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365]8.16八十老翁征高丽宰相熬粥敬姊姊

8月16日

八十老翁征高丽

宰相熬粥敬姊姊

李勣、李世勣、徐世勣以及通俗演义小说《薛仁贵征东》里的徐茂功,指的都是一个人。

徐世勣十多岁就上了瓦岗寨,后来转投李世民,赐姓李氏,出生入死几十年。李世民死后,为了避讳,去掉“世”字,单名李勣。武昭仪当上皇后,李勣出力很大;打击元老大臣时,他又站在武后一边。在太宗时代,他很正派,晚年却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

一天,高宗和他谈及隋炀帝:“炀帝拒谏饰非,国破身亡,我常引以为戒,虚心听取臣下意见。可是竟没有人上书,也没有人说话,是怎么回事呢?”【665.2上语及隋炀帝,谓侍臣曰:“炀帝拒谏而亡,朕常以为戒,虚心求谏;而竟无谏者,何也?”】

谁也料不到老臣李勣说出这样的话:“陛下所为尽善,臣下无得而谏。”是说你的所作所为,都是好的,臣民没有意见可提了。【665.2李勣对曰:“陛下所为尽善,群臣无得而谏。”】

武后怂恿高宗到泰山封禅。从洛阳出发,绵延数百里,文武百官,仪仗警卫,周围各国的观光使节,成百上万的牛羊驼马,漫山遍野的帐篷,一直延伸到山东境内。幸而当时几年丰收,一斗米只值五个铜钱,财力可以应付。才使得高宗干出了太宗想做而没能做的事,出尽风头。

跟在车驾身边的有窦德玄、许敬宗和李勣等人。到达濮阳了,高宗随口问起德玄:“濮阳又叫帝丘,为什么呢?”窦德玄回答不出来。【665.11上至濮阳,窦德玄骑从。上问:“濮阳谓之帝丘,何也?”德玄不能对。】

许敬宗从后面跃马而前,抢着解释:“古代的颛顼帝曾住在这里,故此称作帝丘。”高宗很高兴,窦德玄的脸也红了。许敬宗回头向别人嘀咕:“一个大臣不能没有学问,我看窦德玄回答不出,真替他难受。”【665.11许敬宗自后跃马而前曰:“昔颛顼居此,故谓之帝丘。”上称善。敬宗退,谓人曰:“大臣不可以无学;吾见德玄不能对,心实羞之。”】

窦德玄受到抢白,气忿忿地顶了一句:“人不是万能的,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决不装懂,也许算得一点长处吧!”这样一来,双方关系搞得很僵。【665.11德玄闻之,曰:“人各有能有不能,吾不强对以所不知,此吾所能也。”李勣曰:“敬宗多闻,信美矣;德玄之言亦善也。” 】

李勣见机行事,兴冲冲地打了个圆场:“敬宗君博闻强记,令人佩服;德玄公的胸襟也着实不凡,值得学习呢。”把不快的气氛冲散了。

公元666年冬天,李勣受命出任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带兵征讨高丽。他渡过辽水,有薛仁贵打先锋,跟高丽降将泉男生会合,取得不小的战果。【666.12以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兼安抚大使,以司列少常伯安陆郝处俊副之,以击高丽。】

部将郭待封渡海到达平壤,缺乏粮草,给李勣写了一首“离合诗”告急,敌方不懂汉字拆开合拢之法,抓到了也读不通。李勣收到诗后,大发雷霆:“军情如此紧急,还有闲心写诗,非杀不可!”幸而行军管记元万顷帮他破译出来,才赶忙去调运粮草。【667.11郭待封以水军自别道趣平壤,勣遣别将冯师本载粮仗以资之。师本船破,失期,待封军中饥窘,欲作书与勣,恐为虏所得,知其虚实,乃作离合诗以与勣。勣怒曰:“军事方急,何以诗为?必斩之!”行军管记通事舍人河南元万顷为释其义,勣乃更遣粮仗赴之。】

元万顷为李勣写了一篇《橡高丽文》,其中有句“不知守鸭绿之险”。高丽宰相泉男建读到后,深受启发,马上派兵据守鸭绿江的各个险要渡口,阻住唐朝的大军,同时给元万顷写了一封信:“谢谢你的教导,我们终于明白了。”后来,高宗得知这个情况,竟把元万顷流放到岭南去了。【667.11万顷作《檄高丽文》,曰“不知守鸭绿之险。”泉男建报曰:“谨闻命矣!”即移兵据鸭绿津,唐兵不得渡。上闻之,流万顷于岭南。 】

第二年春天,唐军班师回朝,薛仁贵立了大功。这时,李勣已是八十岁的老翁了。《薛仁贵征东》这本小说,写徐茂功和薛仁贵打败泉盖苏文,是有根据的。只不过他们的敌手不是泉盖苏文,而是他的三个儿子罢了。

