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的贴黑标签肯定是不行的。全部贴上红标签也并不是合适的做法,不合适的红标签,有时候甚至会成为枷锁,禁锢孩子的发展!
贴标签
在贴标签的游戏中,被贴上懒惰、拖拉、脏孩子、乖孩子、笨、傻等等黑标签的伙伴,随着标签数量的增加而越来越萎靡和无力!
被贴上聪明、责任感、有活力、乐观、有创造力等等红标签的伙伴,控制不住的嘴角上扬、意气风发!
未被贴任何标签的伙伴呢?她说她的感觉是:好像有一片大大的绿色的草原,可以任我驰骋!
然后,贴完标签,让三个体验者自由活动,红标签、红标签和无标签者都迅速的将红标签撕下来贴在黑标签身上。
红标签说:被贴的时候,虽然感觉挺开心,但很有些忐忑,觉得心里发虚。被贴得多了,觉得被绑住的感觉,好像上了神坛,很有压力!
黑标签委屈:我觉得我们没多大区别啊,怎么我和她就变成完全不一样呢?
无标签后面什么都没说,只是迅速的撕了几张红标签贴在自己身上……
黑标签提出了一个好问题,那么答案呢?
大家回:因为你们的爸爸妈妈不一样啊……
我想,再没有比这个更直接更深刻的答案了!
“标签”的力量
按照皮亚杰的图式理论,人们从出生起就开始通过感官系统对所有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组织和加工,形成对人事物、对世界及对自我的认识,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网络。
温尼科特说:孩子从妈妈眼中看到自己!意思是作为孩子,对自我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重要ta人对ta的看法和评价。
很多时候,看法和评价都以“标签”的形式呈现。
一个在正面积极、温暖有爱、宽容接纳的环境长出来的孩子基本上得到的红标签肯定多于黑标签,那么,孩子的自我评价也一定是正面多于负面、积极多于消极的。
相反的,在指责抱怨、挑剔否定、冷漠暴力等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所接收到的黑标签一定是多于红标签的,那么,孩子对世界、对自己的认知也多半是消极而负面的吧!
于是,原本出生时差不多的孩子,却因为家庭环境不同,得到的心理营养不同,而在认知上、尤其是在自我认知上可能完全是南辕北辙的结果。
对自我认知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对待人事物和这个世界的态度当然也是不同的。
一样的态度都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更何况不同呢?
每个人都在不同的自我认知里看着这个相同的世界里,然后,活出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因此,“标签”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对人事物的和自我的认知,更在于ta会决定我们怎么样对待自己和这个世界,怎么样度过我们的一生!
实事求是贴“标签”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贴标签”的行为时时刻刻不可避免的在发生着,而“标签”的影响如此巨大。
作为父母的我们,该如何学好这个技术,通过“贴标签”来支持孩子成长呢?
一味的贴黑标签肯定是不行的。在游戏中,我们也发现,全部贴上红标签并不是合适的做法,不合适的红标签,有时候甚至会成为枷锁,禁锢孩子的发展!
实事求是贴标签!虽然父母对好的定义会有差异、发现好的眼睛会有不同,但孩子都是好孩子,各有各的好!
因此,父母在孩子浩瀚如海的好中,去发现更本质、更原始、更有发展性的那些好,然后审慎的告诉我们的孩子!
这些标签包括造力、积极、热情、坚韧、宽容、自控力、创幽默、责任心,也许还有善良!
我在善良前加上“也许”,原因在于:如果父母不能很好的引导孩子将善良用在对的人事上,有时候善良也会变成孩子的负累而不是力量!
因此,实事求是、审慎的贴合适的标签!
千万不要多!千万不要虚!
撕标签
我们的潜意识没有高低好坏之分,当降低能量的黑标签被贴上后,也会成为所有认知网络的一部分,在遇到任何人事物时和其他的标签共同参与决策、发表意见,影响人的语言和行为。
而且,黑标签一般是人们不太愿意接纳和面对的部分,因此,它们反而经常藏在潜意识的更深处。
于是,因为它们如此深的和我们血脉相连,撕标签变成一件非常痛苦和困难的事情,它比贴标签要困难得多,甚至很多时候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就像我们在一张纸上先画上了黑色,如果是寥寥的铅笔,还是很容易擦掉的。但黑标签往往是墨笔写的。
因此,它们真的很难被撕掉,在它的上面画上更多的白色来稀释它是一种方法。
另外一种方法,应该是我们的成长,当我们在成长后,用更多的维度、更灵活、更有智慧的来看待那些黑标签。重新解读它们,从而来转化它们。
因为,既然黑标签是是重要他人贴上的,那么,我们可以认为,所有的黑标签背后,也都有浓浓的爱!
因为,既然我们能够单独定义黑标签,按照全息理论,每一件事物背后,都有其双面性或者多样性!
因此,除了贴标签时请慎之又慎!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持续性的成长、始终拥有转化的力量!
10月1日秋秋导师语录
每个人曾经来到世界上的第一个身份,是孩子。
未来孩子以什么样的状态处世,对Ta影响最深远的就是父母。
亲子关系是一个历史性、永久性的话题。
狭义的亲子关系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
广义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和世界的关系。
谈到亲子关系,我们聚焦点总在孩子身上。想搞定他、打造他、想要孩子活成我们期待的样子。
可很多时候,父母越希望孩子活成他们想要的样子,孩子往往越活成一个意外。因为孩子不是替父母实现心愿而来。
孩子是为实现Ta生命的意义而来。
………………………………
每天睁开眼睛,全家人的一天就开场了。这个家庭的味道由谁来决定?是孩子吗?还是父母?
想一想我们每天送给孩子的都是什么样的开场?它会带着什么样的心灵味道和互动的感觉去到孩子的人生里。
催促开场,给孩子带来的是焦虑,带来的就是反抗。
拥抱开场,给孩子带来的是温暖和爱的滋养,他也更容易去拥抱别人。
父母在家庭里营造的场域,对于孩子的一举一动,对孩子整个一生都有催眠的效果。
搞定自己,为民除害。搞好自己,为民造福。
10月1日宗文导师语录
人生有四个生命状态:
第一层:生存,养家。
第二层:生意,发展。
第三层:生活,品质。
第四层:使命,价值。
每个人天生都是催眠高手。我们人生的样子不都是被自己催眠出来的?
父母对孩子所说的话是正面还是负面?平时对孩子贴的标签是正面多还是负面多?想一想这些话语、标签会带给孩子什么样的感受?
孩子也是父母催眠的结果!
孩子逐渐长大,父母的爱也要跟着长大。
………………………………
我们接纳父母本来的样子,才能链接更大的生命动力。
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和生命力量的关系。
接纳父母也是接纳和连接父系家族和母系家族两大生命系统的力量。
父母对我们的爱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先天
父母给我们①生命 ②性别 ③身份
第二部分:后天
父母给我们 ①衣食住行 ②教育机会 ③爱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