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无处不在的双十一广告联想到的

    11月11日不过是普通的日子,后来这一天被赋予“光棍节”与“购物节”的象征意义。从11月1日开始,天猫和淘宝的广告便随处可见。桌面弹窗广告、浏览器弹窗广告层出不穷。各大社交媒体软件甚至常用桌面软件(如360、WPS)也时不时推送双十一广告信息。十一月初是被成千上万只突然跳出的黑色天猫笼罩的日子。

图片发自App

    Christian Fuchs 在 Cultural and economy in the age of social media(社交媒体时代的文化与经济)一书中对由广告收入支撑的社交媒体作出了批判。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广告从传统媒体转向社交媒体的定向广告。这一考量出于对成本的考虑,也显示厂商在经济危机后风险承担能力的下降。社交媒体掌握用户在人口统计学数据,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喜好,甚至是联系方式。这些数据为广告商所利用,社交媒体也通过售卖或分享数据库而盈利。不管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中国,社交媒体一直以信息、社交、便利的正面形象存在,以转移人们对于社交媒体挖掘利用用户信息和监听用户的注意力。这一切的背后是复杂的利益链条。

    互联网既是媒介也是机器,信息在这里进行生产和消费,信息消费者也是互联网经济的推动者。BBC的副总裁曾说“我们需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更多的参与人数可以使我们赚更多的钱。”流量因此成为互联网经济目前最大的追求点之一。

图片发自App

    流量可以理解为“engagement”(参与)的次数。促使人们参与消费的前提是“exposure”(接触),广告便是催生和培养消费欲望的第一步。Fuchs在书中提到无处不在的广告也有不确定性,即用户是否会因为频繁接触广告而对广告内容产生反感情绪,有悖广告的初衷。

    无处不在的广告制造出一种“过节”的氛围。无论教育程度如何,职业年龄怎样,有钱就能参与双十一活动。这是一种“shared experience”,给予大众一种参与感,同时也提供了谈资。浓厚的氛围和社交媒体的病毒式广告宣传使得人们沉浸其中,很容易受感染而产生消费行为。

    让•鲍德里亚对于消费主义的批评十分精辟。在消费社会,消费使得GDP增长,约等于使人民安居乐业。就连为了创造可消费的东西而产生的耗费也算作消费,也被记入经济发展的数据中。比如通勤费用本应被记入劳动力生产成本,却在GDP总量中体现为公共交通部门的收入。对环境的损害是不被记入消费本身的,它不能用经济数据来体现,所以不被列入成本之列。百货公司通过商品的陈列和搭配激发消费者的购物欲望。而现在智能化的“猜你喜欢”等个性化推送内容更是购物欲的最好催化剂。消费与幸福感间接画上等号,因为全世界国家的目光几乎都聚焦在经济发展上。极少有国家像不丹那样重视人民的幸福指数。

    在如此消费社会中,人们只看到物流供应链的繁忙,商家辛苦打包发货,消费者费尽心思的遴选搭配。双十一所需的快递纸箱也被理解为纸箱企业收入暴增,快递代收跑腿业务也纷纷上线。物流产生的环境污染忽略不计,人们投入挑选购买商品的时间忽略不计,冲动消费带来的浪费忽略不计。铺天盖地的天猫带来的是“福利”和“优惠”,不做出购买行为似乎生活的幸福指数便得不到提高。整个地球的资源似乎就是该被消耗殆尽的。我们这代人不必担心,也许未来人类将没有足够资源可供使用。

    虽然本人很讨厌满屏的双十一广告,也不认为双十一(包括西方的黑五)是完全正面和积极的“节日”,但愿这只小黑猫真的能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希望更多人能理智一些,别把钱都投在一个购物节上。也许少买一点东西,攒点钱,和家人朋友一起旅行,会带给你更多的幸福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无处不在的双十一广告联想到的)