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玄春
毕业三年在三个不同的岗位各晕过一次,最长的工作坚持了半年,最短的两个月,其中有三个半年是在家休养。一时半会儿小命无虞,但若不管不顾,迟早一命呜呼。
保命药方:不熬夜,不劳累,不思虑过重,不沾荤腥辣凉,多运动……
眼熟吗?
做到过没?
反正我没有。
所以这次又从职场卷铺盖回老家,不敢再作,医生怎么说我怎么做,药方里添了几味:只吃精米精面,少吃菜,不吃水果不喝汤,勤练八段锦。
若不按这个配方来就会气弱体虚,卧床爬不起,偶尔来场意识清醒却全身抽筋的惊魂小游戏。
医院各类器官检查没问题只好推测是精神病,反正按按摩,揉揉筋,过了这股劲儿人又活蹦乱跳了。
我并非身残志短,纵然心有天高,奈何命比纸薄,半点不由人,不得不认命。
就是“不得不”这三个字,叫我内心在休养期间也不得安宁,非要达到心甘情愿做一个挣不了钱,承认自己一个混吃等死的废物才能安定。
有些矛盾又似有所悟,看不清楚前途又不想过得糊里糊涂。我就在这种情况下邂逅《自洽:在不确定的日子里向内看》这本书,作者是参加过《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的带教律师史欣悦。
在高人指路听不懂,阅人无数看不透时,能有一个人带着他成功的人生经验来和自己纯粹闲聊是多么难得。
就像你坠崖后碰到了一个隐世大侠,第一件事不是找他要秘籍,而是庆幸可以有个人一起说说话了。
和一个不认识的前辈聊天,可以毫无顾虑的发出很多“怎么办啊怎么办”的疑问。
我们不指望从别人的人生经历中获得准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借《自洽》这本书中的一些问题,提取出有效的人生建议,建立自己的成长框架。
与这本书对话,自问自答,会是最快、最深入了解自我的方式之一。
01 低谷里首要的修行是稳住情绪,善待自己
先回答:你有过低谷期吗?
我有,现阶段就是。
没有存款,日日服药,可能两年内无法工作也没有收入,加上大堆不明真相的亲朋好友催婚。
当下这些坏事会让我焦虑吧?比如唾弃自己无能、埋怨家世不显、咒骂亲朋的不理解……逢人就说自己的不得志,三天两头嚷嚷着要赚钱。
真当事到临头却发现自己还是淡定的模样,就有些欣喜。
为什么会这样了?
史律帮我说明白了:“可见喊躺平主要还是累了,还是眼下没有什么好办法,那就不如躺平了。人都是有自驱力的,没有人可以一直躺平,只要机会一来,躺平的人都会坐起来看看,有的人就直接站起来去抓住机会。”
好似生活就应该是这样,累了就躺,饿了就吃,渴了就喝,机会来了就站起来并抓住它。流程很简单,不好的事已经发生,不念不想不执着,顺其自然。
把关注点放在机会来临前做什么才能把握住它吧,毕竟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是真的懒,还是在默默蓄力。
良好的情绪要放在首位,最要不得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沉浸在自我否定的痛苦里是会令人上瘾的,因为痛苦可以增加人的存在感,而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渴望被看见,总觉得痛苦越大,被看见的几率越高。
这是错觉,没人和我们感同身受,就像我们知道祥林嫂很惨,如果遇见她,绕道走或不搭理或许是咱们最大的善。
痛苦被人看见的越频繁,在别人心就越惹人厌烦,祥林嫂是这样,你我她——众生无一例外。
在这种情况下一定得善待自己,去找一件当下能做的事把它做到极致,它会是我们爬坑时的长梯,绝境中的生机。
02 工作中每个人都有一段闭关的日子叫沉淀
共读会里有位伙伴告诉我她之前的工作是成人私教兼儿童滑轮,因为受不了成人私教以业绩为指标的工作,想转行做幼师,找我咨询一线幼师工作流程。
我和她语音深聊的过程中发现她和我存在一样的问题:想做的事短期内不能养活自己就一直拖延没有做,正在做的事越做越没价值感,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
能做的事不是自己想做的,想做的事没时间去做。没时间做想做的事的本质是能力不足,所以需要花时间锤炼,但本职工作占用全天的时间,没精力去练习想做的事。
随着我们的年纪越大,对工作越来越无力,无力导致迷茫,迷茫产生焦虑,焦虑让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更不敢轻易踏足想做的事。
正是这样的恶性循环叫多数人在上有老下有小后,不敢谈梦想。因为害怕梦想实现不了,就不去做它,可为银两忙碌大半生回忆起来还是觉得虚度了时光。
问题就在——我们没有为这件想做的事全力以赴过!
