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和的一(2)班11.15

          第二次听写,小进步

      今天是第二次听写,我请领读员浩毅在每个课间带着孩子们拼读音节,孩子们明显进步了很多。

      我邀请孩子们来讲台上合影留念。那些第一次上了讲台的孩子,激动得欢呼雀跃。

      因为要听写,所以孩子们上课都连带着状态好了起来,那些在家里不愿意张口读书的,在学校里念书都超大声。今天孩子们坐得真直,趁着他们对着屏幕念书,我赶紧抓拍下了满意的照片。



              好玩的班会课

      班会课,我们讲秋冬季预防传染病的知识。为了激发学习动力,我把几张小红花卡片贴在黑板上,让他们下课再贴教室里。

      孩子们太小了,单看长段的文字,听着半懂不懂,就容易走神,所以每周的班会,我都更多地去找相关的动画和绘本素材来教学。

      先看视频《校园传染病大作战》,从动画里提取有效信息——1.什么是传染病?2.传染病都是怎样传播的?3.怎样预防传染病?孩子们回答,我做总结。

      再看视频《班里里流行传染病》,看完动画,再问孩子们——1.同学得了什么传染病?2.为什么其他人不可以去探望?

      学完这些,我们再去用文字进行小结,了解常见的三四种传染病,告诉孩子们预防方式,最后再强调,不舒服了要去医院,不可以带病上学,上下学路上需要戴好口罩。

      这样的备课虽然听上去很繁琐,但是其实只是开头难,并不太麻烦。我前面的十几年一直在收集各种班会素材,再根据孩子年龄段的不同,一点点进行修改。于是,课件一年一年变得更新、更精美,设计得更符合儿童特点和兴趣。

      最好玩的是班级门口的食堂配餐人员。他们也很喜欢我们班的班会课,经常凑在窗子前偷看偷听。这群好学的“大朋友”并没有打扰到孩子们,反而让孩子们在他人的注视下,坐得更端正,回答问题更积极。


            “我们要听节奏”

      这周,为了安全起见,孩子们只能在教室里做操。每天,我们做两遍操,让孩子们活动开来,也是对紧张课业的放松。

      今天,一遍做完,孩子们都给我提意见:“老师,能不能只放音乐,我们要听节奏!”

      好呀,做一点点改变,就是一个新的游戏,我把视频最小化,放在下面,把音乐调大声。孩子们开心极了,一边听着音乐,一边自己大声数节奏。 

       我在前面给孩子们拍照,经过一段时间线上课的学习,孩子们的广播操做得已经很像样子了。



              培养习惯才是本源

      周二我课少,放学,我留了听写特别糟糕的一批孩子下来订正。带他们去会议室的时候,突然很恍惚,铁打的会议室,流水的班啊。

      这些孩子,就是我本周需要额外关注的对象。在他们写的时候,我跟小吴老师也不闲着,转来转去地做巡视和指导。

      我发现,其实大多数学业上有困难的孩子,都可能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之一,或者全部中招:

      1.他们的性格可能偏内向一些,在家里读书的时候不愿意张嘴,孩子小,家里未免娇惯些,容易妥协。而他们又没有能力学会默读,所以学了个“哑巴拼音”,当然拼不出来。

      2.他们容易听而不觉,也容易走神,在没有听清要求的时候就会贸然动笔,也不会认真看示范,每次都会积极点头,表示自己会了,然后继续错。于是,反反复复地返工。

      3.他们的握笔姿势可能有问题,书写习惯可能也不太好,经常是铅笔未动,橡皮先行,写一个字,擦一个字,这样来来回回,本子擦得不像样,看上去很勤奋,实际上不够专注,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最终写了什么。

      4.他们写作业的时候会耍小花样,不动脑筋,只是想个复印机一样机械抄写。比如写个音节“bai”,会先抬头看一眼,写下个b,再抬头看一眼,写下个a,再抬头看一眼,往a上加个声调,最后再抬头,补上最后一个i。这样抄多了,脑子里除了零零碎碎的字母,估计连ai怎么念都拼不出来。

      所以,在辅导学困生的时候,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首先要观察的是孩子的习惯,从学习习惯开始培养起,不然,容易事倍功半。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平气和的一(2)班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