李勣有丰富的军事经验,前后带兵六十年,常跟家人说起:“我本来是山东的农夫,十二三岁时为无赖贼,逢人则杀;十四五为难当贼,有所不惬则杀人;十七八为佳贼,临阵乃杀之;二十为大将,用兵以救人死。”所谓“无赖贼”,就是小无赖,胡乱杀人;“难当贼”很凶猛,情绪恶劣就杀人;“佳贼”是正派人,打仗才杀人;二十岁就当上将军了。似乎还可以加上一句:八十老翁当统帅,打大仗,打胜仗,算得历史上的奇迹!【669.11勣常谓人:“我年十二三时为亡赖贼,逢人则杀。十四五为难当贼,有所不惬则杀人。十七八为佳贼,临陈乃杀之。二十为大将,用兵以救人死。”勣长子震早卒,震子敬业袭爵。 】

李勣多谋善断,却又从善如流,不固执己见。功劳归于部下,金帛散给将士,因此人人愿意效命,个个乐于为他出力,作战勇敢,百战百胜。【669.12勣为将,有谋善断;与人议事,从善如流。战胜则归功于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将士,故人思致死,所向克捷。临事选将,必訾相其状貌丰厚者遣之。或问其故,勣曰:“薄命之人,不足与成功名。”】

他的家风也很严谨。姐姐病了,他身为宰相,亲自替姐姐熬粥,火苗把胡须也烧了。姐姐劝他说:“家里多的是奴仆,何苦这样糟踏自己?”

李勣很悲凉地答道:“姐姐年纪老了,我的年纪也大了,想为你多煮几次粥;只怕以后想煮也没机会了啊!”【669.12闺门雍睦而严。其姊尝病,勣已为仆射,亲为之煮粥。风回,爇其须鬓。姊曰:“仆妾幸多,何自苦如是!”勣曰:“非为无人使令也,顾姊老,勣亦老,虽欲久为姊煮粥,其可得乎!”】

姐弟情深,溢于言表。他病倒了。高宗把他外地的子弟全召回来侍候。他不吃药,除非皇帝送来才服用,表示尊重诏令。儿子们劝他求医,他开导大家:“我生而有幸,碰到了英明皇帝,位至三公,做到宰相和统帅,年过八十;许多朋友故旧早已白骨青山,而我还活着,不是命运注定的么?人生寿命由天定,医生是留我不住的,吃什么药!”【669.11司空、太子太师、英贞武公李勣寝疾,上悉召其子弟在外者,使归侍疾。上及太子所赐药,勣则饵之;子弟为之迎医,皆不听进,曰:“吾本山东田夫,遭值圣明,致位三公,年将八十,岂非命邪!修短有期,岂能复就医工求活!”】

一天,他把老弟司卫少卿李弼找来,告诉他说:“我今天精神好,准备酒席,合家人高兴高兴吧!”【669.11一旦,忽谓其弟司卫少卿弼曰:“吾今日小愈,可共置酒为乐。”】

子孙们都到齐了,他喝得半醉,又向着老弟说:“我自知不久于人世,今天就是告别酒。大家用不着悲伤,可得听我的话。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我的故旧,一生忠谨勤劳,成立门户,遇到几个不肖子孙,闹得家败人亡,是我亲眼所见。我把这些子孙交给你,我安葬后,你就搬过来,严格教育。有堕落丧志的,结交坏人的,你先打死他,再到我坟前告诉一声吧。”从此之后,没再说话,闭上了眼睛。【669.11于是子孙悉集,酒阑,谓弼曰:“吾自度必不起,故欲与汝曹为别耳。汝曹勿悲泣,听我约束。我见房、杜平生勤苦,仅能立门户,遭不肖子,荡覆无馀。吾有此子孙,今悉付汝。葬毕,汝即迁入我堂,抚养孤幼,谨察视之。其有志气不伦,交游非类者,皆先挝杀,然后以闻。”自是不复更言。十二月,戊申,薨。】

高宗得到让闻,整天悲泣,下葬那天,到未央宫的楼顶目送灵车,失声痛哭,并为他起了一座大坟,周围堆成阴山、铁山和乌德鞬山的形状,借以表彰他打败突厥和薛延陀的功绩。【669.11上闻之悲泣,葬日,幸未央宫,登楼望輀车恸哭。起冢象阴山、铁山、乌德鞬山,以旌其破突厥、薛延陀之功。 】

李勣的长子李震早已去世,英公的爵位归长孙李敬业继承。【669.11勣长子震早卒,震子敬业袭爵。】这位李敬业,后来起兵反对武则天,是有名的人物;他恢复了本姓,就是徐敬业。

世人对李勣怀有疑问:为什么在高宗统治时那样委曲求全,随声附和呢?

原来太宗临死时要考验他,调他去叠州:去得快,叫儿子用他;去得慢,马上杀他。幸而他头脑敏捷,连夜就走。【649.4上谓太子曰:“李世勣才智有馀,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五月,戊午,以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勣为叠州都督;世勣受诏,不至家而去。】

高宗上台,才召回来做宰相。可见两代皇帝都只把他当工具,稍有不慎,人头就会落地!你们不相信我,我又何须为你们的家事去卖命?因而他对武昭仪当皇后并不关心,一句话;随你们的便!

但是,国家大事,东征西战,他是舍得拼命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治通鉴365]8.16八十老翁征高丽宰相熬粥敬姊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