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有腔调的报纸

190107日更第37天:


昨天提到了《经济学家》(也有人称之为《经济学人》,只是译法不同),今天接着再说两句。

在传统媒体中,报纸和杂志比电视和电台更传统,可以说是最传统的媒体。

在如今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遭遇寒冬的大环境下,极少数媒体仍能屹立不倒,甚至还能逆势上行。《经济学家》就是如此。

《经济学家》不是经济类、而是时政类刊物,而且算时政类刊物中最成功、最受欢迎的。不只经济学家看,政商学各界精英人士都看。

可以说,看《经济学家》已经成为身份的标志和象征。有个笑话说,在欧美精英圈子里,为体现身份,手里要拿一份《经济学家》,尽管可以不看。

与其他时政类刊物比起来,《经济学家》的用词是比较佶屈聱牙的,行文是比较矫情的,意思是比较隐晦的。曾有前辈说,年轻时看它的文章,虽然词都认的,但还是不太明白什么意思

这很正常。因为这是一本英国刊物,文章的评论带着英国人又绅士又刻薄的拐弯抹角和低调冷峻。我曾想了半天,也没想好用哪个词形容它。后来,灵光一闪,想起了一个上海话里的词可以形容――腔调。

腔调大概就是有个性、有风度、有品味、很讲究的意思。也许不太妥帖,但目前能想到的词里,也就这个了。这个腔调还体现在,它带着小知识分子的书生气,对权力保持着不信任;还体现在,文章都不署名;还体现在,评论的历史纵深感,如昨天那篇所说的。

当然,有腔调指的是风格,不是立场。它的立场,往往与我们不同。立场不同,不是不看的理由。如果能很轻松娴熟地读《经济学家》,至少英语是过关的,对国际事务也就有一定了解了。

对了,《经济学家》是周刊,16开、80页,无论怎么看都是杂志,但它一直坚持自己是报纸,在行文中自称“这份报纸”(this newspaper)。

所以,这是一份有腔调的报纸。在纸媒鼎盛时期,我们没有这样的刊物,在纸媒衰落时期,就更不用说了。

(微信公号:孔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份有腔调的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