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涅阳三水
开篇直接入题,于老师这种简洁的入口题方法,实在是干脆利索。
提笔书写,不忘指点。
“白杨”两个字的写法,于老师在板书的时候,就点出写法上的注意事项,这一点,实在是我们大家应该学习的。
接着就开始了“望题质疑”,这是语文课上抛不开的一个环节。
孩子们提出来的好问题,于老师在问题后边画了个小问号。
发现就是创造的开始,疑问是开启智慧的钥匙。
就在这样的问题当中,于老师带着学生进入了本节课。
。。
问题要怎么考究怎么解决,学生回答说“自己解决,自己思考”,这一点得到了于老师及时肯定: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要主动地学,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中,已经找出来几个问题的答案。
这时候,于老师抛出一个重点问题:知道什么叫戈壁吗?
这样的问题,再一次把学生打入了文本。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当中,于老师指导了朗读,指导了生字晰的写法。
尤其是在说疆这个字的左半部分的时候,强调了“弓”字里边的土,让学生记住:“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让”。还用红笔把“土”描成了红色。
从一个字上,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样的处理实在是耐人寻味。
。。
看看白杨树有什么特点,书上写的很清楚,其中有一个词概括得非常好,谁找到了,就把它画下来。
这样的阅读方法的提示,对于问题和答案之间提供了一个桥梁。有了这一个桥梁,孩子们自然会把答案很快找到,精确度也大大的提高。
学生果然很快找到了,于老师要求学生把高、大、直三个字画下来,并板书在黑板上。
作者为什么不用高大挺拔,而用高大挺秀来形容白杨树呢?
这样的问题,把学生打回文本,让学生从文章中寻找作者说白杨树美的句子。
学生读完了相关的句子,于老师就做了肯定: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给大隔壁带来了勃勃生机,带来了希望。作者用高大清秀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但是白杨树仅仅是外秀吗?
一句话,从白杨树的外秀,转移到了白杨树的内秀。
那么内秀又为什么呢?
。。
于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了几个关键的词语: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
学生读完了句子之后,与老师指着黑板上的板书,十分动情地将这一节背诵了出来。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老师能够这样深情的背诵,学生肯定会跟着学习。再加上黑板上关联词语的呈现,几遍过去,学生就能够会背了。
这让我又想到了自己的语文课堂,什么时候能够在学生背诵之前把这段文字也背诵下来呢?
此刻看到于老师的课,顿感觉在语文方面,下的功夫实在是太少太少。
。。
作者是单纯的写白杨树的吗?
这节课已经剩下这最后一个问题,于老师在板书的时候,把沉思前面添了一个又字:作者在沉思前面为什么加了个又字?
学生回答的非常好:课文前面用过沉思,这里再次出现,所以加上又字。
于老师做了肯定:这叫前后照应,并要求学生读一读前边出现沉思的句子。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
于老师让孩子们找到了前边的句子,就要告诉孩子们为什么要找:作者写的时候前后照应,我们读的时候就要前后联系。
这样的内容,又一次让我头上涔涔冒汗了:经常在教室里要求孩子们前后照应,那么在课文中出现前后照应的时候,给孩子是怎样讲解的呢?
忽然发觉,自己平时的上课,根本就不能算是上课了。
。。
课文中的爸爸第一次在想什么?
孩子们回答得非常详尽,于老师在肯定之后又追问:第二次沉思,他又在想什么呢?
学生接连回答了几个之后,于老师让他们再想一想,并且提醒:特别注意第一句话,看他到底在想什么。
这样提醒之后,学生终于回答出来:是在想他的孩子,孩子们能不能在新疆生活。
经过孩子们这样的表述之后,于老师又追问:能不能?课本里作者给的答案找到了没有呢?
这样孩子们就又一次回到书本,书本的结尾处发现了作者的答案:他看到铁路旁有几棵小白杨树,正在成长起来,他想他的孩子,也会像小白杨树一样在边疆成长起来。
于老师用他近乎平淡的指点,一遍又一遍,让学生回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明暗两条行文思路和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就这样被学生掌握了。
。。
于老师又问一遍大问号的问题:作者只是写白杨吗?还有别的用意吗?这问题是谁提的?现在明白了吗?
学生肯定明白了,作者写的是白杨,但同时也写的人。
于老师做了肯定,指着黑板上的高大清秀,说作者写白杨,写他如何高大亭秀,暗写人,指着黑板上沉思两个字说:这就叫借物喻人。
于老师把这个词本书在黑板的一角,学生们也抄写在书本上。
书上要求用“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总是……”造句,两个小句子太简单了,咱们来个造段,写一段话,用上这两组关联词语。写课文中的这位叔叔,咱们称他为杨叔叔,他可以是一位军人,是一位工人,是一位大学生……等等,只要别忘了用上这两组关联词就可以。
学生的造句相当好,余老师每一个都能够进行肯定,或者进行必要的修改。
。。
在整个教学环节当中,于老师通过指点、示范、调侃、质疑,在不断移动阅读视点的过程当中,把一双犀利的眼睛,一颗领悟的心交给了学生;把课本里纸页上的世界,变成了一个立体的,充满了生机和灵性的世界带给了学生;把一节课当做了一次文化精神之旅,与学生共享。
学问的要诀,在于活用。不能活用的学问,等于没学。
学习就是把客观知识变成自己主观认识的一部分,那么运用就是学习到的知识在主观上的一种迁移。
最后的“造段”的练习,让学生不仅联系课文还联系现实,完成了举一反三式的迁移。
在整节课中,于老师做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桥梁,交给了学生解读文化密码的钥匙,担任了学生愉快学习的导游。
。。
这节课的最后,于老师给学生总体的评价: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同时还送给学生两个词语,古人说的话:文贵自得,书忌耳传。
看一篇文章,最贵重的就是自己得到有收获;读一本书,最忌讳的就是听别人说。
在这节课中,于老师就是指点的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收获,而没有请别人来说,这应该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东西,贵在自得。
所以,语文课上,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做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桥梁,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阅读,拥有自己的收获,这样才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