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篇[教海拾贝]钱梦龙:我这样教语文

“一堂课改变了我后半生的历史。”钱梦龙先生这样说。他的语文思想是教育界的财富。本文简要梳理钱梦龙语文教育思想,以重申在继承中革新的理论追求,同时提示学习前辈名师的途径和方法。

上课是教师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功。评价一名教师是否优秀,首先要看他课上得怎么样。一堂好的语文课,不仅能教给学生实实在在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而且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使学生在如沐春风的愉悦中,不知不觉地奠基着他们的人生大厦。

1952年成为中学语文教师后,一直在琢磨着怎样把语文课上得好一些。开始的两三年我对自己的定位很低,能做一名不致“误人子弟”的教师便已心满意足。那时的我,是一名仅有初中学历的“小青年”,虽然阴差阳错地“混”进了中学教师队伍,却根本不知语文教学是怎么回事,只能根据我的自学经验设计语文课,教学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学生读书自学的兴趣,希望学生能像我一样走一条自学成长之路。因此,我上课把主要的力气都用在引导学生自学课文上,而不是采用当时一般语文教师普遍采用的“串讲法”。为了上好课,我也给自己加大了阅读量,并不断总结读书之法,用于指导学生阅读。这一闭门造车的无奈之举居然出乎意料地取得了成功,我这名学历不合格、从教仅仅四年的新手教师竟以一篇《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常规》的教学论文被评上了嘉定县首届优秀教师,并被指定在全县教师大会上宣读此文,会后还获得了晋升两级工资的殊荣。这在当时是很少有的奖励。

牛刀小试,初见成效,从此我看准了语文教学的方向:教会学生读书自学。我开始有意识地把“怎样上好语文课”作为一个探索的课题。最终我有幸被评上了上海市第一批特级教师,我传奇式的经历说明:即使像我这样学历不合格、起点很低的教师,只要看清了方向,坚持不懈地走,也能够走出一串坚实的脚印。

一、课程意识助我定向


在教一篇新课文之前,我一般总要问一问自己:我教的是一门什么课?为什么要教这门课?怎样教这门课?这样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什么意义等。后来渐渐养成习惯,“课前自问”变成了一种自觉的意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课程意识。这种课程意识,看似很“虚”,其实关系到整个教学活动的走向,决定着教学的成败。走向不明,必然迷茫;走向错了,一切努力都是无用功。常听到已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感慨:语文课越上越不会上了!为什么会有此反常现象?究其原因,多半是因为缺少课程意识。语文作为一门具体的课程,它在中小学设置的目的是什么?它自身的任务是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对学生进行本民族语的教育;具体些说,就是通过读、写、听、说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样为语文课程定向,就可以减除多年来强加给语文课程的许多“非语文”的额外负担,使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变得比较单纯,不再“乱花迷眼”。


几十年来目睹形形色色的语文教学新理论、新思想“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我始终坚守一个立场:我教的是语文,它是一门帮助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因此,我所有教学活动都应该有助于学生正确、熟练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是我认定的语文教学之“根”。凡有可能动摇这个“根”的理论、学说,无论进口的还是国产的,无论其立论如何高深莫测,无论其包装如何精致华丽,无论它是出于什么权威之口,我都不予理会。这样,我便有了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


上语文课只要认定了民族语教育这个方向,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咀嚼、品味文本的语言,进而实实在在地教会学生读书,那么,不少教师“语文课越上越不会上”感慨肯定会变成“越上越会上”的成就感了。


二、教学理念助我得法


教学行为总是受教学理念的支配。因此,我在进入具体的教学活动之前总还要问一问自己:我的教学理念是什么?它是先进的、富于生命力的,还是落后的、陈腐的?这种自问,久之成习,同样也变成了一种自觉的意识。


我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三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一直是指导我的教学实践的教学理念,它支配着我上的每一堂课。“三主”的内在逻辑我曾经这样表述:“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着眼于学生的“会学”;“教师为主导”则是把教师的作用定位于“导”(引导、指导、辅导),着眼于教师的“善导”;而学生的“会学”和教师的“善导”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必然归宿于一个“训练”过程:“训”就是教师的引导、指导;“练”就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基本形态。教学过程除非没有师生互动,否则必定是一个训练过程。


这些年来,应试式的“操练”愈演愈烈,对正常的学校教育造成了严重干扰和冲击,以致人们迁怒于“训练”,甚至在“训练”和应试式“操练”之间画上了等号。于是,在一片反对应试教育的声浪中把“训练”也连同脏水一起泼掉了。结果是,应试教育依然如故,正常的训练却蒙受了“不白之冤”!连语文课程标准也误解、贬低了训练的地位和作用。其实,教育本身就是训练。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良好品德和习惯的养成,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等,哪一项离得开训练?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强,学生要学会阅读、学会作文、学会听说,并通过读、写、听、说的实践提高语文素养,更不能须臾离开训练。排斥训练,无异于抽空语文教学的内容,使语文课程蜕变成一个徒有其表的“空壳”,跟思品课、政治课、历史课等其他人文学科没有了区别,结果必然是严重降低语文教学的质量。


三、长期践行助我生慧


我从1952年正式成为语文教师,仅有初中学历的我根本不懂语文教学,但终于从自身学习语文的经验中悟出了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个“诀窍”。因此,我的教学从一开始就比较注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随着教学经验的逐渐积累,最后形成了“三主”教学理念。“三主”的核心是“学生为主体”,即确认学生是主体,是学习、求知的主动者;既然学生是学习、求知的主动者,那么教学过程中的“学情”就必然会随着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而千变万化,逼使我不得不经常面对不断变化着的学情。这种学情变化是无法预料的。这对教师的教学智慧确实是严峻的挑战。长期以来,这样的挑战不断出现,我这个资质平平的人,居然也渐渐变得聪明了一些,虽然说不上什么“教学智慧”,但至少在千变万化的学情面前不至于手足无措。


教学机智是实践的产物。首先,教学理念出智慧。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确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然会想方设法使自己的一切教学行为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智慧往往由此而生成。其次,长期践行生智慧。我们不妨从反面设想,如果教师长期习惯主宰学生,控制课堂,提问也只是为了诱使学生“入我彀中”,这样的教学实践如果长期不变,积久成习,必然导致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萎缩,“教学智慧”从何而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149篇[教海拾贝]钱梦龙:我这样教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