是的,就是“全力以赴”这个词,做到了这个份上才会不留遗憾。
当听完这位伙伴的转行思路,我没有顺着她的问题给建议是换行还是不换,而是问她:“你知道自己的爱好是什么吗?”
她说是摄影和运动。
我继续问:“平时工作之余有去练习过它们吗?”伙伴回答偶尔有。
偶尔有,就是没有系统学习过。
如果让她把“偶尔”学习摄影的时间都放弃,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她又做不到。
所以还犹豫什么呢?找一份“有些闲工夫”的力所能及,快速上手的工作谋生存,在下班后把摄影学起来呀。
这也就意味着要锻炼自己上班期间高效完成工作,下班迅速到家进入学习状态,从循序渐进到全力以赴,什么时候学有所成,就什么时候出关。
小白区别于大咖,就是缺少这段沉淀的时光,能力、思维、行动,升级其中一个,另外两个跟着拔高。
我们因为好找工作而抛弃的理想,从来没有远去过,它会一直在你心底的某个角落生根,直到你给它浇水施肥,它才有机会茁壮成长。
这些也是史律通过《自洽》传达的意思,让我发现人生的真相大多殊途同归。
03 做家庭悲剧的终结者,亲子战场才有双赢的希望
你见过身边的哪些真实的家庭悲剧吗?
现在可以把我的母亲算在“悲剧之列”。
这么说是因为在我眼里她可以有好日子过,可她自己始终觉得自己不配过好日子。每次聊天都以她在婆家是怎么怎么苦结尾,顺带嘱咐我不要理她婆家的那些亲戚。
要所有见过她的人都说她苦,都觉得她的人生是悲剧,她才会舒服一点。
假如别人客气地说:“你儿女都成人了,以后生活没有大负担了,可以过好日子咯。”她会极力反驳:“儿子三十好几了不结婚,小的也找不合适,愁死人啊!”
一会儿这个愁人,一会儿那个气人,不是自己身体多病,就是儿女哪儿哪儿有问题,再不就是又是哪个亲戚“作贱了”她。
有这么个“苦情戏多”的妈,我一度以为自己也是个大悲剧,差点成了她的复制品。
所以十五岁时离开了她,在外摸爬滚打十年,二十五岁回归故里疗养身心,为曾经的“悲剧”收尾。
母亲有她那个时代的女性特有的品质和劣根,我也有我们这个时代的女性烙印。
我一出生就是她的孩子,这一重先天的关系无法更改,这个人是我妈妈,我不会妄想改变她,只会在她的规则中撑起我的处世原则。
要说人是不是有命运主宰?
从这个角度来说是有的。
一个人与出生的关系的那些变量,就叫命运,出生的时代、地方、生下来的体质好不好,父母是谁,家境如何,这几件事就构成了一个人初始的命参数。
有的参数可以通过后天的成长和学习改变和突破,而和父母的关系参数是没法改变的。
无数人期待改命,可是改命不是一个人的努力,是几代人的打拼。
我们都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看世界,也将是后来人再进一阶的积淀。
我们为人子女也会为人父母,每一任父母都是股权不断稀释的小股东,在亲子战场中,我们什么时候进场,什么时候退场早就有定数,做好自己每种身份的本分就好。
写在结尾
人生大事,吃喝二字,再简单点——父母、孩子和票子。
这桩桩件件看似透明却充满未知,迷茫之时来和《自洽:在不确定的日子里向内看》对话吧,这既是一位父亲写给女儿的经验之谈,也是写给千千万万个年青人的成长之信。
史律说绝大部分人的人生还是平凡中见精神,平凡中见幸福,即便是成了名的少年和晚成的大器,也会发现日子还要一天天的过,名声带来的好处是暂时的,负担却是长久的。
确实是这样。
我一直渴望过一段信马由缰的日子,要一场虚度时光的放肆,然而生活总是给我意外。
每一件想做的事情,无论大小皆由一场又一场的意外推进。
正因为如此,时不时做点无用之事(不能立马带来钱财的事)反而让我觉得一刻有一刻的欢喜。
就像史律在书中说的这样——人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