些;知识图卡,逻辑的视觉呈现可以思考如何更合理更美观一些。我想这大概也是提高自己思考和行为精细程度的一种训练了吧。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